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
虽然我们在抗击疫情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最近更让我们兴奋的是,看到中国整体经济强劲复苏。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正”意味着增长3.2%。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些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和企业,似乎在复工复产、扭亏为盈方面迈出了更快的步伐,因此,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积极参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可以说,在中国,
数字化使未来的建筑具有弹性、超高效、可持续和以人为本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个“十字路口”。从“十三五”节能减排相关内容的篇幅可以看出,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建筑节能描绘了“绿色”的前景和方向。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楼宇自控系统行业,人们对建筑的期待不仅仅是“住还是用”,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体验和感受需求出现,使得以电力系统为代表的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因此,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能效性能、运维、日常管理,甚至改扩建。施耐德电气认为,建筑所谓的“弹性”,就是更灵活、更快速地适应和满足需求的能力,而数字技术是建筑“获得”这种能力的途径,从而在安全的基础上,灵活满足“从搭建到使用”全生命周期各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变得简单易行。
对此,施耐德电气作为建筑与能效管理领域的专家,以配电和建筑两大架构为基础,以中低压一体化、强弱电一体化为核心。核心,通过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软件,在分析和服务三个层面应用创新,不断完善整体解决方案,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充分利用数据的价值,让内部电力系统更加“透明”,从而实现更灵活、超高效、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未来建筑。
让管理更灵活,让安全更安全
对于长期运行的现代建筑而言,持续稳定的供电是保证安全的前提。面对日益庞大、复杂和分散的电力系统和设备,以人工巡检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运维方式往往缺乏效率和质量,这很可能给电力系统留下安全隐患继而导致电弧故障、负载故障、电机故障、低压开关柜故障、接线故障等,并造成电气火灾等严重后果,据统计,在我国,因短路引起的火灾占电气火灾总数的50%。从火灾发生地点来看,由电线引起的火灾占50%以上,达到58.44%。此外,雷击、暴雨等自然灾害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构成一定的潜在危险。可见,数字技术的应用,形成对电力系统状态的更全面感知,能够更快地处理隐患,对于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基于强弱电一体化理念,施耐德电气可为运维人员提供开放、模块化的Power SCADA电力监控系统,融合前沿数字技术,系统可完美集成一、二次设备,真实- 时间监控和分配电力系统状态并使操作人员能够在现场或远程控制以进行及时故障排除,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可用性,提高管理“弹性”和效率,保护建筑物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全面确保资产健康并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通过端到端数字架构实现超高效率
除了安全之外,未来的建筑会承载更多的业态,各个部分的营业时间和规律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更灵活地满足差异化需求,建筑将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人员管理和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变得极为关键,但现状却不尽人意。据统计,全球建筑平均有30%以上的空间被浪费,而且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设施设备的高度分散,人员的高效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基于深入的市场洞察和丰富的经验,施耐德电气认为,面对现状,未来的建筑需要部署端到端的数字化架构,依靠高度灵活、协同的综合管理平台来采集和分析数据,从而获得更好的有价值的决策,以适应建筑物内不断变化的条件。基于强弱电一体化、中低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可以通过统一的IP架构,帮助客户打造端到端的数字化架构。进行监控和数据采集,利用无线技术将实时数据稳定快速上传到云端,使用包括楼宇管理系统、办公空间顾问等软件和应用,更快地找到使用效率低的会议室和设施。重新分配数据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可以进一步帮助运维人员实时了解各种用电设备的电能质量、能耗和资产运行情况,快速做出相应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优化人们的体验,让建筑更具吸引力
无论是确保安全还是高效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人们在其中更好地生活、生活或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人类大约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未来的建筑必须以人为本,优化体验。这不仅是很多建筑的设计理念,也是施耐德电气期望用数字化为建筑赋能的效果。
在这方面,施耐德电气基于IP的楼宇自动化系统、KNX智能照明系统、门禁系统和智能配电系统实现了子系统的互联互通。除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用户还可以提高内部的安全、健康、舒适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确实可以改善人们的体验,并使建筑物更具吸引力。
节能降耗,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各方面追求卓越的同时,绿色可持续发展或许更值得建筑深入思考,因为它不仅关乎现在,也关乎未来。据统计,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物。因此,除了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外,提高建筑用电侧的能源效率更为关键。
施耐德电气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战略的核心,一直在践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帮助客户实现更高的节能降耗目标。对此,施耐德电气基于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为客户提供包括PME电力管理系统、PSO电力监控系统、POI Plus站控专家等在内的边缘控制系统部署,覆盖应用场景全方位,并提供多点触控操作方式,形成完整的用电资产管理,让用户一目了然的用电量、电能质量等,快速发现和优化用电漏洞。云能效顾问等专家级应用,Power 等,形成历史能耗数据与实时数据的深度对比,为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帮助实现更主动的能源管理和更合理的能效设计和改进改进。转型,最终实现更大程度的节能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持续创新,打造更具“韧性”的绿色建筑
施耐德电气在不断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软件能力,充分融合电气化、数字化优势,与使用场景和工作习惯深度融合,打造更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管理、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形成对客户的持续帮助。
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服务以及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施耐德电气近年来创造了许多成功实践。基于配电架构和建筑架构,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第一座智能超高层钢结构建筑——京城大厦改造项目中,针对其配电设备超期服务、耗能大、潜在的安全隐患。故障排除需要时间。新风系统不足、智能化不足、用户体验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包括底层智能配电及楼宇产品、PME/PSO电源管理系统、EBO楼宇管理系统、云能效顾问和透视顾问。强弱电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了楼宇内部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无缝集成了电力监控和能耗管理系统,不仅使设备运行安全高效,支持远程管理,还进一步提升了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结合专业的优化控制策略,最终节能效果达到20%以上,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回顾智能建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在推动建筑朝着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更“有弹性”的建筑必将被更多期待。面向未来,施耐德电气将在数字化浪潮中不断创新,赋能建筑领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更加灵活、超高效、可持续、以人为本的智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