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浙大中控,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国内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上世纪末,为改变国外DCS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以浙大中控为首的一批国内自动化企业白手起家,坚持自主创业,努力开发和推广DCS在中国制造,最后是国产和进口DCS公司。价格比从十年前的1:3下降到现在的1:1.3,为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其DCS和无纸记录仪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浙江大学中央控制器对此并不满意。
当中空人民沉浸在喜庆的喜庆中时,我们的编辑团队来到美丽的西湖,采访了身为总裁的楚健教授,了解了他钟爱的中空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经过十年的努力,最终的成就
话题自然围绕十周年庆典展开。褚总告诉我们,一方面,公司将通过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盛会;
话虽如此,我们的话题不再简单。“十年磨一剑”,正是十年创新之路造就了浙大中控今天的辉煌。依托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先进控制研究院,浙江大学中控凭借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超前的产业意识,向着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应用。优秀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了整个行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从国内第一台冗余全数字DCS,第一台无纸记录仪,第一张HART协议圆卡,到APC优化和先进控制软件的率先推广,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很多这个“第一”都与浙大中控挂钩,显示出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短短十年,浙大中控的年合同额从创业之初的4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4亿元,增长了1000倍;从负债20万元到如今的总资产2.41亿元,净资产近8000万元;年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处于国内同行前列;用户从一开始的1个增长到3个以上,
2、探索创新中控之路
一个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许多波折。当被问及创业十年来最大的感受时,朱总感慨万千:“我们中控的希望是不断创新浙大中控楼宇自控,最大的满足就是能够为民族自动化行业做点事。” 从一开始只从事DCS开发、销售和服务的产品供应商,现已发展成为能够为过程工业提供综合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性集团。浙大中控正在走一条从科研-技术到产品-产业化的道路,也经历了从蛹到蝴蝶的蜕变。
1.坚持自主创业
创业初期,产品比较单一,市场竞争压力大。即使在资金和人力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继续投资吗?是坚持自己创业还是做“买办”,从事低附加值的生计?经过反复考虑,公司最终选择了坚持。据介绍,研发人员在公司员工总数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4左右,公司成立初期研发费用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25%。成立。10%。经过十年的积累,公司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有的领域甚至处于国际前列,成功打造了“浙大中控”两个知名品牌。“五朵金花”(即DCS、无纸记录仪、现场总线、以太网、预控软件)也在众多工业自动化领域盛开。
2.做和不做
在信息时代,共赢不仅是一个时髦的名词,更是一个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收益的地方。为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软硬件厂商携手合作,将不同的优势技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一方面,浙大中控加大投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品,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另一方面,与中外合作伙伴合作,充分发挥先进技术集成的能力和优势,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核心技术的现场仪表等主要部件,GCS-1小型开放式控制系统,GCS-200大型控制系统等产品。除石化、化工、电力、冶金等流程行业外,还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向其他行业拓展,如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水利工程、智能建筑、校园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和增值网络与教育信息化。服务。
3.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家标准
作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成功基地”,浙江大学中控连续多年承担了“九五”和“十五”期间多项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久前,“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863”计划CIMS学科课题验收与鉴定专家组对“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重点学科的评审,并被浙江大学审议,浙江大学和中学。公司主导的EPA(for Plant)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并且已经开始现场应用。该系统自今年4月初成功投入运行以来,一直持续稳定运行。目前,EPA研究成果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从最初的“卖产品”到“卖标准”,浙大中控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已经开始现场应用。该系统自今年4月初成功投入运行以来,一直持续稳定运行。目前,EPA研究成果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从最初的“卖产品”到“卖标准”,浙大中控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4.从基础自动化到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企业发展需要可预测性。在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把握上,浙大中控再次走在了前列。
IT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优化了传统的工业技术体系。以石化等过程行业为例,DCS等控制系统的调试,已经实现了很多关键的复杂控制,但仍处于基础自动化的应用阶段。问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上述瓶颈的综合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国家“十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企业信息化建设深入人心。
浙大中控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市场需求,这与他们决心改变国外DCS一统天下、争夺国人的信念不同。该领域的探索与推广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民族自动化产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工厂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浙大中控产品系统为基础,专为流程工业企业设计。它包括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和以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流程运营优化层,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运营优化层。在了解各个子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的前提下,根据用户需求,优化和有机整合各种独立的、独立的产品和技术,实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它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将为用户节省大量成本。
目前,浙大中控针对该架构开发了一系列软件产品,如一系列模块化先进控制(APC)软件包,帮助工业企业优化生产流程,节能降耗;集成信息集成软件(PIMS),用于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信息,构建开放平台;ERP以先进的控制和信息集成为基础,关注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实现高效、科学管理方法的有效工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受用户喜爱。不久前,浙大中控成功签约亚洲最大连续重整装置中试控制项目,标志着浙大中控APC技术成功进入大型石化企业主厂房。事实上,近年来,公司已成功将先进控制技术推广到锦州石化、茂名石化、山西天脊煤化工等大型企业,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我们才刚刚开始
梅花从寒风中来,浙大中控的十年,正是楚老爷子没有进入迷茫的十年。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褚总觉得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一份推动业务向前发展的愿望。
“在公司还小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企业’的目标,现在事实证明,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于公司的实力,我们要敢于提出更高的目标,就是要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这个目标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才会更有方向性。”
今年年初,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下辖有、、、、、、四家子公司,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也是适应新时期市场发展的需要。时代。
此外,新中控科技园一期工程将于今年9月竣工。此后,浙大中控将以全新的形象,更加高效快捷的步伐,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十年辉煌值得骄傲,但立志成为百年名企的浙大中控,为了振兴民族自动化产业,才刚刚起步,国际舞台正等待着他们的宏图大展。我们对他们充满信心。正如朱总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所说,“在今天的中国,什么样的梦想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