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睁开眼,窗帘自动拉开,舒缓的音乐响起,早餐自动开始烹制,新闻定时播放; 当我们离开家时,防盗系统会自动布防,检测到异常动作,系统会智能报警防御……这些存在于科技电影中的场景正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智能家居正在逐渐接近。
智能家居可以将各种技术有机结合,通过统筹管理,完善全方位的信息交换,优化资源配置,让生活更舒适、更安全。
家庭自动化是实现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家居可以将各种技术有机结合楼宇自控智能家居,通过统筹管理,完善全方位的信息交换,优化资源配置,让生活更舒适、更安全。 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布线系统、网络系统、控制系统、安防系统、娱乐系统、环境系统等子系统,是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家居的早期发展体现在家庭自动化上。 通过对家庭中的电器产品和电子系统进行集成和控制,实现家电的联动和自动化。 目前,家庭自动化仍然是实现智能家居最重要的一环。
目前广泛使用的家庭自动化系统主要有CEBuS、DLNA、X-10。 优势。
CEBuS是EIA主要推动的CE总线协议。 、IBM等都是其成员。 CEBuS采用简单的四层OSI结构,具有传输速率一致、寻址能力强、简单、开放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智能楼宇等领域。
DLNA是由英特尔、IBM、索尼等公司发起的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是当前数字家庭的主力军。 X-10是由pico公司主导的电力载波协议。 具有安装实施简单、系统调试方便等优点。 它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家庭自动化技术。
在中国,家庭自动化一直是各厂商争夺智能家居市场的主战场。 我国的两大阵营是以海尔为首的e家佳和联想主推的闪联。 两者均已获得工信部批准。 前者侧重于家庭,后者侧重于办公,但归根结底都是以家庭组网为主。
近来,随着物联网的实施路线日趋清晰,政府和市场对物联网的追捧热情高涨,许多热门的物联网技术也纷纷涌入家庭自动化领域,例如Z-海浪。 这些协议和标准的相互竞争,促进了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繁荣,也推动了智能家居向智能生活的进程。
诸多因素制约家庭自动化发展
在家庭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市场的关注和用户的期待。 但家庭自动化目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从可验证的数据来看,目前亚太地区的家庭自动化市场规模约为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发达国家,与业内专家估计的1000亿美元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发展更慢,家庭自动化仅停留在体验馆和一些试点项目,与提供舒适丰富的生活环境、便捷灵活的生活方式、高效可靠的工作模式的初衷相去甚远。 在一些大家看好的、用户期待的、技术支持没有大规模商业化的项目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行业标准的整合难度大。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利益,我国目前采用e家家和闪联两大标准,分别代表家电厂商和IT厂商。 目前,e家家在家电智能化方面优势明显,而闪联在设备互联产品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随着3C融合日趋成熟,家庭自动化成为两者最重要的战场。
经验表明,适度竞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但过度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和利己主义滋生,兼容和垄断成本高,短期利益的驱动会使技术和市场误入歧途。 跨行业跨部门融合、产业链整合迫在眉睫。
二是技术专业化程度高。 不同于电脑产品和家电的即插即用,现在的家庭自动化产品是一个整体系统,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和使用培训。 这降低了产品的价值,提高了价格和使用门槛,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同时,产品的专业化也意味着研发投入大,技术共享难度大。 厂商注重标准,对产品不够重视; 市场培育周期长,客户认可时间长,产业规模化缓慢。 这些因素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和性能上,形成了高价低价的市场局面。
因此,加强技术实用性,提高产品知名度,首先解决技术的复杂性,让更多的从业者进入行业,降低成本,促进市场化进程。
三是产品智能化进展缓慢。 智能家居涉及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电子等多学科,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一己之力做到,做到的也只是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全面智能化。
目前,国内与家庭自动化行业相关的产品较多,但智能化水平较低。 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只是作为体力劳动的补充,以满足某些机械功能的实现,而不是改变生活方式的主力军。 这是缺乏合理的行业分工造成的,也是家庭自动化无法在房地产推广中崛起的主要原因。
突破瓶颈需多方努力
在政府“感知中国,智慧城市”政策的推动下,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企业要抓住机遇,突破瓶颈,必须在产业引导、市场机制、产品引进等方面多发努力。 .
总体规划
家庭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策划,不断改进。 诚信是统筹家庭自动化的必要条件。 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科学引领行业发展,保持适度竞争,促进技术融合。
目前,国内家庭自动化行业聚集了房地产、家电、通讯、安防等各个领域的企业。 各自的专属领域、独特技术和细分市场,这些要素的融合、利益分配、分工合作等,都需要权威机构的引领和推动。
没有任何技术或标准是完美的。 持续改进是行业从生存到发展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e家家还是闪联,都需要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推动标准的普及。
市场第一
创造社会价值是行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双赢的商业模式是家庭自动化系统真正走进家庭的唯一选择。 众所周知,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和环境等几个方面组成的。 满足大众的需求,才能把市场做大。
目前市场需要性能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自动化产品。 这就需要相关企业提供即插即用、供货及时、性价比高的实用化、傻瓜化、模块化的智能化产品,以垄断技术,提高壁垒、撇脂定价等竞争手段和方法,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少数只会让整个行业停滞不前。 提高行业透明度和资源利用率,通过协作和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是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王道。
逐步导入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将有足够的活力来推动行。
家庭自动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是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基础上的进一步需求。 因此,大规模商用家庭自动化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安防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护、家庭安全、财产保护等。率先推出家庭智能监控、远程医疗等家庭监控产品,是实现家庭自动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以运营商为首的多家移动物联网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试验。
让生活更智能是家庭自动化的最终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着眼大局,规范行业,从小处着手,解决燃眉之急,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智能家居终将实现。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