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对话方晓霞:日本立法巩固供应链安全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时间:2022-08-05

澎湃新闻记者王林杰

面对汽车缺芯、地缘政治、疫情反复等挑战,供应链危机不断蔓延,各国对工业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日本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布局比较完善。受本轮上海疫情影响,部分日企在华产能大幅下降。例如,本田的铃鹿工厂(日本三重县铃鹿市)4月份的产量超过了原计划。减少 50%。

面对不确定性,日本如何维护产业安全?日本汽车业在供应链维护上有哪些做法可以借鉴?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方晓霞进行了对话。

澎湃新闻:过去日本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布局是怎样的?日本近年来如何确保供应链稳定?

方晓霞:汽车是日本的支柱产业,是日本战后制造业成功的象征,也是日本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 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和准时制生产的本质是按订单生产,加快零件流转,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每辆汽车平均使用20000-30000种零部件,减少库存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然而,精准的库存离不开紧密协调的供应链体系。日本独有的供应商制度——“分包”成为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保障。

所谓“分包”制度,是指大型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将中小企业纳入其供应链体系,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开发技术,解决流程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随着委托装配加工和零部件制造方式的发展,多层次的供应网络逐渐延伸,承包公司将加工产品的制造和相关零部件的采购委托给选定的一级分包商(),一级分包商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外包企业的代理管理机构对二级分包商进行管理,通常外包企业很少直接干预二级分包商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检验。二级分包商也可以作为一级分包商的代理管理机构,直接管理三级分包商,从上到下逐步形成“金字塔形”的供应商组织体系。

为了保持整车质量的稳定,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往往以相互持股或签订长期协议的形式形成稳定的合作。这种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协作关系被称为“系列”( ),例如世界顶级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和爱信精机都属于丰田系列。一级供应商。

日本独特的供应商体系,确保汽车企业能够以更好的设计、更灵活的生产方式,成功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成为传统日系汽车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行业。 197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日式“转包”供应体系开始向海外蔓延,整车制造商和大型零部件供应商经常联手在海外投资建厂。

澎湃新闻:近两年,在芯片短缺、地缘政治、疫情反复的影响下,日本汽车产业遇到了哪些问题?面对这些,日本车企或行业联合会如何应对?

方晓霞:近年来,日本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多次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例如,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损坏了一些主要的半导体制造工厂,导致汽车等最终产品的许多制造商因半导体供应减少而减产。这让日本企业意识到在发生意外冲击时保持产能和确保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丰田等日本企业开始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BCP)。例如,针对部分关键零部件生产周期较长的问题,丰田要求各零部件企业保证一定的库存水平,将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安全库存从过去的1个月提高到4个月,通过牺牲一些高效减少意外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供应链安全。

丰田还与富士通共同开发了“供应链信息系统”,使处于“金字塔”供应体系顶端的丰田集团能够向下管理10级供应商的海量零部件数据。该系统能够及时分析和预警可能出现的零部件短缺,帮助工厂稳定运行,并在发生灾难时尽早恢复。

德系美系日系韩系_日系楼宇自控系统_日系德系美系优缺点

2021年芯片危机爆发,全球众多车企因缺芯而不得不减产,丰田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实力,将缺芯的影响降到最低。丰田汽车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1049.55万辆,同比增长10.1%,继2019年的1074.2万辆和105< @k0@2018年>40,000辆 之后第三年超过1000万辆。此外,新车销量连续两年超过大众,位居全球第一。

澎湃新闻:为了确保产业发展的安全和日本车企在全球的地位,日本政府做了些什么?

方晓霞: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日本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打造强大安全的供应链。

2020年4月,日本政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的紧急经济对策》中提出改革供应链,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2021年改革基本政策》提出,重点投资半导体等战略物资,重建国内生产体系,鼓励企业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和分散化。为吸引日本企业将供应链迁往本国或东南亚,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出了“补贴国内投资作为供给”的政策。连锁对策”于2020年5月实施,已连续三年实施。今年5月,在经团联等日本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下,酝酿了一年多的《经济安全促进法》获得日本国会表决通过。该法案由四个支柱组成:建立供应链、保护核心基础设施、对尖端技术的公私研究和专利保密。以法律形式正式加强半导体、稀有金属和稀土等重要矿产、电池、药品等重要材料的供应链管理,增强对企业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协调下,日本企业的回归步伐不断加快。目前,不少企业表示希望将生产重心转移回中国或在日本设立生产基地,重建以日本为中心的生产基地。供应链。例如,TDK最近宣布将投资500亿日元,在岩手县设立新的纯电动汽车(EV)电子元件工厂,以建立稳定的生产体系​​。随着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中使用的半导体需求飙升,台积电(TSMC)将与索尼集团和电装公司在熊本县投资约 86 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工厂。日本办公设备、影像和信息产品巨头佳能也宣布,将聚焦主打产品,推动生产回归国内,并通过推动自主生产或改变设计,使用更多通用部件解决供应链问题。

日系德系美系优缺点_日系楼宇自控系统_德系美系日系韩系

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而日本的劳动力工资基本保持在30年前的水平。劳动力成本对比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等带来地缘政治风险,加之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以及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提高,加快了日本制造业回归中国的步伐。近期日元贬值也为日本制造业的回归创造了条件。

然而,要看到日本制造业的回归,仍然面临着国内电费高企、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萎缩、少子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障碍。 ,和老化。其回流的趋势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澎湃新闻:在气候减排目标的推动下,各国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日本主要发展氢经济,新能源占比并不大。日本汽车的未来战略是什么?

方晓霞:在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日本汽车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或挑战大于机遇。

日本作为一个能源资源有限的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车辆“电动化”的探索,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V或HEV)、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V或PHEV)、氢燃料电池汽车(FCV),日本在几条技术路径上进行了长期探索。不仅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上,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企在全球领先,即使在纯电动汽车(EV)技术上,日系车企也有优势。

日系德系美系优缺点_德系美系日系韩系_日系楼宇自控系统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和专利研究公司的纯电动汽车全球专利竞争力排名,丰田和本田分别位列第三1、。 50强企业中,有电装等日本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21家。美国福特、通用和特斯拉分别排名2、4、8。中国只有两家公司,包括排名第32位的比亚迪(BYD)。然而,拥有强大技术的日本却未能将这种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正如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的困境》中所指出的,很多领先企业在面对某些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时往往无法保持领先地位,会被新进入者击败。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EV)赛道上,日本汽车制造商一直没有那么激进。在全球汽车信息平台发布的2021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排名前20名中,日本仅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日本/法国),拥有24.80,000辆汽车。排在第 5 位的是,丰田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只有 1.40,000 辆。远远落后于特斯拉的是 93.60,000 辆汽车。未来,如果日本企业不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形成销售和研发的良性循环,他们的技术优势也可能会发生逆转。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主要经济体都在大力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在挪威,纯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50%以上日系楼宇自控系统,免征购车增值税。日前,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投票支持欧盟委员会关于到2035年禁止在欧盟27个国家销售燃油汽车的提案。加州于2018年将混合动力车从“零排放汽车”中移除,以维持一定的排放量。生产的百分比。在此背景下,普及纯电动汽车以应对气候变暖、推动能源脱碳也成为日本车企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日本公司已宣布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计划。今年4月12日,日本宣布,到2030财年,将总计投资5万亿日元用于纯电动汽车和车载软件的研发。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辆纯电动汽车,目标是年产200万辆。丰田还表示,到2030年将投资约4万亿日元用于开发纯电动汽车,年销量为350万辆。同时宣布,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bZ4X”将于5月12日开启预购,限量3000辆。日产计划在 2022 年初至 2026 年底的五年内投资 2 万亿日元用于开发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到 2030 财年,将 50% 的新车转换为电动汽车。

2020年底,丰田汽车负责人丰田章男就日本政府禁止销售燃油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日本这样一个主要电力来自燃烧煤炭和天然气的国家,电动汽车对环境没有帮助。并指出,“我们制造的电动汽车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严重。如果所有汽车都用电行驶,日本的电力将很快耗尽。”

日系德系美系优缺点_德系美系日系韩系_日系楼宇自控系统

未来,只有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共同推进,光伏、风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储能技术的发展,才能电动汽车是真正的绿色低碳。

澎湃新闻:日本在确保供应链安全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如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方晓霞: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逻辑将从追求成本优化转向平衡“效率和成本最优”与“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供应链的安全和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产业链畅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强调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目前,虽然日美等国推动制造业政策回归,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改善形成了一定的反向压力,但不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在制造业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中国制造业在制造规模、制造能力、制造体系的完整性、制造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中国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不断显现。

未来,一是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继续组织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打通产业链的堵点和连接断点,供应链,推动关键材料、关键环节、重要技术自力更生、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二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加强对国家安全、民生安全等重要领域重点产品和物资供应链的管理。三是培育长效产业链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型企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的集中突破和迭代升级。四是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中外企业蓬勃发展创造更加充足、更加公平的市场空间,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中国市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