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走向“工业4.0”和高新技术的兴起,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正在成为产业战略发展的共识.
雷锋网了解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求旺盛。不仅要生产更优质的产品,更要以更智慧的方式重塑生产运营流程,将能效管理和绿色生产意识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制造业转型的这个关口,各种工业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
施耐德电气作为植根中国30余年的全球化企业,于2017年5月16日在成都发布了其工业领域(for)平台。近日,上海工博会期间,施耐德电气提出了绿色智能制造的概念,这与许多专注于工业互联网概念的厂商有很大不同。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中国工业自动化业务负责人庞行健表示,绿色智能制造理念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助力中国产业迎接转型挑战。
中国工业由大变强
施耐德电气成立于 1836 年,至今已有 180 多年的历史。自1987年起,扎根中国30余年。从最初专注于中低压配电和工业自动化,发展成为当今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基础设施四大终端市场的领导者。作为为客户,尤其是工业领域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能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施耐德电气的制造业务遍布全球。
在中国,我们知道过去国内制造业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创新、研发投入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问题。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包括在能源消耗和能效利用方面。
如今,中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攀升。施耐德电气会做什么?
“企业要有更长远的意识和百年老店的理念,”庞行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前进。施耐德电气积极应对行业新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另类玩法:绿色+智能制造
随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推出。
据了解,中国至少有290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如海尔、航天云网、华为、树根互联网、阿里、浪潮、紫光、东方国信等,均拥有搭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赶上工业互联网的快车。
施耐德虽然也搭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但主打绿色智能制造理念,在英雄包围的工业圈中独树一帜。
“什么是绿色智能制造?可以简单理解为‘绿色+智能制造’。两者不是简单的圆柱+立方体,而是有机结合。”庞行健表示,从政府的号召来看,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属于不同的制度,但两者本身就是一回事。在智能制造系统中,在解决能效问题时,人员和流程实际上都会对效率产生影响。有时为了解决能效问题,其实是需要提高效率才能达到目的。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国家对环保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环保压力,烦恼多多,不知所措。施耐德电气自身具备绿色制造能力。国内有多家工厂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
施耐德电气在上海、武汉和天津的三个工厂,分别是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和施耐德梅林杰兰低压(天津)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有限公司
在数字时代,公司单打独斗已成为过去。雷锋网了解到,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融合共存的平台,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服务市场,推动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同时,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将不断扩展,保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据了解,此次绿色智能制造是施耐德电气现有技术和能力的全面“整合”,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5S”。
此外,庞行健表示,国家已经提出在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制造两个领域进行双重转型的必要性,施耐德电气也恰逢其时将这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 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能源消耗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特别是在高耗能等领域,需要开展绿色智能制造。
三层架构
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其技术架构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和使用场景而有所不同。比如海尔五层架构,赋能了15个垂直行业。在父平台之上还有各种差异化的子平台。
施耐德电气平台覆盖住宅、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工业四大市场,在六个专业领域(建筑、工厂、机器、电网、信息技术、配电)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他的平台的技术架构是如何考虑的呢?
对于技术架构,雷锋网了解到主要分为三层:
谈及平台技术和功能的升级,庞行健表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未来上述四大市场、六大专业领域将在各个细分领域不断发展。迭代技术。
比如底层互联产品,这个产品在不断创新,尤其是更多未来制造的概念,会在产品中体现出来;
在边缘控制层,一些产品也在不断丰富。比如施耐德电气每年都会与机械产品相结合。今年上海工博会带来了M262等面向云服务的控制器;
最后,在应用分析服务层,施耐德电气针对流程和混合行业以及离散行业提供不同的软件和不同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企业赋能方面,雷锋网了解到,该平台对汉威电子、金王包装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对于汉威电子的车间来说,首先要了解车间的管理水平,然后才能对标施耐德电气工厂。施耐德电气到达现场后,首先帮助汉威电子梳理了车间管理中的挑战和问题,然后做了一个数字化套件,在这个车间里提升了整个汉威电子,无论是在生产效率、良率还是客户满意度。
施耐德电气的“生态系统”
在数字时代,公司单打独斗已成为过去。 IT和OT之间的差距,要么是由IT主导,要么是由OT主导。两者的融合需要通过朋友圈来完成,从而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
施耐德电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放性,而最近提出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就是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一个融合共生的平台,以开放的心态服务于市场,促进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将不断扩展,保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雷锋网了解到,面对未来的绿色智能制造场景,施耐德电气不断拓展运营层面的诸多能力,包括软件、精益生产、咨询服务等,面对不同行业施耐德楼宇自控系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更多的外部厂商也联合起来赋能。
在行业应用方面,如施耐德和中鼎都有合作。庞行健说,现在我们讲的是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需要打通。以往的运作模式是“铁路警察,各管一局”。我们帮助工厂进行了智能制造,但智能物流不得不单独寻找另一个供应商。业务,那么可能会出现连接和协调方面的问题。
在智慧物流方面,如何更高效地找货找人,如何更高效地管理仓库,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求。在这些方面,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紧密结合。
关于如何平衡合作伙伴关系,雷锋网了解到,施耐德电气通过生态合作伙伴体系保持开放。如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施耐德电气通过保持开放和合作来解决用户的问题。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大多数合作伙伴主要是互补的。
关于平台战
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统计,我国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达数百家,行业深度定制。施耐德电气如何应对?
据我们所知,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众多,很多企业希望在工业4.0浪潮下搭建自己的平台。施耐德电气架构多年来发布并经历转型升级,从强调能源管理和能源效率,到现在采用物联网、移动性、传感、云计算、分析和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包括从互连产品到边缘控制、应用程序、分析和服务,所有这些都由客户生命周期软件 ( ) 提供支持。
对于市场竞争,庞行健表示,不取决于未来会发展多少平台,也不看会引进多少平台,留下多少平台。更重要的是,面对每一个行业场景,谁能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在用户端解决问题,谁就有可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