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发展趋势及节能设计

时间:2022-11-11

昆山机场航楼电话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概述

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包括信息集成系统、离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时钟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UPS电源、计算机网络、现场通信、综合布线、机房工程、指挥中心工程等约20个子系统。上述子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弱电系统分层分布示意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昆山机场航楼电话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各个系统的设备类型和组成都是一样的——都以计算机网络为通信平台,以服务器、磁盘阵列等为后台处理设备,以客户端PC为主机。站点用户终端。

对于电气系统来说,每个系统的设备类型和组成是本系统专有的,不能被其他系统共享,例如信号传输设备、各种类型的现场终端和相应的通信电缆。

昆山机场航楼电话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基础设施系统主要是指设备设施的物理布局,如机房工程中机柜的布置、指挥中心工程中大屏的布置、指挥座的布置等。

2 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发展趋势 2.1 信息系统

如上所述,这些系统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随着网络技术和机场业务的发展,这类系统正逐步走向“有线与无线一体化”、“多种业务一体化”,形成“机场数据中心”。有线和无线的融合就是将原本只能由“有线网络”承载的服务扩展到“无线网络”,比如出发系统中的行李再确认。各种业务的整合,就是将原有业务系统所构建的计算机网络,根据其承载的业务特点进行融合。不同的业务和服务系统可以共享一套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网络、从而减少网络数量并启用业务数据。信息集成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可以使用同一套物理网络,交换更加方便。

信息系统的合理规划有利于机场数据中心的建设,具体体现在:统一集中服务器,各业务系统交互,减少故障点;统一的外部连接区域,清晰的路由;统一IT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统一存储和容灾备份,提高机场整体可靠性。上述方法也为节能技术的采用创造了条件。

2.2 电气系统

在这类系统中,以模拟方式为主的公共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正在向数字方式转变,其通信平台正在向“计算机网络”转移。由于终端必须还是原来的类型,不能被客户端PC替代,所以这三个系统介于“信息系统”和“电气系统”之间。

楼宇自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时钟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上述系统有可能融入物联网。

2.3 基础设施系统

目前,国内大中型机场的运营模式正在由“单航站楼、单跑道”向“多航站楼、多跑道”转变。单端弱电室是信息弱电系统核心所在的设备布局。而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机场扩建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多个航站楼(甚至整个机场)的“数据中心”概念和物理环境的建设。

3 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3.1 信息系统

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_昆山机场航楼电话_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如前所述,随着机场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如信息集成网络)中,由于新增加的业务需求,会增加更多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可以同时存在的现象是购买的服务器大多使用率低。实际情况往往是有的服务器工作量大,有的服务器工作量很轻,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服务器资源。

这类系统架构的复杂性和服务器的随机增加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有效的集成和虚拟化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以上情况,此类系统可以采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集成方案;通过搭建虚拟化平台,可以实现动态资源调整、虚拟HA、虚拟机动态部署迁移、虚拟备份等全方位功能。系统和应用平台可以统一管理服务器资源,实现资源按需配置。

该方案在节能方面可以产生以下效果:

(1)解决服务器无序扩容问题,可将服务器利用率从5%提高到12%到85%。

(2)降低运营成本,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电耗、空调、人工成本。

昆山机场航楼电话_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 集成服务器,简化IT基础设施,简化管理,降低硬件部署和维护成本,从而降低IT总投资成本。

3.2 电气系统

该类系统的节能设计主要在于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的设备选型。

以公共广播系统为例:在使用模拟技术时,系统通常采用甲类功放,效率低,能耗高,有效能效为25%。; 即使在无播的状态下,功放仍然有全电流流入,耗能大,发热量大,占用空间大,质量重。系统修改广播线路时,需要修改整体线路;当系统扩展广播电路(或增加呼叫站)时,需要增加的布线工作更加复杂。总之,系统维护比较不方便。

对于数字广播系统,系统通常采用D类功放,体积小,重量轻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只在广播工作时产生能量,有效能效高达80%。系统采用网络结构,传输距离远,线路占用少。系统扩容时,需要增加的设备和线路更少,系统维护更方便。

3.3 基础设施系统

该类系统的节能设计主要侧重于“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设计”。数据中心的运行环境主要由机房空间、机柜数量、机柜供电(UPS供电)、制冷系统耗电量等组成。机场是为公众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场所。由于航空运输的特点,其建设用地往往很大,由机场自行管理。因此,机房的空间和机柜的数量在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中占比很小,而UPS电源和制冷系统的耗电量是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主要内容。中央。

对于UPS电源,数据中心可以采用“2N三总线”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消除UPS输出端与终端用户负载端之间潜在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从而提高输出供电系统的“容错能力”,同时也提高了UPS的负载率。每台UPS,系统效率提高,更加节能减排;另外,设备的后期维护和扩容也比较好。

对于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在功耗相同(即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冷风送风方式的选择是散热效果的关键,也是散热的重点。节能措施。

柜体的传统送风方式有“上送风”和“下送风”两种。对于上送风方式,空调出风口在机柜走道的顶部,冷风只能到达机柜走道内部,机柜内的服务器风扇将冷风吸入机柜。受过道上方空调风道送风口风速的影响,机柜内的服务器只能吸走一小部分冷气,大部分冷气很快又回到了空气中沿机柜顶部空间和过道空间的空调设备。结果,机房内的部分环境降温。然而,柜内和过道内的空气温度长期保持在30℃~35℃的水平。另外,上送风柜依靠面板上的网孔进行通风,给气流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减少了流动性不足的冷风量。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测试,上送风柜能较好地满足单柜1kW功率的散热要求,勉强解决单柜2kW功率的散热问题。在机场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中,单机柜的电功率通常以3kW计算,这种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下送风方式,机柜只考虑从高架地板进入机柜的冷风入口。进入柜子后,又分散到周围的空间中。只有少量流向机柜前部的冷空气可以被设备吸收。

以上措施在机柜送风原理上精准,从而提高了制冷效果,促进了节能。

4。结论

当前,国内大中型机场正处于由经营型机场向经营管理型机场转变的重要阶段。以机场航站楼信息弱电系统建设为核心的“信息化”是建设和实现机场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机场管理系统的基础。操作概念的必要手段。在其技术日益复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其能源消耗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上述系统时,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设备部署,在物理空间、通信线路、电子设备、和商务软件,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能源消耗和浪费。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