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能电网点亮智慧生活

时间:2022-03-05

日前,浙江省负责人孙先生通过手机上的“掌上电源”客户端申请了电力高压扩容。从申请到安装电表和接电,历时20多天。孙总“一次都没跑”,增产工程圆满完成。这是浙江嘉兴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典型应用场景。

2019年8月,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通过浙江省能源局验收,标志着全国首个城市级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竣工。经评估,示范区实现了可再生能源100%接入和消纳,建立了清洁能源、高效电网、低碳建筑、智慧用能、绿色交通等广泛开放互联,实现了电网- 侧和电力消耗。绿色的份额在一边。

打破“信息孤岛”,提升用电体验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尖山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27.5万千瓦。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太阳能电池板成为尖山的一道亮丽风景,但它们也构成了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问题。“不稳定因素。在日常电网运行过程中,分布式电源的高密度接入对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等电能质量指标影响很大。

2017年3月,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经国家电网和嘉兴市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申报,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该项目位于海宁。项目以“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为基础,以主动配电网为依托,规划建设城市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提供清洁能源、建筑节能、供需互动、智慧能源、绿色交通等5大服务,将重点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项目样板。

“有源配电网支持的硬件系统,可以有效‘控制’不稳定的分布式电源,实现高密度新能源就地消纳。” 开发建设处处长蒋明强介绍。

同时,嘉兴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嘉兴楼宇自控系统安装,实现全业务数据的共享与融合。通过整合新能源规划、建设、运营等一站式清洁能源服务,有效支撑“互联网+建筑节能服务”、“一次不跑”智慧能源服务和车桩全流程网络互动绿色交通服务等。同时,平台通过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智能电表分析各类用户的用电行为,可提供定制化电价诊断和能效评估服务,指导用户使用绿色电力。

优化能源配置,服务智慧生活

研究表明,8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城市,造成大量碳排放。通过互联网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能源合理配置,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工作经常是连续的,有时我下班后忘记关空调,”在海宁市人民医院工作的于医生说。去年,人民医院改造为智能楼宇后,日用电量同比下降22%。据海宁市节能办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楼宇改造主要涉及楼内照明开关、空调控制器、窗户隔热设备、冷热水链条等的安装或改造。通常,灯和空调可以通过红外线感应自动开关,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浪费。目前,海宁市已改造58栋楼房,

在日常用能高峰时段,通过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协调各种用能设施,将储能设备从储能状态转换为供能状态,智能楼宇调节灵活负荷,冷热电一体化设施增加了建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能力。冷却能力,提高工厂和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合理分配能源。

位于海宁尖山凤凰路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不同于普通的充电站。即使大电网停运,作为“大脑”的有源配电网负荷-储能协调控制系统也会立即跟随预先设计好的协调控制系统。其策略是通过互联互通将备用电源转换,并自动灵活地向充电桩调度备用电源。

据介绍,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工程实现了理论研究向工程实践的转化,为国家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示范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