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报道组郑斌通讯员 夏大双 潘晶晶
记者 徐卓恒 摄影 张志兵
制作防汛应急电子战图、选拔民用节水医生、推广应用自动节水阀……自2014年起,下城区天水街结合众多商场等区域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和建筑物,许多项目工地,许多老社区。运用多种手段,最大程度激发社会活力,合力开展“五水治理”,掀起全民节水爱水热潮。
现象
1
吸纳民生力量,展现防汛新花样
天水管辖的河流不多,中河是重要的一条。为此,街道积极推行河长制,聘请热心胭脂新村社区居民杨月贤担任“民间河长”,参与中和的正常管理。同时,与武林、长庆街道联合成立河道保护队,定期清理中河及两岸垃圾,有效监测水质。
在治水方面,天水街下了不少心思。此前,街道对辖区内重点低洼水点分布和重点排水区域进行了深入调查。街道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夜班走访、民情走访等机会,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宣传“五治水”工作。据统计,累计走访2000余人次楼宇自控节水,共征集“五治水”金点子建议287条,清理低洼取水点7处、重点排污口4处.
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防汛应急电子作战地图,即利用“电子眼”在全辖范围内实时监测、采集降雨信息,及时分析重点区域如低洼的水。根据不同程度,采用“蓝、黄、红”等警示标志进行区分,使洪水情况和内涝点更加直观。电子作战地图上还标有防汛物资储备分布、救灾避难等信息。
现象
2
汇聚智慧,人人有节水诀窍
对于节水,人民有自己的主人。天水街道创新开展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社区圆桌会议,组织社区节水明星、节水督导员、党员群众、辖区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代表, 80余人参与并畅谈节水经验和做法。旅行。圆桌会议由基层居民主持,通过讨论,最终形成了朗朗上口的节水爱水倡议。
此外,各社区、建筑社区还组织了节水专家推荐、“节水博士”评选表彰等活动,寻找身边的节水专家,制作视频记录他们的用水情况。 - 保存提示并与大家分享。比如长寿桥小学的学生闫海玉,家里就有一个“二次使用”的水桶。每天将洗脸、洗脚和洗菜的水倒入桶中。它是用来冲马桶的。洗衣,拖地。陈楚楚在丁格黑鱼酒家的节水妙招,就是用剩下的茶叶来拖地,既省水又让拖地更干净。
促进节水的方法也很多。其中,天水社工艺术团自编自导说唱节目《五水惠民生》,反响良好。中大圆通、汉鼎信息科技等单位积极参与社区“五水治理”宣传活动,共同倡导爱水、爱水。浙江理工大学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五水共治”讲座,长江实验小学等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携手1+6,为千人节水”等活动家”,争做“节水少年”。提高“五水共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该街道还聘请了“包阿姨聊天室”首席主持人包谦担任节水使者,轮流在7个社区倡导节水节水,并招募节水志愿者。期间共发放“五治水”行动倡议等宣传资料800余份。
为避免水资源浪费,街道专门设立社会监督员岗位,对公共区域节水和公共管道污水排放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现象
3
典型推广,节水
建筑物和商场服务性强、公共性强,生活办公用水量大,是节约用水的主阵地。该街道积极与楼宇物业负责人及相关单位沟通协商,通过使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电器,实现节水、降水。例如,通过推广浙江国际饭店的做法,在客房的水龙头上安装节水装置,在保证客户正常舒适使用的同时,可节水40%左右,每年节水约5000吨。白鹭餐饮在厨房推广应用自动节水阀,每月节水近千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对大楼卫生间的70多个小便池进行了改造。通过改用纳米材料和添加密封油楼宇自控节水,实现了无水冲洗,每年节水近万吨。武林银泰百货对楼层卫生间的供水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将洗脸盆中的普通水龙头和小便池中的冲脚阀更换为感应节水水龙头和小便池中的冲水阀,从而实现实现节水、沉淀。杭州综合写字楼采用了查、堵、补、防等一系列节水方法。其食堂集清洁、消毒、杀菌为一体。洗菜机、空调冷凝水回收方法、
天水目前有10多个新项目在建。施工现场耗水量大。同样,污水排放量也很大。在这里写节水文章也是一个新领域。为此,街道进一步加强对现有项目点的走访,督促其做好节水减排工作。组织专业力量对项目现场污水排放进行检查和监督,避免污水管道直接排放,造成堵塞和污染。国大城市广场项目现场通过更换节水水龙头、建设中水循环利用系统等方式节约水资源。
所辖住宅区多为1980年代的建筑,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因此,在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中,坚持节约用水和排水。街道实施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改造。2014年共更换节水水龙头和水箱内芯240套。炎陵源社区积极打造节水型社区。通过推广节水器具,落实节水签名承诺,形成了“节水、惜水、爱水”的浓厚氛围。在屏风街农贸市场管理中,使用信用卡感应水龙头加强商户节水意识。在排涝工作方面,对小区主干管道进行疏浚疏浚,对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实现雨污分流。同时组建民兵应急小组,增设水泵、沙袋等防洪物资,尽量减少积水内涝对居民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