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 2018 年 11 月 13 日上午 9 点,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江森自控宣布,将以 132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电池业务出售给加拿大风险投资公司 L.P.。预计双方将在明年6月30日前完成交易。此举意味着江森自控成为继霍尼韦尔之后,又一家正式退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科技巨头。
江森自控电池业务目前财务状况如下:
2018财年销售收入80亿美元,+9%
.32 亿美元,+0.28%
.9%(2017: 19.5%)
江森自控在 2017 年的年销售额为 3.0 美元1.7 亿美元,在财富 500 强榜单中排名第 389 位。这家科技巨头有两项主要业务:建筑系统和汽车电池。楼宇系统包括楼宇空调系统、楼宇智能管理系统、消防解决方案和安装服务四大业务单元。车用电池业务主要包括享誉全球的VARTA铅酸电池、12V高性能AGM启停系统锂电池、48V轻混用锂电池和强混用高压锂电池。
得益于各项业务的强劲表现,江森自控在 2018 财年的销售额增长至 314 亿美元(+4.1%)。 利润率为 14.4%。读者一眼就能看出:电池业务明明是一块肥肉,盈利能力明显高于集团整体水平,何必卖掉送给别人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强生集团的长期战略不在汽车行业;未来电池行业投资过大,技术风险较高。其二、约翰逊几年前收购了泰科国际的消防业务,欠下巨款,急需现金偿还。
一、车不是核心,建筑才是关键
早在4~5年前,强生集团就预测汽车行业将逐渐进入微利时代,未来发展趋势飘忽不定。因此,它开始前瞻性地剥离汽车相关业务,首当其冲的是座椅和内饰业务,利润率仅为7%。
2015 年 7 月 24 日,江森自控正式剥离其年销售额约 200 亿美元的汽车座椅和内饰业务。从那以后江森自控 楼宇,著名的约翰逊座椅和约翰逊内饰就消失了。它被一家名为()的新公司取代。 2016年10月31日,安道拓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与此同时,江森自控开始战略性地专注于打造全系列楼宇系统,因此斥资约200亿美元收购泰科国际的消防业务,形成了今天的楼宇空调、楼宇智能管理、消防及安装服务四大业务单位。但是,它还欠下约 66 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二、高价卖电池换取现金流
这些巨额债务和利息非常惊人。如果这些债务不能尽快解决,那么公司的利润和股东的分红就会被利息吃掉,这是任何股东和投资者都不愿意的。到达的。 (2016 年股息 1.每股 16 美元,2017 年股息 1.00 美元)
因此,强生的管理层将注意力转向了集团的非核心业务——汽车电池,该业务的销售额正在增长,而利润却在下降。高点好价买入(手头114亿美元),不仅可以用来还清收购泰科背后的债务,还能留下约数十亿美元的自由现金,用这笔钱用来取悦股东,通过研发来推动集团的核心业务,是强生的最佳策略。下图为电池业务( )近三年的销售额和利润趋势。
至于强生为何没有投资高利润的电池领域而选择出售,更多的原因是电动车电池领域的技术难度和投资时间的不确定性。
结论:电池有风险,连接时请小心
约翰逊认为,这样的技术难点和时间不确定性在未来10年内仍将存在。纯电驱动锂电池领域已经充斥着太多强大吸血的豺狼(松下、LG、比亚迪、三星、宁德时代、阜能),需要不断注入大量资金,同时技术路线需要时间承接 存在因偏差而导致投资失败的巨大风险。
此时,德国博世、德国大陆等巨头也做出了类似的考虑。基于这些考虑,博世宣布将放弃电池电芯的制造。至于大陆,他们干脆把电池模组踢出核心业务,打包进动力总成,一起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