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BIM实施要求
1、异形结构,表面结构多,形式复杂,间隙要求严格,综合布置困难。
2.管道非常密集,体积大。如何建设弧形管廊也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
3、交叉专业多,设计与施工协调困难。
4、工程质量要求高,合同工期紧。
2.项目BIM管理
制定BIM管理协调流程,根据最新图纸和参考文件,制定图纸方向,搭建模型,管理布局,完成后召集各部门内部讨论,上传项目协同平台到设计,业主审核,打印施工蓝图。
3.云管理平台
本项目采用云端BIM平台进行BIM项目管理,通过平台整合多专业模型数据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多专业模型及构件信息查看,在平台上完成施工进度模拟和工期分析,将施工问题反映到通过移动端平台,方便技术人员快速定位和指导施工。
4.项目BIM应用
1、以航站楼(中心区)底层(6万平方米)为例,机电BIM管线共发现解决问题25482个。
二、模型建立:模型精度为1、机电模型分为通风空调、空调水、防烟排烟、给水、排水、强弱电、消防等大项目,并分配给不同的BIM工程师,以BIM协同作业的方式同时施工。模型,并通过各种系统之间的参考链接和构建结构模型来检查模型问题。
3、详细设计: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视觉模型,实时变换角度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碰撞发生的地方,便于讨论和修改。所有专业都在同一个建筑模型平台上修改,每个专业的调整都显示出来并实时反馈。
4、为促进本项目质量管理从标准化向信息化的一体化,实现“数据一库、监控一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本项目积极推进“互联网+质量管理平台”,对工程图纸及质量问题进行上传、整改、关闭。
5、精细化设计:管廊内密集布置大量大型机电管线,其中桥架最大截面尺寸、风道最大截面尺寸、最大尺寸空调水管达到。设备管廊净宽6.2米,电气管廊净宽1.8m。管廊内浇筑大量混凝土基础,并预埋大量钢板,为密集安装的支架提供固定条件。
根据设计要求,所有机电预埋件不得后置。为提高精度,对管廊内的预埋构件进行精细设计。
在管廊设计中,需要考虑和准备的内容不仅是BIM管道、管线等主要部件的预制,还包括预制所需的配件。无论是加工图纸还是基本配件清单,都经过工程部审核,并根据工程部需要进行数字化加工。
6、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一方面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体进度计划和阶段性计划的编制,同时支持总体与分进度计划的协调与平衡实施,直观、高效地管理项目建设进度信息。另一方面,支持管理者持续跟踪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信息,在BIM条件下动态跟踪和可视化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
五、总结与价值分析
1. 前瞻性技术
1)联合审图(土建、钢结构、机电以三维审图为基础,沟通效率显着提高)。
2)机电精装协调(根据机电BIM固定间隙反向指导设计,避免后期精装冲突和返工)。
3)机电土建协调(整个候机楼根据机电BIM预留洞口实现一次性砌筑,不影响后期机电安装)。
4)机电与行李系统的协调(根据行李系统模型,机电应尽量避开行李)。
5)专业技术项目的编辑(土木工程、钢结构等专业项目的编辑支持)。
6)模型先行,BIM先行,质量保证(视觉公开,质量控制点更直观控制到要点)。
2、管理协调
1)建设规划和布局。
2)大跳楼法模拟指导施工。
3)钢结构、预应力、土建交叉施工工艺规划。
4)安全管理——高模板、围栏、护栏等应用。
5)多专业(钢结构、土木工程、金属屋面、幕墙)接口组织协调。
如何获取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