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中控引领国际标准制定
一举打破跨国公司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垄断
这是中国工业自动化史上的一大亮点:2005年底,浙江大学中控制定的现场总线技术国际标准正式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审查。国际标准。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回想起那难忘的一幕,中控集团总裁金建祥教授依然激动不已。这一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创新,打破了众多跨国公司长达20多年的技术垄断,实现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水平的突破。
作为一家成立仅13年的中国企业,浙大中控为什么要让来自国际电工委员会的30多位苛刻的专家投票赞成承认其技术标准?金建祥说:“这是因为我们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比国外先进。”
【主题】浙江自主创新
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要成为国际“软件城”视频>>>
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有了它,工业生产中只需要通过一条通讯电缆连接各种生产设备和仪器,就可以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但自198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提出以来,该技术一直掌握在霍尼韦尔、艾默生、西门子等著名跨国公司手中。立足中国现场总线技术和产品市场,赚取大量超额利润。
“自动控制技术控制了几乎所有工业生产领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果不发展自己的研发,中国永远被别人控制。” 浙大中控成立于浙江大学(浙大中控前身)两间不到80平方米的教室,短短十余年浙大中控楼宇自控,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国内首创。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全球第一台无纸化记录仪、我国第一台基于网络技术的现场控制系统……在自主研发先进技术的同时,浙大中控与浙大合作,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制定了我国首个工业自动化标准,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认可和接受。浙大中控迅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自动化企业之一,在国际同行中也享有盛誉。
如今,浙大的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年销售收入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长到去年的9亿元。不仅如此,浙大的产品还大大降低了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每年带来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