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

时间:2023-03-17

生态环境部近日修订发布了生态环境国家标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HJ 653-2021,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生态环境部监测司负责同志就《技术要求》的修订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本次技术要求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答:2012年,我国修订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 为支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保障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要求》。 2013年《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以下简称原《技术要求》)自原《技术要求》实施以来,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和质量得到规范和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大气环境的决策管理。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好天数比例87.5%,年均 ge 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从2016年4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30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年均值从2016 年从 73 微克/立方米降至 43 微克/立方米。 但颗粒物仍然是许多城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十四五”期间,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对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情。 “修改。

一是结合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技术发展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需要,适度提高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二是进一步考虑颗粒物浓度、环境条件、气候特征等因素,完善对仪器性能检测的区域和时间要求。

三是聚焦影响数据质量的软硬件设置,明确自动监测仪器关键部件和重要参数的规定。

问:本次技术要求修订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本次修订是在我国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相关标准,结合当前技术状况和管理需要,适当提高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性能指标,完善相关规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格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方法比对试验指标精度的技术要求。

二是明确多地区、多季节进行比对试验,提高不同环境质量条件、温湿度条件下仪器比对试验的系统性,增强仪器的适用性。

三是规范样品温度、湿度等重要参数显示、记录、存储的管理要求。

四是保持仪器原理的兼容性,不规定具体仪器和方法的原理,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

Q:《技术要求》的修订将带来哪些影响?

答:《技术要求》的发布实施楼宇自控监测技术,对于提高监测数据质量、支撑大气环境监管工作、推动监测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技术要求》全面强化了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仪的技术性能要求,完善了对仪器硬件配置和参数设置的规定。 主要指标均达到当前技术条件下最严格的水平。 提高粒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技术要求》作为规范自动监测仪器性能和质量的技术标准,将从源头上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有力支持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颗粒物浓度正在下降。

三是《技术要求》将引导相关仪器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性能,保证产品质量,促进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产业升级,丰富颗粒物自动监测市场供给。装备,积极支持蓝天保卫战纵深保卫战。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