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楼宇自控崛起,国产品牌待发力

时间:2023-03-16

所谓“楼宇自动化”就是对楼宇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和控制,以达到统一、高效管理的目的。 与国外相比,我国楼宇自控行业起步较晚,早期的楼宇自控产品主要以进口强生、霍尼韦尔、西门子等进口品牌为主,随着楼宇控制市场的不断发展,部分国产品牌已进入市场相继上市,但国产品牌的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有望达到5000亿。 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在社区智能化进程中,除了综合布线、社区安防等主导要素外,“楼宇自控”一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无论是作为智能楼宇中的核心系统之一,还是纳入战略在智能社区建设的考虑中,这种以传感器为“触角”、计算机为“大脑”、以设备终端控制为最终目标的系统呈现出开创性的趋势。

环境:楼宇自动化的兴起

抛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所谓“楼宇自控”就是对楼宇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和控制,以达到统一高效管理的目的; 而这个系统的出现和兴起,也与近几年有关。 经济、社会乃至政策环境密不可分。

近年来,我国整体固定投资持续增长,建筑面积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开拓建筑业发展空间,积聚经济要素,提升产业内涵和档次势在必行。 楼宇自控系统(即楼宇自控)可以通过有效的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低碳节能等理念早已从政​​策层面延伸到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楼宇为支撑的楼宇经济也不例外,楼宇节能综合平台上面的技术支点就是楼宇自控系统。

前面我们提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铺开,而作为其主要建设内容之一的智能建筑理应提上日程; 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设备和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为人们营造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优化降低运营成本设备的运行和管理。 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楼宇自动化就像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提升建筑本质的关键。

自控楼宇冷热源系统_自主品牌楼宇自控能力研究_怎样提高自控能力

从智能建筑延伸出来,我们会发现一个更贴近我们生活的领域——智能社区,无论是归类为智能建筑的应用之一,还是我们房屋的一种“智商”升级,似乎都有与楼宇自动化无关,有着天然的“宿命”。 当我们谈起智慧社区,我们会想到综合布线、小区安防、网络通信、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相关名词,却忽略了即使拥有智能家居产品、完整的布线系统、优秀的建筑自动化系统,我们的电梯、家庭供暖、空调、通风甚至供水设备如何才能有序、高效,甚至智能化运行? 加强对这些设备和系统的管理,是我们舒适生活、享受“智能”的前提。

市场:直面危机,国产品牌蓄势待发

2003年以来,我国用于楼宇的自动化产品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但近年来,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增速逐年放缓,甚至个别产品可能出现负增长。 我们的楼控厂家要有“远见”,应对“近忧”。 2013年,经济将逐步回暖,楼市也将更健康、更平稳地发展。 作为顺应时代而生的智能建筑、智能社区,也会有相应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一些房地产项目也进行了验收和定级。 楼宇自动化系统肯定会在智能楼宇或高端物业中找到它的用武之地。

与国外相比,我国楼宇自控行业起步较晚。 早期的楼宇自控产品主要从强生、霍尼韦尔、西门子等进口品牌引进。 随着楼控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国产品牌相继进入市场。 ,但在国产品牌尚未成熟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楼宇自控系统从一开始就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 尽管这早已成为陈词滥调,但许多企业仍将“能效”作为自身系统改进的衡量标准,并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无论是更精准的温度控制,更舒适的气流,还是远程故障报警等,都可以满足。 尤其是即将规模化建设的智慧社区,更加注重建筑和环境的高附加值,而建筑和自动控制系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楼宇自控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系统,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但很多物业从业者却并不胜任。 物业通常将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委托给专门从事维护服务的公司。 随着人们对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增效的要求逐年提高自主品牌楼宇自控能力研究,对专业楼宇运维服务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因此,楼宇自动化制造商可以将这种需求作为企业的卖点; 一方面,企业在系统调试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工程指导和技术指导;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一些高端项目中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双方合作的筹码。

怎样提高自控能力_自主品牌楼宇自控能力研究_自控楼宇冷热源系统

趋势:开放与融合,楼宇自动化要更“亲民”

业内有人将今天的楼宇自动化比作多年前的计算机,有潜力却极度“自我封闭”。 因为在今天,虽然门禁、对讲、电梯、空调、暖通、供水等楼宇安防和自控系统产品相继问世,让楼宇子系统在逐步更新换代,但真正的整体网络楼宇系统还在难得的是,厂商们一方面承诺向开放系统靠拢,另一方面又因为害怕市场变化而限制互操作产品的开发。 这直接导致很多厂商不愿意提供真正开放的平台,极大地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一些思想开放的厂商意识到了这一局限性,开始使用昂贵的智能网关作为集成平台来实现互操作性,或者使用智能路由器来解决上述弊病。 总之,以“开放”为主题的革命种子开始萌芽 楼宇自控行业正在蔓延,我们的楼宇自控厂商应该认清形势,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墨守成规,要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更长远的观点。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建筑系统集成到多个系统中。 如上所述,当我们拥有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时,我们可以收集和管理来自不同建筑系统和其他数据源的数据,并从单一来源提供更高效的基于云应用的解决方案。 这些数据将使任何设施的运营更容易、成本更低,从而实现更好的建筑性能。

此外,对于智慧社区而言,楼宇自控系统中的“近场通信”技术尤为实用。 通过这项技术,业主的智能手机可以起到门禁卡的作用,从而带来更高的安全性。 性,该方案中的身份识别设备相当于使用标准读卡器的成本,但也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打造巡检跟踪系统。

此外,物理安全卡系统可以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提高门禁的安全性,高清摄像头可以更准确地记录和识别过去的信息,“需求响应”可以更好地管理电力消耗并实现节能等等。

总之,未来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不再只是智能楼宇或智能小区的得力助手,而是深入到他们的骨子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核心,让自动化提升“智慧”,让智慧引领自动化前进。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