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加码智能楼宇,美的有哪些优势?

时间:2022-04-24

正文 | 丁茂

编辑 | 郑怀洲

建筑作为城市的基石,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概念迅速普及,市场对智能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市场需求的不断明晰,使得智能建筑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同时,也吸引了互联网厂商、硬件设备厂商等参与者纷纷离场,说明行业竞争环境也在加剧。

在此背景下,作为智能建筑领域的新玩家,美的集团现阶段有怎样的布局和优势?未来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智能建筑行业方兴未艾

1984年,联合科技集团完成了康涅狄格州一栋金融大楼的智能化改造,使大楼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标志着“智能大楼”首次以实体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楼宇对讲系统有哪些设备组成_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_高频信号发生器由哪5个部分组成

1990年代以后,“智能建筑”的概念被引入中国。通过为传统建筑配备基于信息化改造的5A系统,智能建筑更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的发展范围,推动了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快速发展并不断向智能建筑演进。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崛起,智能建筑的计算方式已经从分布式智能控制理论向人工智能计算理论转变。整个建筑同时强调自动化和智能化。也更注重系统整体的协调与整合;同时,随着“人与空间”因素的引入,也赋予智能建筑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其安全、舒适、便捷、低碳、增值。效率方向不断优化,行业整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从目前国内的具体需求来看,智能建筑行业的需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建建筑的智能化应用,二是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既有建筑智能化规模为32.42.4亿元,而同期新建建筑智能化规模为5973.6亿元元。市场总规模9216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1%。如果按照这个增速,到2025年,我国智能楼宇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0000亿元,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图1:智能楼宇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36氪整理

从具体参与者来看,国内智能建筑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强生、西门子、施耐德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这些企业在智能楼宇领域深耕多年,技术和硬件都比较成熟。及其他问题;

第二类是以阿里巴巴、华为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这些企业更专注于搭建智能化、数字化平台,通过合作为地产企业和设备企业提供数字化支持。他们的目标不在于智能楼宇业务本身,而是通过对用户数据和楼宇数据的收集分析,提升B端业务的数字化能力;

高频信号发生器由哪5个部分组成_楼宇对讲系统有哪些设备组成_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

第三类玩家是大量的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专注于软件平台,参与轻资产投资。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无法获得硬件设备供应商的生成逻辑,只能做建筑表面升级。智力低下;

第四类玩家是以美的、海尔、格力等为代表的国内硬件设备供应商,这类企业介于外资企业和第三方软件平台之间。他们既有软件平台,也有硬件设施。同时,他们可以更好地快速响应国内的一些特点。但目前此类企业的参与度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硬件设备的供应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上,安防、消防的布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2:智能楼宇领域主要玩家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36氪

加码智能楼宇,美的有哪些优势?

2017年,美的与西门子楼宇科技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标志着美的正式进军智能楼宇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2020年11月,剥离零售业务后,正式更名为暖通空调及楼宇事业部,形成了暖通空调、电梯、能源及楼宇自控系统、智能基于数字化设计施工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软件服务。硬件+软件综合能力的提升,意味着美的楼宇业务完成了从单一的硬件设备供应商向智能楼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2020年底,美的将原有的四大业务板块升级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空调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创新业务等五个业务板块。暖通及楼宇业务与智能家居、机电等业务处于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楼宇业务将成为美的发展B端、走出差异化竞争路线的重要方向。未来。

楼宇对讲系统有哪些设备组成_高频信号发生器由哪5个部分组成_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

图3:美的5大业务板块数据来源:美的官方、36氪整理

对于美的来说,现阶段布局智能楼宇业务的主要优势在于集团的软硬件综合落地能力。

据36氪调研,在硬件方面,依托美的在中央空调领域多年深耕,目前暖通产品已形成行业内最齐全的暖通产品,主要以美的和双品牌为主,涵盖水机和氟机。生产线; 美的在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于去年10月成立美通能源,并于12月与领王电梯达成战略合作,先后将能源和电梯产品整合到智慧建筑整体解决方案中,不断完善建筑。业务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整体布局。

软件方面,2019年美的将美的智能楼宇拆分为独立运营实体,专注楼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造。通过美的控制和楼宇技术研究院,美的构建了完整的智能楼宇神经系统(分别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代表的自主神经系统;细分楼宇行业弱电智能业务的周边神经系统) ; 和面向用户的神经系统)。以建筑体验全生命周期数字业务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赋予建筑思考、协调和感知的能力,帮助美的更好地解决智能体验、节能、

整体来看,美的在智能楼宇领域的软硬件全面提升,为楼宇注入了更多“智慧”力量,助力楼宇本身,以及人、楼、场景之间的协同高效运行。正如美的建筑技术研究院孟涛博士所说:“如果把一座建筑比作一个人,那么暖通空调就是建筑的呼吸系统;领王电梯是提供物流、人流进出的新陈代谢系统;它是提供动力的血液系统,最终通过美空与建筑研究院形成的神经系统,实现对其他系统活动的调控和全面开放,使智能建筑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楼宇对讲系统有哪些设备组成_高频信号发生器由哪5个部分组成_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

图4:美的智能楼宇系统数据来源:美的官方,36氪整理

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结合本地化软硬件的智能楼宇平台之一,美的能够通过软硬件的高效整合,实现其他玩家难以实现的协同开发。从长远来看,这是美的最稳定的智能楼宇业务。的护城河。

智能建筑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引入人为因素后,必然会深化设备本身的改造,算法也必须与这些实际的硬件设备相结合。也就是说,随着技术和软件系统的不断迭代,玩家在软件方面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而到了产业后期,真正的壁垒将变成重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组合。一体化。

对于大多数行业玩家来说,设备制造商是否愿意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但对于美的来说,作为硬件设备的制造商和品牌,拥有非常好的设备基础。在暖通、能源、照明、电梯等硬件方面都有布局,加上美的楼宇自控系统M-BMS,相当于为整个楼宇业务筑起了一道硬屏障。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一些软技术、算法和数字能力,预计美的将成为真正能够渗透端到端体验的行业玩家。

此外,与成熟的外资企业相比,美的的优势在于数字化能力和本地化适应性。智能建筑的本质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它依赖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基于数字监管的不同底层逻辑,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明显快于国外企业。2016年后,智能建筑的发展开始从硬件+软件的智能化向数字化平台下的智能化迈进,数字化的优势为当地参与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同时,鉴于国内外具体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存在明显差异,国外企业很难实现海外成熟经验的本土化复制。以智慧医院为例,国外的医院系统与中国完全不同。国外医院都是预约制,每天的病人数量比较固定。同时,还有分级诊疗、私人医生等服务。如果把这套经验复制回中国,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作为本土企业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美的更了解国内特点,能够快速适应和适应特定行业,

以楼宇为支点,借力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的最终结果是更好地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楼宇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智能楼宇的规模化、网络化建设将推动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

目前美的从智能楼宇起步,依托楼宇业务积累的先进经验,逐步向轨道交通、智慧医院、总部级写字楼等更广泛的概念延伸。、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等业务板块,形成较为完善的智慧生态系统,助力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放异彩。智能楼宇、智能工厂等B端业务能力的不断加强,也为美的打破传统业务天花板,实现多元化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图5:美的广州地铁项目展示数据来源:美的官方,36氪整理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端技术和硬件的不断提升,更需要政府机构在顶部。设计方向指导、支持和居民在实际体验中的参与。

目前,整个行业仍处于探索初期。从智能到智能的转变只有几年的时间。未来行业将如何发展充满了未知数。作为一个时间跨度长、见效慢、市场积极性低的行业,相关企业更需要有足够的韧性和耐心,继续深耕行业,持之以恒。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概念的引入,智慧建筑和智慧城市的概念变得更加复杂。走出去将成为中期内主要玩家的努力方向。

从美的角度来看,建筑更高智能能力提升的背后,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资源和人员支持。无论是收购硬件厂商,还是成立建筑技术研究院,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美的在建筑业务方面的基本实力。

考虑到在整个楼宇业务中,传统优势业务暖通空调仍占营收贡献的80%左右,而在智能楼宇业务未能形成新的经济支柱之前,持续加大投入可能意味着传统的盈利能力暖通业务有一定的亏损,会导致短期建筑业务只增收不增利。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