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你掌握了未来机场设计的新趋势吗?

时间:2022-10-14

机场建设项目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点项目。由于机场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如何将大型机场的建设规划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有效结合,如何实现智能化设计,完善航站楼的功能流程,满足乘客和用户的需求都是必须的。机场设计和建设者在前期就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近日,在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机场建设网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年度峰会(成都)上,记者了解到一些专家对民航机场规划设计建设的新思路.

设计理念每5年更新一次——“香港工业城”三位一体规划走红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分块管理,使机场成为单纯的运输单位,与城市及周边经济的联系只是一条高速公路。随着区域经济的活跃和现代机场理论的普及和发展。有了这个应用,我国的机场规划也开始了从单一的航站区向交通枢纽过渡,从交通综合体向‘港、产、城’一体的航空大都市的渐进过程。” 中国民航大学综合交通研究所所长欧阳杰总结说,每隔五年左右,大型枢纽机场的规划设计理念就会更新一次:1999年,上海浦东机场按照“大型国际机场”的理念规划建设;广州白云机场按照“中心机场”的概念规划建设;2010年,上海虹桥机场按照“综合交通枢纽”的理念规划建设;昆明长水机场于2012年按照“绿色机场”理念规划建设;“北京按照三位一体理念规划建设的新机场将于2019年竣工。2010年,上海虹桥机场按照“综合交通枢纽”的理念规划建设;昆明长水机场于2012年按照“绿色机场”理念规划建设;“北京按照三位一体理念规划建设的新机场将于2019年竣工。2010年,上海虹桥机场按照“综合交通枢纽”的理念规划建设;昆明长水机场于2012年按照“绿色机场”理念规划建设;“北京按照三位一体理念规划建设的新机场将于2019年竣工。

仁川机场德威航空在哪个站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

“十三五”期间,民航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新建或改建机场将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在国家级新区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引擎功能。欧阳杰表示,从空中的“一带一路”到“丝绸之路”,从京津冀一体化到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从上海自贸区区到粤津闽自贸试验区,都在遥远的地方。不开放机场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临空区成为郑州临空经济发展试验区、西安国家航空城试验区等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试点;空港片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渐成熟。单一的航空运输中心转变为郊区综合交通枢纽(机场),单一的航空运输业转变为以航空运输业为依托,整合各相关产业的经济中心(航空业)。,机场正在从“城市的机场”演变为“机场城市”(航空城),如首都机场顺义航空城。

多元化设计趋势——多样化配置、集约高效功能、强调综合交通连接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仁川机场德威航空在哪个站

如今,在机场建设领域引入了许多新思维、新理论,对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高级工程师李树东通过对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和北京新机场的调研,认为目前的航站楼设计有很多特点。其中之一是航站楼设计趋于全面复杂,功能设计集约高效。比如北京新机场采用多指廊道设计,垂直布局,功能更加集约高效,旅客服务功能强大,减少旅客步行距离。另外,码头采用国内进出境混流,

“注重机场陆侧的综合交通和衔接,也是航站楼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李树东表示,机场离市区较远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陆路运输的效率自然是看重的。目前,机场的陆上交通正在向复合型发展,从传统的公路交通向公路铁路一体化交通发展。同时,注重各种交通形态和终端的连接设计,提供无缝连接。例如,北京新机场提供2套大型铁路、3条地下道路的格局,可与高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地铁相接。同时,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仁川机场德威航空在哪个站

李树东表示,在终端配置上,发展趋于多元化、丰富化。“航站楼的配置是决定空中和陆侧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前线和走廊式配置的基础上,航站楼的配置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集约用地、空侧运营效率、座位安排、航站楼流程、陆侧交通系统和乘客步行距离等。”

据了解,北京机场3号航站楼采用直线布局,非常适应跑道宽度较小(1525米)的条件;海口机场2号航站楼呈“X”字型布局,主楼走廊分区清晰。,一条商业主线,连接4条走廊,结合2个室外庭院,人流清晰;北京新机场走廊与主楼呈60度径向关系,5条候机走廊,旅客可选择一个方向,安检后旅客步行距离仅为600米。大连新机场候机楼采用创新的双辐射配置,形成主楼、副中心、走廊的组合关系,

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仁川机场德威航空在哪个站

设计方向和目标一致——全面建设智慧机场

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上,近年来国内大部分机场都引入了智慧机场的概念和设计思路。民航二院副所长靳尔文表示,根据信息技术的演进,民航机场的发展分为电子机场、数字机场、智慧机场三个阶段。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场处于多阶段共存格局,尚未实现真正的智慧机场。

仁川机场德威航空在哪个站_支线机场占民用运输机场比重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在金欧文看来,智慧机场包括态势感知、优化处理、智能交互、智能决策四个方面。态势感知是对航班、乘客、货物、行李等全方位实时感知的能力;优化处理是指优化机场资源配置,提高机场整体运营效率;智能交互是指实时、高效、范围逐渐扩大的信息交互;智能决策是指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来支持智能决策。目前,在智慧机场的构成方面,金尔文表示,两个机场在机场安检、管控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智能系统,

吴鼎总经理认为,虽然国内各个机场对智慧机场的理解不同,设计内容、覆盖范围、相关领域、服务群等不同,但基本都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东西的。,移动应用的框架,目的是安全、便捷、人性化,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吴丁说,成都天府新机场的目标是建设智慧、绿色、人性化的机场。比如,为了缩短旅客步行距离,他们会尽量将行李处理业务分散到走廊进行处理,行李系统采用“中央预分拣环+手指”分散式出发行李处理方式。 “这套行李处理系统非常智能,配备了高速智能手推车、全自动货架式早到行李存储系统、OCR视频识别技术和自助行李托运系统。此外,成都天府机场也是国内第一个规划PRT系统的机场。PRT 是一种无人驾驶的个性化车辆,在专用的封闭网络上行驶。

成都天府新机场还全面应用组网,实现弱电智能化、WIFI全覆盖,以及旅客手机与航站楼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对于飞行区,也实现了飞行区的数字化建设,全场广角监控,无死角,可实现真正的“第三只眼”。“我们的智能跑道感知系统还可以实时采集飞机载荷、路面结构、路面环境状态、路面摩擦系数、平整度、飞机起降轮距跑道偏移等数据,从而提供信息为飞行区域的设施安全评估、预测、预警和保障提供支持。伍丁说。(中国民航网,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