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苏》简介
近年来,新基建建设在技术层面不断发力。 两个月内,中央多次部署“新基建”。 在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江苏“新基建”有哪些布局,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最江苏”公众号近期系列文章的跟进解读。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网购、网购、无人配送点燃消费热情……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同时带来了“云经济”和“留“在家经济”激发了数字经济的潜力,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
最近的中央会议多次提到,包括江苏在内的多个省市都被列入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 涵盖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备受关注。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核心引擎。 当前,江苏正在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夯基架梁,助力网络强省建设。
物联网“感知”城管更智能
开车到景区,停车不方便是很多车主头疼的问题。 在停车场找地方,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大大降低游览的趣味性江苏楼宇自控公司,也会大大降低景区的形象。 不过,这一现象在宿迁三台山景区得到了有效解决。
景区通过搬迁动物网络数据传输、智能道闸系统、无线停车收费、LED信息发布等手段,实现车辆信息的动态采集和实时监控,提供高效运营景区停车场建设,提升停车管理服务水平,为景区软实力和“智慧景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宿迁移动技术人员介绍,传统的露天停车场主要依靠人工引导,各种智能设备的运行需要高稳定性的网络。 景区停车场的网络布局难度高于室内停车场,因此一般的智能停车场容易出现无停车引导、车位利用率低、安全性低的情况。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智能停车场的检测设备、安装部署变得更加简单。 物联网技术具有覆盖面广、能耗低等优势。 无需在停车场现场布线,即可实现稳定的网络覆盖,从而避免室外恶劣环境对传统供电设备的损坏。
宿迁三台山智能停车场的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景区停车场管理的人力成本,还为游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停车体验,为解决出行停车难题提供了有益尝试在人口稠密的地区。 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如今,在宿迁三台山景区停车场入口处,车主可通过LED显示屏查询最近的空车位,并根据指示牌引导停车,免去了排队找位子的痛苦。 针对景区管理,停车场智能道闸系统实现了对景区出入口车辆的智能化管控,还可以通过移动专线数据线接入景区管理系统. 实现停车场剩余车位数据和景区车流量数据的实时发布。
“41条河流提前一年告别黑臭”。 一条治水喜讯登上无锡日报头条。 消除黑臭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何保证水不会变黑? 2019年底正式上线的无锡市新吴区智慧水利实时监控平台,用高科技开辟了新思路。 全区地下排水管网安装物联网智能终端1773台,实时监测雨水、污水、河水、降水等情况。 系统自动形成预警工单,彻底改变传统治水路径。
“传统的治水是在河道发黑发臭时寻找污染源,而现在是在污水进入河道之前就进行锁定和拦截。” 无锡市新吴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智能终端充当了排水管网的“电子哨兵”。 ", "一旦有污水走错路,就要找出来。"
无锡市新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级工程师聂霞的电脑上,显示着智能水控系统的工作状态。 分布在全区800公里污水管网、600公里河道、570个河口、366个重点排水户雨水口的1773台智能终端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形成管网“动态地图” .
“不仅可以看到河口水质的变化,还可以发现雨污是否在排水户处汇聚,污水管网的负荷一目了然。甚至一个设备中的哪些设备“污水处理厂出了故障,鼠标点一下就知道了。”聂夏指着电脑说,这么大规模的市级智慧水控平台,在全国还是首创。
“依托无锡物联网企业集群的优势,我们以自主可控技术为基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发了这套系统。智能终端的成本远低于国外的传感器,最大范围的排水监测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 无锡市新吴区居民建设局负责人表示,该系统是无锡最大的城管物联网平台之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正在清晰地展现出为无锡绘制的智慧城市图景。
5G网络“快进”多领域深度应用
南通5G网络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0年3月,南通市印发《关于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通知》,加快规划网络空间布局,简化基站建设审批流程,促进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开发,落实电力支持政策等十方面,明确南通市5G网络建设相关政策意见,确保南通市5G网络建设有序推进。
南通市5G网络空间布局(2020-2025年)规划正在编制中,重点明确铁塔、基站、管道、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规模布局,预计2020年6月发布。在此基础上,南通市将加快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基础平台等各类配套资源统筹共享,组织电信运营商共同推进5G基站铁等通信设施共建共享塔和室内分布系统,并促进信息基础设施。 集约建设。
截至2019年,南通市已开通5G基站近1000个,2020年计划开通5G基站6300多个。对此,各地市相关部门将落实“非会批”的服务改革要求,进一步简化5G网络建设相关铁塔、基站、管道、办公楼等设施建设审批流程,积极开展频率干扰协调,缩短各环节。 改进审批周期,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此外,南通市还将推动住宅小区、商务写字楼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开放,协调相关单位免费开放办公场所、学校、展厅、旅游景区等建筑,以及机场、公路、铁路、地铁、桥梁、隧道、港口、航道、火车站等公共区域,推动市政灯杆、公安监控杆、城管监控杆、电力塔等向5G网络设施开放。
近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按下发展“快进键”,加大5G“新基建”力度。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抓紧推进5G网络建设,推动SA产业走向成熟,进一步丰富5G应用,推动产业形成和谐发展局面。 同时,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坚定不移推进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共同协商解决技术难题,携手打造全球首个共建共享5G优质网络,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率提升。随着5G“新基建”的加速推进。
今年3月,镇江市政府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签署了5G网络建设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电信江苏将在镇江加大5G网络建设力度,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和中国联通将共同建设基于SA组网的广覆盖、高速率、好体验、有竞争力的5G网络。 今年,苏州、南京、无锡将实现发达乡镇室外连续覆盖,其他城市实现市区。 室外连续覆盖,覆盖发达县域核心区域。
江苏公司今年将分三批次分阶段开展5G网络建设:5月17日前完成全省13个地市2102个基站的建设; %及以上,其余城市力争达到90%; 9月30日前,全年基站建设目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
目前,江苏正在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级预商用试点城市落户江苏,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电网、融合媒体等领域取得突破。 同时,推动基于5G网络的信息服务在精密制造、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的应用。
工业互联网“提速”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以徐工信息汉云为代表的42家江苏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双发”。 24小时完成机械调配,数百台工程机械使用情况在线监控……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中表现出色。
汉韵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汇总企业上报数据,审批复工复产; 擎天科技依托擎天绿色低碳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打造企业防疫排查APP; 亨通光电的输电电缆、大全集团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苏宁捐赠的物资设备,这些重要物资设备在线优化、实时监控、回溯反馈等。
在保障复工复产、推动产能恢复的过程中,应用平台还提供了高效的“智能决策”。 企业复工工具集、防护物资需求发布、物资调度平台、AI人体测温……航天云网江苏分公司为平台增添了一系列“云”功能。 “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智能防疫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复工达产的实际困难。” 公司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支持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效的通知》,支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全省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产能恢复。 江苏省明确表示,将对疫情期间提供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和参与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推动相关企业完成自身发展和产业提升。 “双倍加速”。
疫情期间,扬州上市公司亚威研发的“亚威智云”云平台系统,为客户的智能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工程师可以通过云平台系统进行远程指导。” 据该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依托亚威智云的远程维护功能,已远程为全国客户解决各类问题300余次。 依托XSOM设备健康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冠威监控启动了重点设备“关爱”计划。 企业只需上传设备状态数据,平台即可提供远程在线隐患排查,专家远程诊断故障单元。
云平台还确保供应链协调。 华为数字政务江苏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为云与用友采购云发布“在线采购寻源SaaS服务”和“一键查询”功能,可提交资质证书和天眼查等第三方服务。党的信用机构数据在线。 实现在线风险管控。 扬子江药业依托已建成的智慧医药产业互联网优势,提前在线部署产品检验放行等多个下游环节,为药品放行和供应开辟“绿色通道”。
也有不少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系列在线培训,“云助力”企业品牌管理。 “针对无纺布生产行业,我们制作了一套课件,以案例和数据的形式呈现厂内协作、管理痛点、效益分析等。如果客户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正如工业互联网重点示范企业黑湖智造商务合作总监江苏柯朗明介绍,黑湖智造开展了10多场免费在线直播课程,帮助更多制造企业实现品牌服务“云推广”。
近年来,江苏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推进计划》等文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体经济。
当前,江苏正在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建成20个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30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5年,建成2-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规范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人民日报、无锡日报、新华网、江苏省委新闻网、交通信息报、新华日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江苏经济报
编辑:鲍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