“再过两个月,大楼运营团队的工作人员和几个政府部门就会联合入驻。” 1月11日武汉楼宇自控,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中信泰富大厦4楼,千平米服务面积进入收官阶段。装修阶段,武汉阜新天地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筑运营商、工商管理部总经理冯媛媛高兴地说:“服务区投入使用后,升级建设经济服务站,企业经营更便捷。”
中信泰富大厦是武汉市出租率最高的商厦之一,目前出租率接近93%。约130家企业入驻,其中金融企业占30%以上。2021年前11个月,中信泰富大厦纳税超过5亿元。
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位于江岸区。目前,该区已形成武汉天地国际商贸集群、建设大道金融产业带集群、汉口历史文化区文化创意集群、长江左岸创意设计集群、汉口滨江商务区国际总部集群。江岸区招商处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划,到2026年,江岸区将培育5座纳税“超10亿楼”。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一般经济形态相比,楼宇经济对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有其独特的需求特征。
一方面,由于楼内企业集中,服务需求大而广;班级要求更加集中。如金融业楼宇,楼宇内企业对各项金融政策的履行服务需求强烈;对于文创设计的建筑,楼内的企业更感兴趣的是营造办公氛围和行业交流。
“建筑企业服务需求大,领域集中,这迫使我们改变以往常规的服务理念,以企业体验为第一感受,相应地寻找一种新的集中服务方式。” 江岸区招商处负责人表示,在区领导的带领下,区内多个部门深入调研区内楼宇需求,并赴上海、深圳等地考察。 . 在系统借鉴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等地在组织架构、政策设计、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后,结合江岸区实际,
中信泰富大厦成为首批试点建筑之一。楼宇经济服务站以楼宇经营管理企业和楼宇所在街道为依托,集招商、行政审批、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力量,提供行政审批、贷款等集团化服务。楼内企业融资、人才招聘、信息咨询等。
“有了楼宇经济服务站,公司不仅基本实现了‘无楼做生意’,而且经常有人上门询问需求,收集意见和建议,既方便又暖心。” 中信证券天地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岸区行政审批局搭建的“云助手”平台“动”了从设立、登记到变更、注销等所有审批事项。企业上网,形成建设经济服务站前端服务和政府部门“云”审批服务的闭环服务,业务“不出楼”。江安"
作为去年才落户江岸区的企业,中信证券天地营业部通过楼宇经济服务站“搭台”,一个多月前刚刚与一家金融机构签约达成业务合作。
正在建设中的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聚集了13栋高端商业楼宇武汉楼宇自控,是武汉建筑经济的未来“高地”。江岸区正在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核心区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这个政府“集团”派出机构,服务将辐射到更多的建筑群。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龙通讯员 王诗云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