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从南宁市“十三五”城市照明产业发展概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了多十余个城市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打造了一个夜景亮化景观,充分展示了南宁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了“绿城”、“水城”等城市特色,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重点区域优质工程建设开展,景观亮化水平显着提升。 2018年,南宁市实施了邕江河综合整治亮化工程。建设范围为青川大桥至三安大桥,全长约60公里,涉及跨江桥梁14座,建筑207座。该项目包括路堤灯光秀和3D畅游馆。 、海峡两岸滩涂亮化等。目前,全市与南湖形成了“一河两中心多水系四轴四区多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以区域为中心,沿民族大道和20公里细线为轴线,以会展中心为节点。尤其是南湖及周边建筑的城市景观亮化精品点,已成为南宁一张靓丽的名片。
大力推广绿色照明,节能环保效果显着。南宁市实施绿色照明节能改造,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取“先区域试点,后推广应用”的方式,逐步推广使用新型LED灯具,优化路灯开关时间,严格控制景观照明的亮度、照度和动态。减少“光污染”。目前全市99条道路纳入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路灯6.6万盏,节能路灯应用率达65.4% ,累计节电率达到18%。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照明”管理。南宁市还大力推进城市照明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施南宁市照明监控终端升级改造工程,完善了城市照明自动监控系统平台和城市照明综合管理智能平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照明设施技术档案和维护档案库. ,扩大照明自动监控系统覆盖范围,优化照明控制形式,提高维护效率,实现城市照明集中控制、网络化联控、精细化管理、科学创新等“智慧照明”工作目标应用程序。
“十四五”期间,市市政和园林局将大力实施城市亮化“135”工程。计划用2021-2025年五年时间南宁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城市照明建设新提升,强化“四化”,即以智能化、精准化、品质化、生态化为抓手。通过一年的努力,城市照明建设短板改正;强化制度、提质提质,需三年时间,使城市照明建设取得成功。成效显着;需要五年时间,实现城市照明建设新面貌,打造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式城市灯光夜景系统,充分展现壮乡首府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