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国民航总局就《促进民航智能建设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行动方案》答疑

时间:2022-04-16

近日,中国民航总局印发《促进民航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加大智能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在各方面的应用力度。民航建设领域和环节。那么,智能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是什么?《行动计划》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计划?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航局机场司相关负责人。

问:智能建筑和建筑工业化是什么意思?在我国发展如何?

答:智能建设和建筑产业化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智能建设管理、智能工程装备和智能生产等。机场建设领域智能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基于BIM( )技术。管理和预制施工。

BIM技术始于1980年,经过40年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垄断商业软件、系统化国际标准的标杆企业。相比之下,我国BIM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只有铁路BIM联盟编制的铁路BIM标准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与铁路、公路、建筑行业相比,BIM在民航中的应用起步较早,但前期发展缓慢。直到2019年在鄂州机场建设中全面应用,才带动了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国内BIM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

问:这次行动计划的发布有什么意义?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_昆山机场航楼电话

答:一方面是落实民航发展新理念的抓手。“十四五”期间,机场建设将围绕智慧民航建设主线,依托智慧理念、智慧技术、智慧管理等手段,实现数字驱动、智慧生产、智慧管理、畅通运营机场建设和运营情况。进一步推动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推动民航建设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仅是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打造精品的客观要求机场建设项目,还要转变机场建设管理模式,落实工程要素。精准控制的内在需求也是实施“四型机场”和“质量工程”的重要抓手。

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十四五”发展新要求的重要手段。实施“十四五”规划对机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全行业将新增运输机场30多个,旅客吞吐量前50名的机场40多个需要改扩建。多航站楼、多跑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工,开工复垦机场、高空机场等一批建设条件复杂的项目,对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行业管理能力。

我们希望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航智能建设标准体系,推广可借鉴的示范项目,推动形成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为打造世界领先的民航智能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综合建筑产业化。

Q:民航智能化建设和建筑产业化工程应用效果如何?

答:以BIM为例。目前,从BIM应用的角度来看,云化运营可以实现多人多专业协同,提高设计效率。不同专业的碰撞检测减少了错误、遗漏和缺陷,避免了传统工程施工中95%以上的返工浪费。对施工团队的视觉披露,“所见即所得”。鄂州机场通过建立准确的模型和穿透式的信息传递,在6个月内完成了75万平方米中转中心的10万吨钢结构建设。结合现场实测和实际数量,进行追溯工程质量检查和评价管理。通过施工模拟和进度管理,实现施工工期的动态控制。基于精准模型进行工程量清单快速计量,提高流程支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实现视频监控、7×24小时质量安全监管、施工人员不停机、清关管理。而装配式建筑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在远程登机桥和照明桥的建设中得到了初步探索。从实际效果看,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报告,70%的BIM应用用户认为可以减少33%的投资,60%的人认为可以节省50%的工期。鄂州机场的建设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数据指标。以千万级研发投入换取10亿级减资,1年集中BIM设计换取20个月完成148亿元项目建设。

从政府监管角度看,通过口岸准入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农民工工资、项目资金使用、工程审计等进行远程实时智能监管,将大大提高监管效能,解决监管不力、监管不力的问题。资金不足,手段不足。短板。

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_昆山机场航楼电话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从机场运营角度,精准的BIM模型为智慧机场协同决策建设搭建数字化底盘。在此基础上,集成视频监控、野外监控雷达、光纤传感等传感设备,实现对作战场景的可视化模拟,指导协同作战。逐步实现BIM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并进一步延伸至BIM+GIS、BIM+装配式施工、BIM+参数化设计、BIM+智能监理、BIM+仿真、BIM+数字孪生等多场景集成应用,等,助力机场建设运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Q:目前BIM技术应用有哪些不足和难点?

答:虽然BIM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很多好处,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应用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一是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专业人才。目前我们使用的产品一般都是国外开发的商业软件,缺乏自主可控的BIM软件。而且,BIM技术融合了工程、管理、IT、逻辑等多学科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技术门槛较高。因此,既懂工程又掌握BIM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给组织的组织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例如,鄂州机场组织编制了 80 万字的 BIM 管理系统、基于 BIM 的工程计量与定价规则等管理手册,设计和施工招标阶段的数字化施工控制要求,要求所有参与单位按照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设计和施工。、成果交付、质检评价、计量定价,建立了新技术应用管理体系。相信未来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相应的组织方式会逐步优化到位。另外,目前民航只发布了一项BIM统一应用标准,标准体系还不完善;BIM应用收费标准和收入分配政策尚未明确,对技术研究和软件研发的支持不足,市场主体动力不足。困难。

问:下一步,为推动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民航局将在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答:下一步,我们将计划从五个方面开展。

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_昆山机场航楼电话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基础底盘。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一批技术标准、合同模板和应用指南。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BIM标准的制定,填补机场标准的空白。

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目前,《交通机场工程概算编制办法》正在向全行业征求意见。引导合理设计收费,加大对机场工程总承包过程中智能建造和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的支持,推广全过程咨询服务建设模式。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改革的内在动力。

调动行业资源,搭建支撑平台同样重要。充分发挥民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引领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政策标准制定、应用技术升级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提供数字化技术共享平台应用推广与交流,提升从业者。人才技术能力,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厂商等共同开展科研创新。

鼓励先行先试,提供样板示范。针对当前机场建设、改建、扩建不同阶段的项目,收集试点,探索具有民航特色的智能建筑和建筑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新途径,及时评价试点工作成效,并为其他市场参与者总结可复制的推广经验。提供样品演示。

此外,我们将建立评价体系,营造务实氛围。多维度制定数字化应用评价标准体系,客观评价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营造求实效、精益求精的行业发展氛围。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