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医院防控水平和管理效率。此外,通过疫情发展规模化数字医疗业务后,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关键医疗IT和医疗数据基础设施有望得到快速推进。这些都将加速智慧医疗的到来。
由于全球疫情形势变化,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可能还会出现新的情况。那么防疫期间,新建医院如何进行智能化建设呢?
这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概念上的突破,即重新定义医院的功能。毫无疑问,医院是服务,但这个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到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再到基因诊疗、人工智能等诊疗技术和设备的变化,以及专业服务外包等服务模式的变化,功能医院在不断发展。这对智慧医院提出了更广阔的命题,即未来医院的边界在哪里,医院的功能是什么,服务的实现方式是什么。
目前,智慧医院将突破现有的“医院”范畴,是集基础研发、临床研究、转化、预防、医疗技术、治疗、康复、公共卫生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系统。简单来说,智慧医院就是以信息化手段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的突破口。
2、组织上的突破,即重新定义医院的形态。智慧医院如果在医院的边界和职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医院的组织性质、边界、组成和关系发生变化,不同医院之间的组织分工也将被重塑. 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院、药店、家庭医生等将相互合作、共存,分散管理。超大型单体医院将不再是发展趋势,各种功能互补的医院将进一步形成分布式医院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3、模式的突破,即重新定义医院的运营模式。医院是最古老的组织之一,大部分以传统方式运作,但互联网重新定义一切的趋势将改变这一现状。
在智慧医院的背景下,医院将不再只是一个机构,也不再只是一个物理场所,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产业互联网。这个平台或产业互联网将重塑医疗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在这个链条中重新定位,这也是未来智慧医院迭代成长的生态基础。
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一、技术支持
在防疫过程中,开启了智慧医疗新时代,医疗数字化转型加速,大大加快了智慧医疗的发展。在技术方面,“新基建”赋予了智慧医疗更加自由的技术发展环境,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智慧医疗的生态建设。
2、政策支持
国家政府部门不断出台新政策支持智慧医院建设创新发展。2020年5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地和医院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预约诊疗制度。做好疫情防控,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三、两会热点话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和卫生保健”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被反复强调。相关人士认为,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弥补现有医疗药品资源的不足,提升诊疗服务水平,改善医患状况,还可以有效加强行业的规范化和管理,使医疗产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智慧医疗未来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将是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在新医改方案的指引下医院楼宇自控系统,地方政府将加大对地方智慧医疗建设的投入,更多医疗机构将参与信息化建设。其中,一些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医疗机构,也会致力于建设更先进的医院管理系统,以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更多的医疗机构将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管理系统,医疗影像传输系统的开发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远程医疗系统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也将得到推进。对于执业医师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就诊效率,提高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效果;对于医生来说,可以做出更合理的诊疗决策,降低诊疗风险;最重要的是,在卫生防疫领域,比如疾控,通过发热门诊数据的自动对接和报警,可以分析患者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