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收市后,公司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购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土地,用于投资高淳产业项目建设。项目概算投资额12亿元,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包括土地、厂房、行政研发用地、装修、设备等。本项目投资签约方为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的开发(与公司无关)。
公司表示,高淳产业基地项目将依托公司在自动化核心部件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方面的长期技术和应用积累,依托中国乃至全球自动化及工业机器人的巨大市场已成为埃斯顿自动化未来全球化发展布局中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但次日(6月14日)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公司股价小幅低开。
Eston 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根据MIR《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度报告》,公司拥有国内工业机器人整体出货量最高、国内六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连续三年进入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中国市场销量排名TOP10。在国产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埃斯顿再次成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机器人企业。
公司在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排名中位居全球机器人品牌第7位,其中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仅次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制造商,排名第5。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占销售收入10%左右的研发投入。根据去年年报,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2.82亿元,占比2.@9.33%,增长1.2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保持较高比例。得益于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公司将在2021年发布多款运动控制及机器人新产品,包括全系列ED3L驱动器、8kg焊接机器人、45kg折弯机器人。
2021年,公司共新增软件著作权35项,新增授权专利59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软件作品232件;授权专利512件,其中发明专利181件。已申请但未授权的专利有134项。
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员工2891人,其中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796人,占员工总数的27.53%。
公司业务涵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和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集成机器人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工业自动化产品在锂电池、重工业、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及半导体制造、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电梯、医疗用品、陶瓷卫浴、食品饮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下游行业产能扩张、设备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水平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对设备的需求越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越高,其使用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就越多。公司所处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
按照“通用+细分”的市场战略,公司重点布局的产业包括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各类焊接应用领域。目前,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自动化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公司判断未来2-3年将继续快速增长。现有产品包括通用和光伏锂电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以及核心自动化部件。
根据公司6月10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会议纪要,在互动环节中,机构普遍对公司二季度情况、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重点行业等非常感兴趣。
埃斯顿表示,疫情对长三角经济影响较大,公司供应链和销售交付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已恢复正常,力争在6月份加快生产和交货。经营方面,公司通过价格管理、国产替代、加大研发等措施抵消部分原材料价格波动,整体毛利率变化不大。
根据以往的研究,公司未来的目标是提高毛利率的方向:
(1)依靠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降低国际品牌价差;(2)针对特定行业开发定制产品,满足客户需求,获得更高利润回报;(3)利用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强化核心技术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业务发展战略,实现本土化原材料替代,通过规模化提效降本生产。
业绩方面,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3.70%同比,今年前三个月赚到的钱接近2019年全年(2022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60亿元, 2019年返还母公司净利润0.66亿)。
在产能方面,目前公司机器人柔性改造后产能可达2万台/年。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项目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将实现5万台/年的生产能力。
另外,根据前期调研,埃斯顿2022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万台-1.8万台。
公司业绩的高增长离不开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1年,中国通用工业自动化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达到17%,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从需求来看,根据MIR统计,2021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达到2台。5.6万台,同比增长4台<@9. 5%。从供给端看,2021年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36.6万台,同比增长44.9%; 2022年1-2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7.64万台,同比增长2<@9.6%。
2021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工业机器人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厂商在结构设计、速度、负载、软件等方面加大投入,满足更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国产品牌份额再创新高,国产机器人企业取得长足进步。
政策方面国产楼宇自控厂家,2021年12月,多部门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信部[2021]206号)的通知,其中提到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源地、高端制造集群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处于领先地位。东吴证券认为,从长远来看,公司是以机器人夺金为主。道,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行业未来空间很大。公司在全产业链具有“核心零部件+车身+机器人一体化应用”优势,国内机器人领先地位稳固。
机构方面,截至今年一季报,公司前十名股东中,基金3只,增持2只为广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