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傅金玲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年。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稳健增长的基础上楼宇自控市场规模,银行业理财市场基本完成整改任务,产品净值进程显着。,取得了回归源头、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良好效果。2022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将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未来可期可期。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底,在加强存量业务整顿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将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增速较上年有所提高,符合预期。全国共有319家银行机构和21家理财公司新发行理财产品4.76万只,存量理财产品3.63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
二是市场发展格局逐步优化。自 2018 年 12 月以来,共有 29 家理财公司获准设立,其中 24 家获准开业。其中,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4家获准设立,3家获准开业。同时,现有理财产品机构比资管新规发布前减少90家,形成了以理财公司为主体、银行机构为辅的新格局。
三是投资者数量快速增长。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覆盖的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居民理财需求不断提升。进一步满意。截至2021年底,投资人8130万人,同比增长95.31%,创历史新高。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23%。
四是服务主体能力稳步提升。到2021年底,支持实体经济的理财产品规模约2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融资存量的8%。同时,提高投资资产规范化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益;产品期限不断延长,90日内的短期封闭式产品已出清,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五是存量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到2021年底,保本型理财产品由资管新规实施前的4万亿元降至零;万亿元,占比92.97%。绝大多数银行已基本完成对存量理财业务的整改,过渡期内部分不合规业务的整改基本完成。
六是理财业务监管效率显着提高。监管部门继续推进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标准,审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建立健全产品发行、销售管理、投资运营、风险控制等制度体系。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设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等五个平台,为理财市场提供专业服务。
2021年,本行理财产品将为投资者带来近万亿元的收益,产品加权平均回报率3.55%。平均一个月内“断网”的理财产品数量仅为1.2%左右。即使短期内净值出现波动,产品良率也基本可以快速恢复到平均水平。总体而言,虽然理财产品的净值在短期内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产品的长期收益依然稳定。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后资管新规时代,发展空间和潜力依然巨大。新的一年,预计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大关,投资人将超过1亿。下一阶段,监管部门要加强和完善理财业务监管,理财公司要提升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能力,中小银行要加快发展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各方应携手推动财富管理市场高效灵活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加强和完善理财业务监管。监管部门要严把理财公司“准入门槛”,坚持不放松标准,稳步推进理财公司审批。同时,支持不同银行联席发起、银行与非银行机构联席发起等,探索设立由省农信联(省农商联银行)牵头的理财公司,积极研究优化模式路径,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需求。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意愿强烈,努力消除财富管理市场的“马太效应”。继续深化财富管理市场对外开放,加快引进中外战略投资者进入财富管理公司,提升财富管理公司竞争力。不断完善财富管理公司治理体系,加强财富管理公司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制度落地,继续加强业务管理、产品销售、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不断完善财富管理公司治理体系,加强财富管理公司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制度落地,继续加强业务管理、产品销售、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不断完善财富管理公司治理体系,加强财富管理公司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制度落地,继续加强业务管理、产品销售、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
二是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2022年,银行理财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责任,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视加强社会责任投资,加大关注可持续发展、“专、专、新”中小企业、乡村综合振兴等领域和产业的专业投资和扶持。把握广大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巨大需求,在发挥银行理财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稳步提高权益类产品的比重,在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扩大规模。以养老理财产品“10+1”试点为契机,加大养老理财产品发行和创新力度,助力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同时,公司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不断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强化“卖家负责,买家负责”,不断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助力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同时,公司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不断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强化“卖家负责,买家负责”,不断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助力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同时,公司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不断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强化“卖家负责,买家负责”,不断提高国民金融素养。
三是加快专业化、特色化机构建设。一方面,财富管理公司作为新型资产管理机构,应聚焦专业化、专业化,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理念,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完善产品体系建设,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银行要加强代销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理财产品综合超市”。截至2021年底,共有97家银行机构代理销售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余额为1. 6万亿元,仅占同期市场非保本理财产品的5%。中小银行受制于人才、资金、牌照等短缺,应抓住理财产品不向第三方开放的时间窗口,抓好财富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上线以管理产品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代理销售体系,培养专业的财富管理顾问。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代销业务。要抓住理财产品不向第三方开放的时间窗口,以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上线为契机,建立健全代销制度,培养专业理财顾问。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代销业务。要抓住理财产品不向第三方开放的时间窗口,以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上线为契机,建立健全代销制度,培养专业理财顾问。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代销业务。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作为服务机构,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助力银行业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依托中国财富管理网·财富管理20+论坛,进一步加强财富管理专家智库建设,更好发挥智库“为政启民”的积极作用,促进财富管理常态化行业交流和投资者教育,促进财富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鼓和口哨。(董希淼,招商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中国财富管理网·财富管理20+论坛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