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控智能楼宇与亿欧智库联合发布的《富宇新生中国楼宇自动化白皮书》预测,2021年中国楼宇智能化市场产值约为7238.2亿元,其中楼宇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1亿元。
所谓“楼宇自动化”,是指包括现场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层级,实现楼宇机电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又称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适用于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医院、工厂、写字楼、酒店、学校、商业综合体等。
白皮书认为,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直接的经济效益,如节省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控制精度、减少响应时间,以及间接经济效益,如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实现低碳运营。
白皮书指出,我国楼宇自动化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对智能建筑的探索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00年前后,我国开始规范智能建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新事物”到“标准配置”的转变,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楼宇自动化市场需求主要分为两个市场,一个是存量市场的转型,另一个是楼宇智能化的新市场。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牵引下,国内楼宇自动化系统延伸了更多的功能和内涵。去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智能建设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智能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转移和商业化应用。
白皮书认为,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引导下,在云平台、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下,我国楼宇自动化有望走出自己的创新道路,实现弯道超车。
虽然楼宇自动化
在中国稳步发展,报告的作者之一、美控智能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静仍然认为,专业人才的短缺、建筑设备建设的重于管理、缺乏较强的市场规范等因素使得国内楼宇自动化市场明显落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 美国和日本在工程质量、申请开放率和单位面积市场容量方面。
“我们估计,目前中国建筑市场规模在71亿元左右,这个数字并不大楼宇自控图例,所以愿意继续投资的企业并不多。”孙静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国内建筑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攀升,需要信息化、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场景一体化预制和多功能传承来降低现场维护的专业要求。
据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与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建平介绍,目前国内楼宇自动控制仍存在硬件轻轻等问题,控制策略缺乏针对性,系统调试不足,后期环境维护人员培训不足, 以及专业素质不足。不过,她也指出,楼宇自动化行业未来的发展是信息化、智能化集成、软件定义一切的方向。
【记者】葛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