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建筑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智能建筑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应用领域的发展、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智能建筑技术及相关技术将加速发展
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IT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建筑行业直接相关的新材料、新设备等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智能建筑的成就和可预见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以国内情况为例,智能建筑技术刚进入国内时,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屈指可数,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极为稀缺。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建筑及相关技术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已与以往不同,先后成立了相当数量从事智能建筑研究的专业机构;在相关课程方面,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从大专到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由于智能建筑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一家知名公司在 1990 年代后期通过收购技术成熟、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技术和产品进入智能建筑行业,并很快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之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智能建筑及其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的概念来源于“智能建筑”,早期的智能建筑主要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相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现代通讯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以“3A”为标志的智能建筑新概念自然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智能建筑”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由于楼宇智能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智能住宅(社区)动态改变了“智能建筑”的本义,成为“智能建筑”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也成为人类社会住房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在现代城市中楼宇自控市场规模,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群),以及具有“智能建筑”特征的现代住宅小区。虽然它们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综合“信息系统”,但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它们仍然只是功能齐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单元”。如何将这些孤立的信息孤岛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进而推动整个城市走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城市”可以看作是“智能建筑”概念的特殊延伸。可以想象,住宅、社区、医院、银行、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等所有智能建筑都通过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信息上的“智慧建筑”、“智慧住宅”或“智慧社区”。 “数字城市”平台。 “它与现代的‘智能建筑’、‘智慧住宅’或‘智慧社区’会有多大不同?这些可预见的前景表明,‘智能建筑’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领域。
3、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建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智能建筑领域的不断拓展,将使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提速。近年来,产业团队的不断壮大,已经形成的产业规模就是例证。
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制冷机组、电梯、配电、照明等系统和设备的控制系统越来越智能化。一方面为智能建筑功能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相关行业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全球智能建筑及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绝非个人意志。它们与生俱来的优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它们充满活力,方兴未艾。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智能建筑市场规模预测与分析
中投顾问在“十三五”数据中国建筑智能建筑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从4. 2012 年的 27 亿美元到 2020 年的 10.4 亿美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呈现的将是亚洲新建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也将带动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到 2030 年,亚洲的能源消耗量将占世界总能源消耗量的 45%,其中建筑将是最大的用电者。亚洲的快速城市化将通过智能建筑的发展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亚洲,智能建筑的概念包括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该地区有许多绿色和智能建筑的关键评估标准。
在许多亚洲国家,智慧城市已经实现了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包括很多元素,主要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也包括生态、可持续、绿色和低碳的城市,诠释着不同的绿色元素。
日本和韩国分别有两个智慧城市。中国有36个智慧城市正在建设中。到 2050 年,新加坡将成为一个智慧国家,而马来西亚已成为其旗舰智慧城市。德里和孟买工业带将成为未来印度的智慧城市。中国投资2500亿元将天津建设成为低碳示范城市。
智慧城市为通信信息技术、软件、电子硬件产品和低碳产业提供了大量商机。目前,通信信息技术和软件公司在智慧城市市场不断壮大。系统和服务提供商与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独立投资者。除了日本,零能耗建筑在许多亚洲国家更多的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更高的目标。通常以零能耗建筑作为各种低碳技术应用的示范。
在发展中国家,智能电网的关键是对现有电网基础设施的升级,而在发达国家,则与电网通信系统有关。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升级电网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不同国家处于智能电网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政府已承诺投资1500亿美元升级电网。许多其他亚洲国家也在投资智能电网发展。亚洲国家的电力市场仍然是国有和垄断的,除了完全放松管制的澳大利亚。在发展中国家,电力短缺通常通过人工需求管理 (DSM) 来解决。自动化管理 () 在亚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现有的 DSM 市场已经为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商机。
基于通信和信息技术(ICT)、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各个方面,将智能建筑集成起来,形成智能城市和智能电网。政府、最终用户和建筑业主都是智能、绿色建筑发展的推动力。智能建筑在智慧城市中不断发展,绿色建筑也将是亚洲新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
未来,到2020年,亚洲将占全球建筑市场份额的43%,中国、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将成为智能建筑行业增长最快的地区。到 2020 年,在城市化、智慧城市和政府碳减排目标的推动下,亚洲的智能建筑市场将达到 1 美元0.4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