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宇对讲系统发展概述
楼宇对讲系统从九十年代初就进入中国,现在在中小城市无处不在。我国楼宇对讲技术发展历程
和特点 从技术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楼宇对讲产品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呼叫对讲→黑白可视对讲→彩色可视对讲→家庭智能终端(或数字可视对讲),前进的道路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一开始,楼宇
对讲产品的功能比较简单,只需拨打电话、楼宇电话解锁等简单功能,居民主要通过对讲通话,根据访客的声音来判断并决定是否开门;然后开发了摄像头和显示器,开发了黑白可视对讲机,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访客的图像;后来出现了彩色可视对讲系统,图像更清晰,更逼真;现在,功能趋于多样化和集成智能化,结合烟雾探测器,气体探测器,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门磁探头等,从而发挥防盗,报警,紧急救援等综合功能,同时还具有简单的信息发布等广告功能,门禁系统逐渐嵌入对讲网络和设备中。随着居民对社区安全管理和物业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仅提供上述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智慧社区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近年来,楼宇对讲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二、系统设计依据设计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
、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
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标准和规范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规和规范,并且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
-1997年《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一般用途电子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GA/T72-2005 建筑对讲系统和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678-2007 《网络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1997年《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17626.2-2006《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A/T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4年《安全工程技术规范》
GA/T75-94 安全工程程序和要求
GA/T74-2000 “安全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2001年《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1-2000 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A/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EIA/商业建筑布线标准
- 2006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8898-2001 IEC 60065:1998《音频、视频及类似用途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2005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码)》
三、系统设计原则
1. 可靠安全
系统的设计
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功能完善、传动方式先进的分布式结构,同时设备选用可靠优质的原材料,保证设备的耐用性和实用性,满足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2.实用性和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整个系统充分考虑各种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不仅采用最先进、适度先进的技术,而且注重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满足未来应用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3. 互换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在选择设备时充分考虑互换性和扩展性,方便完成后的容量增加、扩展或改造,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
4. 开放性和兼容性
系统设计考虑与其他系统的联合管理,建立系统集成平台,使子系统相互兼容,独立运行。大多采用国家标准协议。
5. 灵活且易于维护
系统结构是开放的,即
信息传输兼容性强,产品互换性高,还需要具备简单组网模式的特点,以增加系统的维护方便性。
4. 系统构建设计
首先,要了解所选设备的功能,网络方法,功率提取方法,抗干扰能力等。与系统平台兼容的前端设备、协议和接口设备。
整个系统集成了通话、对讲、开锁、监控、密码解锁、卡解锁、人脸识别解锁等门禁功能,还必须具备家庭安全功能,可以接入各种防区探头,有效保护业主家的安全;该系统还具有信息发布功能,以促进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获取制造商的系统结构图,并根据系统结构图进行布线施工设计。
1、系统结构图:楼宇对讲厂家采用的组网方式和系统结构基本相同
建筑系统标准结构图这个图你可以看懂
,其他结构图也可以看懂,但有的给它加了一些麻烦的设备。
系统主要部件:管理机、管理中心服务器、闸机、单元门机、网络交换机、室内分机、夹层间网络交换机及电源,可实现社区可视对讲、遥控开锁、刷卡开锁、密码开锁、人脸识别开锁、监控功能、信息发布、访客拍照留言、家庭安全等功能。
二、系统结构及配置原理通过系统结构
图可以看出,系统分为三层网络结构:第一层(底层):家庭控制网络;第二层(中间层):小区管理服务局域网;第 3 层(上层):宽带 WAN 网络。第一层网络是由智能对讲分机作为家庭内部总线的控制系统:彩色液晶屏、全屏触摸、家庭呼叫、社区个人或公共信息查询、访客拍照留言、视频监控、视频通话、远程开锁、可监控网络摄像机、智能家居场景切换、呼叫梯、安防报警,可连接多个防区, 可连接二次确认门机,室内可连接多个分机,可连接门铃按钮/RJ45以太网接口第二层
是由智能终端、单元主机、壁机、管理机构组成的小区局域网,第二层网络通过(光纤)路由器连接到第三层宽带广域网。
3. 系统接线方式
通过结构图可以确定接线方式,每户一根网线引出层间开关;夹层开关互连和门机。接线通过网线和电源线连接。这样,单元小局域网就建成了,可以单独应用。单元LAN使用光缆和电源线连接到中央服务器,选择光纤触点的位置非常关键。最好选择位置好的防水,防破坏,附近多机局域网。以实现更少的接触和更少的布线,从而节省劳动力和材料。网络也得到了优化。布线是建筑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安装设备相对简单。
4. 设备安装
首先安装
交换机、系统电源、前端和后端都是调试完网络后安装的,如果网络是开放的,那么就可以安装门机,先调试卡进门,密码开门,刷脸开门,这样方便主人进出。单元调试完毕后,我们逐一安装调试服务器和管理机,逐一安装调试。
5. 施工过程开发商在
建造建筑物时有好的墙管,这是在设计院的工程设计中设计的,也有没有设计弱电管网的小开发商。然后我们不得不自己切割墙管,然后找一个瓦工用水泥掩埋。对于那些不离开配电箱的人,我们可以自己下去,最好不要加箱子,这样特别容易呱呱叫,砰不漂亮,如果实在下不了箱子,那只能去箱子了。上层有弱电井,布线时一定要避开其他干扰源,夹层开关要选择适中的位置,上下距离可以向上,每户反映最短的距离。
6. 系统调试
前后设备安装完毕后楼宇自控通讯协议,我们将进行整体调试。联网试运行。
6.1 系统兼容性
对于一个成熟的小区来说,后期新建的住宅楼往往需要与前小区共同管理,所以我们在选购布线时要先预留容量,可以和早期小区完全联网,不增加其他设备。
6.2 系统可扩展性
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集成可视对讲、遥控开锁、密码开锁、人脸识别开锁、监控功能、安全报警、信息发布、门禁卡等功能。
6.3 访客留言拍照及信息发布功能
系统信息发布,可以是文字信息(如停水停电信息)或图文资料(宣传或广告图片);它也可以单独发送(由指定用户发送)或分组发送;也可以进行广告宣传,例如商店,超市,快餐店或社区餐馆的有目的的商业广告。
单元门机可自动拍摄访客拍照,并在通话时存储在主机中,以便居民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信息;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中心的计算机查看任何门口的访客照片。
5、系统自检验收报告。
系统正常运行后,应及时出具验收报告,并报甲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