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尖子生”探索节能减碳模式,杭州高新区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建筑解决问题

时间:2022-07-21

杭州楼宇自控系统_楼宇景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_智能化楼宇系统包括

中新网杭州7月14日电(柴燕飞 郭启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杭州高新区可谓是“优等生”。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高新区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021年进入“2000亿+”俱乐部,国内生产总值2022.6亿元,增长11.3%。

在高新区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00多栋写字楼,6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万多家市场主体。典型的园区经济、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已成为高新区的主要用电领域。在该区年最大负荷超过100万千瓦、年用电量40亿千瓦时中,上述商厦入驻企业用电量占70%以上,年排放二氧化碳约318万吨。

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区进行节能改造。 滨江发改局 供图

和州数字电视产业园正在进行节能改造。滨江市发改局供图

如何做好商业建筑这一用电大户,进一步节能减碳,一度成为这位“尖子生”的困惑。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2019年杭州高新区启动建筑园区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通过“1试点+”测算节能减碳主攻方向1 个帐户”。

“‘1试点’是指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园完成了第一个试点节能改造。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和员工正常办公的前提下,年均能源-节电率超过20%,负载控制能力超过30%。”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立生介绍。

据了解,本次试点项目率先打造“云网融合、系统融合、战略共生、多端联动、全息感知”的绿色、智慧、低碳建筑轻量化改造解决方案。 “一区一策”合作。 、多区域结对、分类、分政策”,打造城市级和区域级低碳建筑,实现“全环境感知、全实时分析、全智能战略、全自动化控制、全效果反馈”。

“对于市场而言,本次试点主要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为入驻企业解决节能减碳和降本增效问题;对政府而言,主要解决主攻方向不明确、能耗数据不完整、责任不明确、减碳挖潜难等问题。”杭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区。

解释说,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园利用物联网数据系统进行改造,采用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方式,投资小(每万平方米约15万至20万元) ),建设周期短(两个月建设周期),性价比高(一年内收回投资),“用能互联网+云平台”改造对入驻正常工作影响不大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化终端和平台,长期接入区内8万多家企业的能源数据,有助于政府部门精准开展能源消费双管控、碳排放交易、能源计量监管.

在此基础上,这一轻量化低碳节能改造项目正在杭州高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建筑中推广应用。

例如,去年11月,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对某楼层进行了VRV中央空调设备的能耗监测和节能改造。通过传感和控制设备的部署,引入物联网平台的智能场景管理和联动,实现空调设备的统一接入和智能管理。

从效果来看,今年1-3月,平台已执行294次无人停机策略,2624次智能调整。采用空调节能策略后,低温寒潮期间预计可节能40%,长期使用综合计算可节能30%。 .

杭州高新区的这个试点项目还计算了节能减碳的“三个账户”。即计算高新区和老城区节能减排“主攻方向”的“节能账户”,计算挖电保供的“新锚”账户,计算产业发展与节能双赢的“新模式”。

“比如,在节能这个主攻方向上,工业园区商业建筑的节能是最大的。如果按试点17%的节能率计算,全年全区可减少用电量4.28亿。千瓦时,占全区年用电量的10%以上。”总经理李红说。

杭州高新区由此找到了节能减碳的典范——办公楼电网物联网的数字化、轻量化改造。

目前,从全球范围看,绿色低碳写字楼是主城区、老城区、高新区实现碳中和的重点和重点。浙江省能源产业联合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扬表示,中国作为工业大国,一直致力于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但在主城区和老城区,绿色建筑、绿色公园的节能模式已经走在欧美国家的前列。

杭州高新区建设绿色低碳写字楼,是探索主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的积极有益尝试。它是提高写字楼能效的典范,将成为节能减碳的新途径和新工具。

展望未来,王立生表示,杭州高新区将借助数字化改革,打造包括全景展示、能源监测、精细管控在内的节能减碳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数字与智能双碳、创新场景、项目管控等应用场景。同时,加快推进商业和公共建筑能源物联网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将所有节能改造项目接入上述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构建多维数据从基本属性、能源使用属性、效率和贡献等方面。指标体系。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认为,在主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物联网和数据系统重构推广商业写字楼用电、用气、用水智能控制平台。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部署,共同参与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商业建筑节能商业模式创新的实际行动,推动整体智能治理体制机制的重塑。

“实践证明,‘用能物联网+云平台’数据体系的整体建设和运行、数字化监管和共治体系创新是切实可行的杭州楼宇自控系统,非常有效。”毛光烈说。 (完)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