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上海楼宇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以上海楼宇经济高地陆家嘴为例,2020年,陆家嘴新增税收过亿元的楼宇9座,达到110座。2021年初,110亿的入住率元楼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达到86.7%。
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陆家嘴核心区甲级以上建筑单元经济密度从1.2亿元/万平方米到1.25亿元/万平方米。“陆家嘴是楼宇的‘精准画像’,匹配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投资,打造楼宇完整的产业生态。”
陆家嘴亿元楼出租率基本回升至疫情前
据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数据显示,2020年陆家嘴新增税收过亿元的楼宇9座,达到110座。其中:32座10亿元以上;税收超过20亿元的建筑物20座;税收超过60亿元的4栋楼。
“核心区甲级以上建筑单元经济密度由1.2亿元/万平方米提高到1.25亿元/万平方米。” 陆家嘴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陆家嘴的楼宇出租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世邦魏理仕负责人谢晨告诉记者,从世邦魏理仕的观察来看,疫情期间陆家嘴的楼宇经济发展非常有韧性。3%,年中降至84.6%,2021年初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目前入住率达到86.7% .
“金融业的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带来了新建写字楼的需求,特别是国内对新租赁和升级改造的需求,以及一些外资科技公司在陆家嘴的扩租需求。” 谢尘说道。
2018年12月开业的瑞铭大厦入住率从最初的30%提升至93%,成为新的十亿税收大厦。“疫情期间,我们及时调整招商策略,部分楼层采取分租方式,导致部分小租户进入。” 招商部主任陆依婷告诉记者,“同时我们采取了‘云看’的直播方式上海 楼宇自控,拓宽宣传渠道,效果显着。增加带看和交易。”
打造建筑“精准画像”的行业生态
“一栋楼的经济活力,不是出租率越高越好,而是需要为需求增长留出空间和控制存量的能力。” 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梁青告诉记者,“当楼盘出租率饱和时,房东预计租金会逐年上涨,而几年前,陆家嘴楼盘出租率达到97%,当时我们感觉有点像泡沫。”
于是,陆家嘴当时进行了建筑整治,主动降低入住率。梁青介绍,一是督促楼宇自发签订《建筑公约》,抵制P2P机构;其次,当时有150、160家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在陆家嘴设立了分支机构,但这违反了监管规定,陆家嘴说。此外,陆家嘴还邀请了此类机构;第三,考虑到产业结构的调整,陆家嘴主动为部分1万平方米以上的租户推荐浦东其他区域。
“楼宇经济是对基于空间的经济形态的描述,反映了在深化劳动专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不明显依赖资源的经济形态,可以简单理解为轻资产企业。 " 梁青说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陆家嘴对楼宇进行“精准画像”,匹配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资,打造完整的楼宇产业生态。
2020年,陆家嘴当局对浦东嘉里城进行了“精准画像”。浦东嘉里城地处陆家嘴腹地,陆家嘴金融城与张江科学城交汇。携手打造产业链聚集地。目前大厦内共有金融机构58家,占租户总数的61.7%,占总办公面积的55%,其中包括朱雀投资、景林投资等37家资产管理机构。占租户总数的40%,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资产管理特色楼”。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陆家嘴还与业主、五大银行、四大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打造了一批高产出、高成长的特色建筑,突出建筑行业标志,包括数字经济大厦(陆家嘴软件园)、涉外金融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融科技大厦(良友大厦)、专业服务大厦(金茂大厦)、高端财富管理大厦(上海中心)、资产管理大厦(浦东)嘉里城)等。
金融科技业将成上海写字楼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业和科技业这两个中国内地家嘴楼宇租赁的主力行业,也是上海写字楼拆迁的主力军。
谢晨告诉记者,2020年写字楼租赁交易中,金融业和科技业分别占上海写字楼需求的19%和16%。展望未来,上述行业仍将是2021年上海写字楼减少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疫情的常态化控制和经济的有序恢复,下半年全国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明显回升。谢晨认为,2021年,企业信心将随着经济复苏进一步增强,进而对写字楼需求形成有力支撑。根据世邦魏理仕去年10月对亚太地区写字楼租户的调查结果,88%的在华企业表示未来六个月业务将保持稳定或进一步改善。
世邦魏理仕预计,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写字楼净吸纳量有望突破500万平方米,较2020年大幅增长60%以上。其中,陆家嘴等一线城市核心商圈2022年将逐步上升至90%以上,带动区域租金增速率先进入企稳回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