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综合体是一座集办公、科研、娱乐、演出、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建筑。特别强调影院空调系统的设计,给出了各种设计计算指标和技术数据。杜老师,树鸟教育暖通设计在线教学。
项目概况
科技综合体位于漳州市南郊,漳州市某药厂东南角,面向南兴商街四路交叉口,毗邻324国道,是一座集办公、科研、娱乐、演出、餐饮等功能。性建筑。总建筑面积29553.77m2,空调面积l8185.73m2。整个科技综合体分为A、B、C、D四个板块,整个建筑群面向东南。建筑示意图如图1所示
空调设计概论
(1)主要设计参数:
①室外空气参数(夏季):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tw=34.9℃
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ts=28℃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twp=30 6℃
夏季空调计算的日温差△tm=28·3℃
夏季大气压px=1002.7hPa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vx=1.6 m/s
②室内空调设计:
主要功能房室内空调设计标准见表1:
③ 工程设计主要计算技术指标
项目位于漳州,属于夏热冬暖气候区。夏季制冷只考虑空调,冬季不考虑空调。夏季空调冷负荷采用逐小时冷负荷计算法计算。通风空调设计主要计算技术指标见表2。
(2)空调系统设置
1)B区-科技主楼:
主楼B段建筑面积22949.63m2,空调面积15913.73m2,建筑总高度82.7米。
地上23层,地下2层,为筒中筒框架剪力墙结构。内筒为电梯间、防烟楼梯间、管井、加压送风井等;外墙为单层5mm蓝灰色吸热玻璃幕墙;地下二层通常为物资仓库,战时为六级人防;地下一层为机房;一层为入口大厅和展厅,三层、十五层为会议层:二层、四层至十四层为药检、管理办公空间;16-22层为药物研究室,23层为观景层。
中央空调系统安装在一楼至二十二楼,计算冷负荷为2584.55kW,空调区冷负荷指数为162.41kW/平方米。
主楼二楼至二十三楼空调主要为风机盘管和新风。新风机组分层布置,将处理后的新风分配到每个房间。空调房内的空气分布主要采用顶顶的方式。由于标准层高只有3.3米,柱跨度大于8.7米,主梁较高,为了尽量提高吊顶高度,扇盘安装在两个框架梁上。
一楼展厅采用分散悬挂式空调的水冷空调方式。四台悬挂式空调安装在天花板上,风管与空调系统相连。展厅的可用面积。一楼门厅的中空部分由风机盘管进行空调,如图2所示。
由于裙房各功能室面积大,设备较多,布局分散,水系统较为复杂,考虑到以后维护管理的方便,减少“堵漏滴”,采取以下措施应采取:
①冷凝水系统呈放射状布置,缩短水平管段长度;适当增加水平冷凝水管的安装坡度,要求不小于0.003。
②风机盘管回风口均为带过滤器的可开式百叶窗,便于电机、电容器的清洗及日后更换。
2)A区——多功能会议中心(剧院)
A段建筑面积3113.45m2,空调区,观众厅屋顶采用网架结构。以会议为主,兼顾一般演出和电影放映的功能。用作会议厅时,泳池座位设计为21排693个座位,楼内8排260个座位,主席台5排50个座位,共1003个座位。用作电影院时,座位数减少到953个。A区有一个半地下室,主要用作该区域的自行车车库和空调房。
A区一楼观众厅、二楼舞台(观众厅)和讲台(舞台)采用低速送风空调系统[3],投影等辅助用房房间、舞台后厅、更衣室,多功能活动厅采用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考虑到会议、演出和使用的不同要求,一楼观众厅、二楼观众厅和讲台(舞台)设置独立空调系统,采用ZK型组合式空调单位,空调房位于一楼。礼堂下半地下室和舞台下地下室的设计计算技术指标见表3。
二楼舞台前一楼观众厅采用顶送风,总回风70%从舞台唇缘前侧回风,总回风30%由气流组织在一楼的后侧墙上,一楼在二楼。阶梯台下观众厅采用后方上回风的上送上回气流组织,二层观众厅采用下送上送蘑菇形回风座位让空气回流。气流有组织,利用桌座下方的空间制作更大的回风静压箱,保证80个DN150蘑菇型回风口回风均匀。
考虑到建筑平面为圆形结构,顶部送风口采用直板状圆形散流器,可与建筑平面协调,更美观。能形成符合要求的匀速场和温度场,冷空气不会直接吹向观众。
主席台(舞台)空间大,主舞台高度11.25米,幕布重叠,布景多样,造型各异,还有画面柔和的场景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免于吹气。舞台的气流组织和风道的布置带来了一系列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本工程采用的方案是:在窗帘之间的空气中设置空调送风管,并布置三排空调送风管,空调送风管制作完成。为平高型,供气口采用调节阀。双层活动百叶风口可适当控制风速和角度空调楼宇自控,将冷空气直接吹向表演区。舞台两侧设置两个JGR-1219×1016格栅式回风口,形成上下两侧的气流组织,为演出区域营造良好的空气环境。(图3)
3)C 部分 - 综合楼
C区是集商业网点、餐厅、娱乐厅、厨房、单人宿舍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一楼是厨房和商业网点,二楼是餐厅,三楼是娱乐厅,四五楼是单人宿舍。二楼的大餐厅和三楼的娱乐厅是一个圆形的平面,附有一些管理办公空间。
空调面积,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为457.88kW,空调面积指数408.82W/m2。采用变风量立式柜式空调机组的低速送风全空调系统。设置专门的空字机房,并在机房侧壁安装回风百叶,形成下侧集中回风的气流组织。
空调冷源设计简介
本项目夏季空调总冷负荷计算为,由于A区多功能会议中心(剧院)和C区餐厅、娱乐厅为公司内部使用,非对外开放,与B段使用时间完全一致。错开,配置制冷机组设备容量时考虑同期使用系数0.8,加15%管道冷量损失,配置容量为3402×0.8×1.15 =3129.84kW,选用三台封闭式离心冷水机组。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l2℃,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单机制冷量211kW,工质R22。电脑室位于一楼。
本项目空调区总建筑高度(膨胀水箱底部至底层)为80.85m,系统最大静水压力为0. 81MPa,冷冻水泵扬程0.38MPa,系统最高压力l.l9MPa,可设置为空调水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和设备初期投资,而且便于集中管理。
根据各楼层、各功能室的不同使用特性,本项目冷冻水系统分为四个供水回路,即:主楼1-10层为I区,11-22层为楼层为Ⅱ区,A区为Ⅲ区,C区为Ⅳ区,各区设有控制截止阀,可在制冷机房集中调节。
冷冻水系统采用闭式恒流水系统,带一级泵,选用四台冷冻水泵,其中一台备用,水泵位于冷水机组出口处减压在冷水机上。冷却水系统采用开放式冷却水循环系统,采用3台300m3/h集水超低噪音玻璃钢冷却塔和4台冷却水泵(其中1台备用),安装冷却塔在讲台表面。泵与单元一一对应;主楼一、二区采用顶进式垂直协同工艺水系统。(图4)
通风设计概论
C区大型餐饮娱乐厅的排风设备主要采用式通风柜;D段为全地下车库,建筑面积927.84m2,停车位21个。地下车库排风系统应根据上排1/3和下排2/3的总风量设置排风口。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建筑日常供排烟系统配合使用,采用两速离心风机,通过电气切换满足正常通风和消防排烟的要求。
主楼与前厅共用消防电梯的2个防烟楼梯间各设有独立的增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设计超压值为50Pa。组合前室为25Pa。防烟楼梯间的增压风量按公式(5—1)
本项目A区多功能会议中心,B区主楼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以及人员较为集中的会议室。C区的餐厅娱乐厅和D区的地下车库都配备了比较完善的通风系统。各功能室的换气次数、送排风量、消防烟气量见表4。
A区多功能会议中心排风设备主要采用玻璃钢屋顶风机和轴流风机;B区地下室的送排风风机主要采用二速离心风机;
n:索引;根据每个漏风区域的大小确定,对于门周围的间隙,n=2
共用前厅设有1个l.8×2.1m的双开门,3个l.0×2.1m的电梯门洞。计算结果为L=/h。请参阅表 8.3.2 以获得最大值。防烟楼梯间加压风口采用FK-14型自垂直百叶,每两层安装1个;确定总风量。增压送风风机采用SDF型隧道轴流增压风机,均安装在主楼屋顶。
防护通风系统设计
地下二层为战时一般避难所,设计人数770人。该设计配备了完整的保护性通风系统。战时可实现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离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式通风新风量按5m3/h人确定,过滤式通风新风量按3m3/h人确定,战时防护体超压值为30~50Pa。
配备LWP-DN06型油筛除尘器1台、SR78-1000型过滤吸收器3台、DJF-1型电动脚踏风扇3台、YF-d200型自动排风阀数台,净化区域空气。送风和排风管道与通常的送风管道一起使用,以减少初始投资并简化系统设计。
设计经验
1)夏季高层建筑空调冷负荷计算时,应根据每个房间的不同功能、朝向的不同、保温性能的不同,进行冷负荷计算。围护结构等,不应盲目套用设计指标。以免设备选型错误,导致设计失败。在实际计算中,经常会发现部分房间的计算负荷指标与常规设计指标有较大偏差。
2)多功能会议中心(剧院剧场)是一种对噪音标准有严格要求的公共场所。不仅空间大、人员密集,而且要求风量大、通风量大。因此,如何做好空调系统的划分、隔振、隔音、降噪,正确设计气流组织和防火防烟隔板是设计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有许多窗帘的讲台(舞台)。地方应该更加重视。
3)在高层建筑的通风空调设计中,高层建筑的防火防烟排风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环节。对于车库等大型地下建筑,应合理划分防烟区,每个防烟区的面积不得超过500m2;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配备进风系统。空气。
4) 地下室的防烟排烟系统与通常的送风排风系统相结合是合理的。使用两速或变速风机可以更好地解决平时通风量与消防排烟量之间的矛盾,一般相差2~3倍。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系统设计,节省建筑空间,还可以减少设备的初期投资,节省资金。活力。
5)在进行组合式前室增压送风量的设计计算时,很多设计师一直认为只有《高规》表中给出的风量范围8.<@应该使用3.2。这是万无一失的,事实并非如此。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条件(如门和电梯的数量)和“高规定”不匹配时,应进行更详细的计算以确定最大值。
6)考虑到水系统设备及配件的耐压性,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分区要特别注意。常规方法是空调水系统垂直方向水压不超过0.5MPa~0.8MPa(即建筑高度不超过80m进行划分) . 按照这种一般做法,本项目只是满足要求,但为了安全起见,本项目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轻设备和配件的压力:
①空调和冷水机水侧的耐压要求在1.2MPa以上。
②冷冻水泵位于机组冷冻水出口处,以降低蒸发器的压力。
③主楼供水采用垂直上进水协同处理系统,可降低系统底部风机盘管的工作压力。
7)冷水变流量系统可以使冷水的输送流量适应即时空调制冷负荷所需的水量,从而节省输送功率,提高冷水机组的冷却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于大型水系统,应首选可变流量水系统。#暖通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