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乏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如西门子、通用电气、博世集团、施耐德电气等知名品牌企业。从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到工业4.0,这些都已经成为行业的引领者。那么在新的革命发展浪潮中,谁将成为未来的赢家?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一份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小编从榜单中选出了前10名的工业自动化企业。
1,( )
总收入:1403.89亿美元
美国成立于1892年,又称奇异公司,由老摩根于1892年将爱迪生和汤姆逊合并而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各种方式吸收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通用电气坚持多元化。公司的业务范围从飞机发动机和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学成像到电视节目再到塑料。
乐观估计,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将为全球GDP贡献15万亿美元。Jeff 认为,全球行业正在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重新发现增长机会。4月,通用电气收购了一家澳大利亚初创公司。迄今为止,通用电气(GE)已在中国启动了12个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逐步推动40多个大数据分析应用落地。
2. 西门子 ()
总收入:876.6亿美元
成立于1847年,是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2014年,西门子出售所持博西家电股份,彻底退出家电领域,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西门子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涵盖工业软件、工业通信、工业信息安全和基于数据的服务。
西门子主要产品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控机(IPC)和工业操作面板(HMI)、工业软件、数控机床、低压电器、触摸屏等。九大业务是电力发电和天然气、风能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建筑技术、交通、数字化工厂、过程工业和驱动、医疗和金融服务。数字化是西门子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西门子将数字化视为未来的主要增长领域,并为数字化工厂设定了14%-20%的目标利润率。
3.日立()
总收入:835.835亿美元
日立(),世界最大的综合性跨国集团日本公司楼宇自控系统公司,于1960年代来到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之一。日立集团由多个事业部门和事业公司组成,拥有多项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技术。目前,日立在中国拥有100多家集团公司,其成员活跃在电机、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和信息通讯等领域。
日立全面致力于社会创新事业,整合创新“社会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两大领域的优势,涉及信息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环境、工业、交通系统、社会、城市等领域系统提供 为创建低碳社会和绿色经济而不懈努力。通过日立对人像特征提取算法和高速搜索引擎的长期研究,结合深度学习和自动校正等新技术的应用,人脸搜索识别技术克服了很多使用条件的限制,并且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工业物联网潜力巨大,日立集团在工业物联网方面投入巨资。在未来三年内,日立将投资 28 亿美元为其客户群提供预测解决方案。一家使用大数据和预测分析的工厂在日常运营中的生产率提高了 10%。从宏观上看,10%的涨幅看似不大,但这种影响最终会传递给终端消费者,意义重大。
4.博世(BOSCH)
总收入:783.227亿美元
博世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以及消费品和建筑技术行业。1886年,年仅25岁的罗伯特·博世先生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工厂”。总部设在 50 多个国家的 230,000 多名员工。博世以其创新和尖端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而闻名于世。
博世集团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发起者,在工业4.0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博世力士乐位于德国洪堡的液压阀生产线,因实现人、机器、物和IT系统的最佳互联,荣获德国知名工业杂志颁发的“工业4.0奖”。该生产线可零切换生产6大产品系列2000种不同产品,实现小批量定制生产甚至单品生产,可降低30%的库存,同时提高10%的生产效率。
目前,博世已在全球100多家工厂推广工业4.0的实践,苏州汽车电子厂是试点之一。在生产环境中,构成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机器、仓库系统和制造设施协同工作以交换信息、触发流程和自动控制。工业 4.0 将连接整个价值链中的人、机器和事物,从供应商到客户。
5.松下()
总收入:629.208亿美元
松下集团是一家全球电子制造商,从事各种电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活动。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来访。在双方会谈中,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表达了为中国做贡献的决心。随后,松下集团进入中国业务的起步阶段。
松下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涉及继电器、连接器、机器用传感器、开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智能操作面板、图像处理装置、紫外线固化装置等。
松下于2016年7月19日宣布进军机器人控制设备市场。松下预计,到2020年左右,此类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日元,力争获得数十亿日元的市场份额。松下开发了一种“运动传感器”,可以比以前的设备更准确地测量机器人的三维位置。此类产品可以检测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公司相信工厂和护理等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将会增加。据称,控制机器人姿势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6. ( )
总收入:385.81亿美元
成立于1999年,由两家世界著名公司合并而成。原有核心业务为住宅及楼宇控制技术及工业控制及自动化产品;核心业务是航空航天、汽车和工程材料。
今天,霍尼韦尔的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住宅和楼宇控制以及工业控制技术;自动化产品;特种化学品、纤维、塑料、电子和先进材料,以及运输和电力系统和产品。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工业企业必须找到能够快速实施、高效、安全和经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2016年7月20日——霍尼韦尔过程控制近期发布了新一代工业物联网性能增强的过程知识系统。
这种新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让工厂所有者跟上尖端技术的步伐,还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自动化项目执行,减少周期调试时间和运营风险,同时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投资。凭借一系列可扩展的创新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改进项目执行和调试、升级控制系统基础设施、扩展标准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演进路径。
7. ( )
总收入:366.04亿美元
三菱电机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始终致力于尖端技术和专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主要从事信息通信系统、电子元器件、重型电气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汽车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在卫星、国防系统、通风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此外,三菱电机还拥有优秀的显示设备和显示器件技术。三菱电机的业务范围涵盖工业自动化(FA)产品和机电一体化()产品。
三菱电机在中国拥有30多家合资和独资企业。涉及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等电子器件,输变电设备、电梯、轨道车辆电气产品、工业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领域。在机械、机械等广泛领域开展各种业务,积极开展技术转让。
8.瑞士ABB集团(ABB)
总收入:354.81亿美元
ABB 集团于 1988 年由瑞典和瑞士公司合并而成。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电气工程集团。
ABB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相输电系统、世界上第一个自冷变压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第一台电动工业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和技术,并率先将其投入使用商业应用。
ABB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皮斯霍夫表示,ABB机器人正逐步走向更多领域,从零部件装配制造到清洁等新领域。我们开发的YuMi机器人是一款真正革命性的新型机器人。技术方案,是全球首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具有自学习能力、操作安全的双臂协作机器人。其未来应用空间不可限量。
9. 施耐德电气 ( )
总收入:295.511亿美元
成立于1836年,总部位于法国吕埃,是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 ) 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和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能源和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和网络等市场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具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希望通过其在可持续能源管理、工业自动化、软件和服务方面的专长,实现技术创新,为客户带来价值。
2016年7月,施耐德电气发布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新世界》。文章分析了能源使用权、能源困境、能源趋势、能源效率和新兴能源效率潜力的阐述,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未来的能源利用给出了新的企业定义。施耐德电气发明了一系列新技术,确保Life Is On的品牌愿景得以实现。
10. 艾默生电气 ( )
总收入:223.04 亿美元
艾默生集团成立于1890年,总部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艾默生是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供暖、通风和空调、电子和电信以及家用电器和工具等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是艾默生全球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自2002年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目前,艾默生已在中国建立了40多家企业,其中30多家生产设施和近20个研发中心。
艾默生成员,帮助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炼油、纸浆和造纸、电力、水和废水处理、采矿和冶金、食品和饮料、生命科学等行业实现生产、过程控制和分配自动化始终保持领先。
Power 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大量快速部署的硬件、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可为电源、热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提供管理智能。更大的产品灵活性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将使公司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从而使网络能源处于有利的增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