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也更加重视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自2012年“智慧园区”概念提出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智慧园区建设,越来越多的各类园区投身于园区智慧建设。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为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明确方向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水平。 为推动区域内园区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各省市也纷纷出台规划和指导意见。
一
保单快递
01
北京:资金支持生态智慧园区建设
支持中关村各园区加大服务力度。 各分园区要充分了解辖区内企业研发生产情况和政策需求,着力组织各类企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分子等综合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产权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对积极抗击疫情、服务企业成绩突出的服务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优先扶持新型产业载体或改造园区现有场地,用于防疫抗疫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强适应防疫需求的医药医疗器械企业落地服务和控制及诊断和治疗。 支持园区采用智能化管理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人员、车辆等管控服务。
02
上海: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公园
积极拥抱数字时代,以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坚持整体转型、全方位赋能、革命重塑,着力打造“数字基地、数字运营、数字经济、数字示范”,建设园区成为基于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具有主动服务、智能进化等能力的有机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03
广州市:推进智慧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共享
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统筹推进智慧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共享,提升园区公共服务、产业集聚、人才服务、创新协同等智慧服务水平; 支持全感知平台一体化智慧园区管理建设; 鼓励智慧园区系统开发服务商、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智慧园区建设和管理标准。
04
深圳: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竞争力卓越的科技园区
1.对国家和省、市认定的各类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每个产业园区根据获得市级资金支持的数额,给予1:1的配套补助。
2.获得区级数字经济园区和数字经济大厦认定的,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已备案并通过验收,并被认定为区级数字经济园区和数字经济大厦的老工业区改造升级项目,分别给予120万元和6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分别。
3.对新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数字文化),按照市级资助额度给予1:1配套补助; 对被认定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数字文化)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4.鼓励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应用场景等信息配套设施,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对省市有关部门认定的数字特色园区,分别给予园区经营者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以上政策为区域政策的一部分)
05
浙江省:支持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应用,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实现园区管理和生产数字化赋能和日常服务。 实现全省园区数字化功能服务全覆盖,支持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产业集群发展。
06
江苏省:打造泛在互联、智能高效的智慧园区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布局集约部署,打通经济领域信息“共享融合”,打造政府“经济大脑”园区,形成全要素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 实现海量数据为经济发展“一网优化”。 以智能高效为核心,推动政务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实现政务运行“一网协同”。 以“全息全景构建”为目标,以“大中小屏互动”为手段,实现科学决策“一屏纵览”。
07
福建省: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每个资助500万元
省数字办、财政厅将在2021-2023年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中安排资金,支持园区建设智慧平台,提升数字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能力。 被评定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后,除厦门外,各园区将获得500万元补助,按园区评定得分高低的先后顺序每年安排。 2021年计划资助4个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08
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最高奖励200万元
数字经济园区主要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 园区拥有省级边缘计算节点,或依托省内工业大数据、智慧园区等数字化转型应用,优先支持。 省财政对认定的数字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和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实行财政资金补助政策,分别最高给予200万元和150万元。
09
湖南省:“五好公园”提升专项,最高补助200万元
以创建“五好”产业园区为导向,聚焦“3+3+2”产业领域,加强全省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和科学定位,着力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强、特色鲜明、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着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高地的引领区。
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示范引导、突出效益”的原则,按照市、州申报的顺序,优先支持有一定规模和明显的项目。公益性方面,优先支持已开工建设项目,优先支持地方配套资金到位项目,优先支持“五好”园区评价先进园区项目。
专项资金采取投资补贴形式,补贴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0%,单个项目最高补贴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10
安徽省: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园区
加快开发区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科技和产业创新基础设施。 加快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智慧园区融合应用,建设省级区块链专业园区。 打通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促进网络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到2025年,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全面覆盖。
到2035年,开发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开发区营业收入和销售收入将超过20万亿元,建成3万亿级以上园区。
11
河南省:省级智能化改造项目最高补助2000万元
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双创”平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对获得国家级产业集聚区智能化试点示范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
对河南省级智能化改造项目智慧园区楼宇自控系统建设,软硬件投资后补助比例由8%提高到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对通过省级认证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省级智能化示范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园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12
成都:市级智慧园区考核补助300万元
鼓励企业将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 成都根据云的表现进行星级评定,分别给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云企业。 补助成本的30%、40%、5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成都鼓励园区建设和运营单位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功能区服务,提升产业水平。的智能服务。 对市级智慧园区,一次性给予300万元补助。
13
云南省:推动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打造数字智慧园区。 将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省数字经济建设统筹推进,重点支持园区企业打造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智能工厂、智能车间。 统筹产业、信息化、新基建等资金,对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予奖励和补贴。 到2025年,力争园区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 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扶持。
二
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方向
在数字化浪潮下,园区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大多数人在讨论智慧园区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技术,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建设智慧园区的最终结果是提高业务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集约化、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可持续运行效果。
可见,园区的智能化升级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伴随着过程的变化。 建设智慧园区应从这四个方向发展:
1、提高业务信息化水平
让园区资产管理、物业管理、收费管理、企业服务等各项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提升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体验。
2、实现设备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硬件设施,提高设备的智能运维水平,实现设备异常自动报警、24小时实时监控等,实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园区设备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
3.实现数据可视化
建设智慧园区,数据的沉淀和可视化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只有数据的沉淀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也才能用数据释放数据的价值。
4.统一平台
打通各类业务子系统,统一设备接口,统一数据,将园区内的业务、设备、人、数据打通,进而实现全域感知、万物互联。
二
工业园区数字化解决方案
灯科云聚焦工业客户招募、租赁、管理、续租/退保四个阶段,实现工业空间投资租赁的核心业务管理闭环。 从资产管理和园区服务的角度出发,帮助园区优化组织和流程,打造智慧园区平台,构建项目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物联网平台、硬件对接、大数据大屏——一体化园区管控系统,实现园区全面数字化运营和服务管理。
结语
登科云园服务平台不仅要面向政府、企业、供应链等多维度的利益相关方,还要面向入驻园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 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包括物业、人才、金融、法务、政务等多个维度,形成一站式服务和一体化平台。 由此,登科云从产业空间、产业服务、产业金融等维度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依托区域核心产业链,引入创新要素,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登科云园服务平台从园区运营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物联网数据价值,以企业服务为核心,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生活通过“软件+硬件+运营”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运营。 周期性服务,推动大中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和数字化升级,逐步形成跨园区的产业服务互联网平台。
关于电科云
灯科云是国内领先的商业地产SaaS平台。 致力于数字技术与商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通过资产管理平台、招商平台、园区服务平台,助力各类写字楼、产业园区、工业厂房、联合办公、商铺。 等业态,实现精细化运营和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