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正在研究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将比火或电更深远,”公司首席执行官皮查伊说。 人工智能( ),英文简称AI,恰好是汉字“爱”的拼音大写。 近日,崂山区聚集了35家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业,展示了多达120款产品和解决方案,青岛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开幕。
众多人工智能企业之所以“钟爱”崂山,源于崂山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和市场前景,也与彼此创新基因的高度契合度有关。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崂山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和传统。 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要素集聚是该区域的重要特征。
正如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指出: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大潮滚滚而来,人工智能推动科技革命的巨大动能正在凸显。 崂山区还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通过实施《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崂山区发起“高端制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攻势,争做全市“高端制造”主攻手+人工智能”攻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展览中心拥有高14米、宽6米多的巨型LED显示屏,以及“时光走廊”,展示了包括AI在内的人类人工智能产业(AI)的发展历程安防、AI教育、AI交通、AI医疗等场景应用。 其中,一棵“生态树”被“隐藏”在会展中心的大厅里。
这棵“生态树”,隐藏着崂山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雄心壮志,更显坚毅睿智。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用努力让梦想不断延伸……
“生态树”是“创新树”
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位于青岛国际创新园智慧产业大厦(G座)一层,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 . 涵盖海尔、海信、曙光、云天力飞、歌尔等行业龙头,科普人工智能的三大基础——算法、算力、大数据在不同场景和领域的应用,为社会服务人工智能公共安全、便利生活等提供基础。 通过场景再现,真实再现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医疗、商场、工业等领域的解决方案,直观感受崂山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方面实力。
在展览中心入口处,有一块高14米、宽6米的LED显示屏。 进入中心,要走过一条人工智能发展的“时光隧道”,也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事记的隧道。 1950年,英国科学家图灵首先给出了人工智能的定义。 今天,在短短71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厅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色彩斑斓的“生态树”。 参观者走进“生态树”的树冠,踏上屏幕地板,通过红外摄像头利用红外识别技术实现互动。 红外摄像头捕捉该区域红外光的变化,经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鼠标位移轨迹,从而实现视频、动画、游戏的效果交互。 随着参观者的移动,脚下的屏幕展板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重点展示崂山区金融、科技、旅游、医疗等四大产业资源。
会展中心专门设置了场景应用区。 场景应用区聚焦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医疗、商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在家居场景,小到电视、冰箱,大到台灯、音响,都是人工智能产品。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普及越来越年轻化。 商汤科技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也带动了在线教育的兴起。 未来,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
在医疗领域,海信医疗提供了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普通CT只能提供二维图像。 这是海信医疗提供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 它是以肝脏为基础研制的高科技产品。 可在15分钟内实现肝脏三维重建,精准规划最优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商场方面,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辅助支持。 通过对商场人流量、客流量、楼层产品分布、人流密集区域、热销商品等数据的分析,帮助商家及时调整商场业态,提供智能化管理。 在产品方面,海尔卡奥斯为我们提供了智能导购和试衣系统,欢迎亲身体验。
在产业领域,不少企业正按照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 海通物流导航机器人具有选择最佳路线、避障、夜间运行等功能,为未来无人化工厂的产品配送提供服务,从根本上为工厂实现节能减排。
现场有3条海尔卡奥斯提供的机械臂。 机械臂的使用将为工厂在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等方面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3条机械臂连接3台显示器,通过变换姿势展示机械臂的灵活度和精准度。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右侧两段视频展示了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材质更硬,打印产品更细致。
“生态树”是“服务树”
这是一棵“生态树”,展示了崂山的生态环境。 产业发展需要生态,生态的本质是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形成热带雨林式的生态系统。
在这方面,崂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崂山区打造了一支创新人才队伍。 崂山区聚集了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 同时,崂山区还有得天独厚的产业支撑和现代金融的加持。 目前,金融已成为崂山第一支柱产业。 有1000多家金融公司和准金融公司,还有很多专项基金。 每一个来到崂山的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和养分,实现长足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企业的不断入驻,人工智能与崂山的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实现了深度融合,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相互联系、相互赋能,构建了具有崂山特色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链,为崂山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真正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目前,崂山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居全市首位,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是全市的7.5倍; 独角兽企业6家,发展质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崂山区一直有着创新的基因。 同时,作为青岛市科技创新先行区,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以前跟客户谈订单、跟投资人谈融资时,我都处于弱势地位,一直缺乏信心。现在有了这个展示中心,我会邀请他们来看我们。”再次与他们谈判,我们在青岛的人工智能实力。” 企业代表表示。
除了青岛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崂山区科创委还打包开放了前山高新区、青岛中创区科技馆、党委三大展馆——群众服务中心,承接园区企业党建活动、企业展示、产品推介、现场展示、论坛沙龙等服务。
“四大科创展厅的全面开放服务,不仅为企业内部党建和文创活动拓展了新空间,也为企业间科技成果交流合作、促进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平台。产品品牌。把它送到企业的心脏!” 崂山区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棵‘生态树’不仅是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开放生态服务的标志。要延伸到企业需要的每一个地方,把服务落实到位,我们必须构建生态服务体系,与科技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壮大青岛人工智能兵团的队伍和实力。 崂山区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崂山区科创委围绕科技创新工作,以生态理念,将科技相关人才、产业、技术、资本聚集在青岛国际创新园,为科技创新提供最优政策、服务和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有效融合。
“生态树”是“活力树”
青岛国际创新园拥有17栋楼、300多家企业、15000多名员工。 是青岛市规模最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创新园区。
除了生态、场景、创新,活力也成为这棵“生态树”的耀眼标志。 青岛国际创新园党群服务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 是崂山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先进、内容最齐全的党建场所。
该中心集教育展示、创意活动、创新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运用现代VR技术展示党的历史和崂山区的经济发展历程。 咖啡区、阅览区、健身区等活动区全天候免费向园区企业、党员、职工开放,提供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帮扶帮扶、企业展示等综合服务.
今年,青岛国际创新园将继续打造“生活社区”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多种功能空间组合选择。 将拿出两块各100亩的土地,建设地下三层、餐厅的多层公园综合体。 配套服务方面,还有立体停车场,以及一些个性化的功能空间设计,满足入驻企业在商务洽谈、员工休息、娱乐、科技研发等多种场景下的需求。
整个创新园区还将打造开放式园区,为园区工作人员打造健身运动圈,进一步提升园区生活品质,建立园区安全管理平台,借助专业化、智能、生活、品质 为园区高科技企业赋能。
青岛率先参加人工智能城市竞赛
“生态树”闪烁的光柱不断向上延伸,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沉浸其中,心潮澎湃。 展览中心借助沉浸式、体验式等科技手段,让人工智能技术与参观者实现零距离。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国家都将人工智能提升为重大发展战略,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日本的“超智能社会”,还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 智能是核心关键技术。
在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赛道上,青岛是首批选手。
2019年5月,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在上海开工建设,瞄准制造、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先领域,建设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试验基地。
同年10月,工信部批复支持济青、深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
今年2月,工信部下发通知,支持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青三个试验区之后,工信部发布的第二批试验区。 至此,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点地区增至8个。
这场城市赛,青岛有备而来,乘势而上。
青岛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天然试验场:青岛产业结构完备,拥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制造企业。 青岛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龙头城市之一,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200多个。 青岛工业互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基础。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青岛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优先发展方向。 2019年,青岛将着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充分激发人工智能“领头雁”效应崂山区楼宇自控,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先行区青岛样板。
青岛全力打响“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谋划打好“7+N”重点领域攻坚战。
每一个项目的现场签约、揭牌,都是人工智能企业认可青岛的最好行动表达。 企业之所以看好青岛,是因为青岛拥有发展人工智能的沃土。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5G等相关基础技术的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各方面的共同推动下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4000亿元,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
为助力“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加快建设青岛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行区,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探索组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点区“青岛模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
力争到2022年培育10家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建设约20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形成约5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5年,青岛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拓展,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和服务业高地,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实体经济将走在全国前列。 .
未来,青岛将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工作机制,努力推动青岛快速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集中、最完备的城市,打造中国人工智能高地。智能科技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