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卫星遥感受创新企业青睐。 世纪航天或重创科创板|创新公司测评室

时间:2023-04-25

卫星遥感受创新企业青睐。 世纪航天或重创科创板|创新公司测评室

财经美联社01.06 10:52

《科创板日报》(实习研究员欧旭),目前,全球遥感卫星在轨卫星的比重正在快速提升。 限制和其他特征受到创新型商业航空航天公司的青睐。

卫星数据业务成研发重点

近日,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空间”)完成北京证监局辅导备案,拟时隔两年重返科创板上市.

世纪航天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严重依赖大客户和政府补贴。 此外,一些大型项目贡献了很高的收入比例。 公司经营的“北京二号”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北京二号”自2015年下水至今已服役6年,或将对公司盈利产生影响。

不过,随着去年6月“北京三号”的成功发射,正式投入使用后,将为世纪航天产生更多的技术服务和产品价值。

作为中国商业卫星遥感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北京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世纪航天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智能观测与采集技术。

智芽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世纪航天共申请专利34项,其中有效授权专利20项; 公司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占比88.24%,发明专利总值143.44万美元,体现了世纪航天在行业内较高的研发技术和创新水平。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卫星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两部分。 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涵盖以上两项业务的公司之一。

卫星遥感数据业务的关键是卫星数据的获取。 公司拥有独立运行和控制管理的北京系列遥感卫星系统。 通过研发遥感卫星智能观测采集技术,可高效获取地面高质量影像数据。 是面向全球客户的标准化遥感卫星大数据产品。

同时,为丰富自身数据品种,世纪空间代理了美国、法国的遥感数据产品,形成了分辨率为0.3m、0.5m、0.8m的完整遥感数据产品序列。和 1.5m。

中联自控创新_北京卫星楼宇自控创新服务_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空间信息综合应用的关键在于卫星数据的处理,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软件和服务上。 公司自主研发算法、模型和软件系统,通过遥感影像大规模自动化处理、智能解译分析、产品柔性化生产。 为获取的数据提供标准化或定制化服务,形成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能力。 卫星遥感数据产品与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相互协同,使世纪航天实现了从空间段到地面段再到服务段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遥感产业的快速发展

遥感卫星在气象、灾害监测、资源、测绘等应用领域可创造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受益者是国家和全体民众。 因此,数据本身就是社会公益。 实现商业化发展,但未来行业的商业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美国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美国遥感卫星库存量最大,数量为442颗; 其次是中国,拥有215颗遥感卫星。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和中国在遥感卫星存量地位上具有绝对优势。 但美国遥感卫星保有量是中国的两倍多,中美遥感卫星保有量差距依然明显。

但从每年中国遥感卫星发射情况来看,我国遥感卫星发射数量呈上升趋势。 2009年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数量仅为3颗,到2020年将达到33颗。我国遥感卫星发射规模大幅增加。

遥感卫星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激励政策的推进。 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国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运营服务平台,促进商业卫星发展和卫星商业应用。 据初步测算,2020年中国遥感卫星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元,比2016年增长61.90%。

《创新企业测评室》:一级市场与科创板权威媒体《科创板日报》联合智芽推出,旨在研究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 以企业的竞争力、研发规模、稳定性来发掘最具创新力的企业。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