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北省科技传媒联盟、武汉市文广承办的2023年湖北省科技传媒联盟联席会议在黄陂召开。旅游集团武汉科技报召开。 联席会议以集中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省市会员单位及武汉地区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湖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志斌,武汉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王广利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由湖北省科协推广部二级研究员陈戈主持。 黄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文娟; 黄陂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主席王四清; ,湖北省科技财经媒体联盟联络中心主任、总经理陈金智出席。
特邀参加联席会议的有湖北省科技馆联盟联络单位、湖北省科技馆馆长张毅负责人,湖北省科技馆联盟负责人梅琳。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联络单位、武汉植物园科普开放中心副主任。 围绕湖北科技馆联盟、湖北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工作开展经验交流。
王思清对省市领导和湖北省科普传媒联盟成员到访表示热烈欢迎。 他介绍,黄陂区连续三年被中国科协认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区”,还入选国家“2022绩效奖”。 中国科普知名信息组织单位”。他表示,当前融合媒体已成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探讨科普与媒体工作,交流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对黄陂科普和传媒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提升黄陂科普能力、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马华肯定联盟成立两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她表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在新时代新机遇下,要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担当,从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普资源供给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等。一方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进一步发挥联盟成员单位在专家、智库、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坚持“融合、开放、共享”,提高优质科普生产供给水平内容资源,升级综合媒体平台。
陈歌宣读了《关于调整联盟组织成员的决定》和《关于表彰2022年湖北省科普优秀单位的通知》。
朱志斌、王光丽、何文娟、麻花荆初网(湖北日报网)、湖北龙尚频道、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武汉科技报、长江网、武汉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中国国家电视台知网湖北分公司等7家湖北企业获省科普优秀单位奖牌和证书。
陈金智汇报了2022年湖北科普财经媒体联盟工作情况。武汉科技报作为湖北唯一的科普专业媒体,也是联盟的联络中心单位。 建设科技强省; 继续打磨“湖北天天科普”品牌; 通过网络直播实现远程科普资源共享; 举办在线知识竞赛; 抓好湖北省科协重点活动和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省科协科普工作重点要求,为湖北科普事业贡献力量。 2023年,在省科协指导下,湖北省科普媒体联盟工作将继续围绕科普“三基”工程,充分发挥联盟作用,集中资源,拟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立足华中区域资源,筹建全国高校科技记者联盟。 二是重点改版升级“科普湖北·云”网站和“湖北天天科普”微信公众号。 工作,收集符合大众需求的科普短视频; 四是计划开展“2023年十大原创科普作品评选”活动。
张毅在汇报2022年湖北省科技馆联盟工作时介绍,联盟成立以来,主要工作是组织成立联盟专家组,搭建联盟网络平台,动员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促进会员单位互动交流,开展全省科技馆建设。 积极开展调研等方面的工作。 他表示,湖北省科技馆联盟将更好地联合全省科普场馆,共建全省科技馆体系,共同打造科普教育资源,积极与融媒体联盟成员单位互动交流,共同打造全省科技馆联盟。为全省科普事业再上新台阶而贡献一份力量。
梅林介绍了2022年湖北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的工作情况。他表示,联盟成立以来,主要围绕四个方面:一是搭建全省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开展科普示范活动; 二是打造科普交流服务。三是发展壮大科普队伍,促进科普供需对接。 四是在云上建设“荆楚科普大讲堂”,开展云直播、云讲座等活动,创新科普传播形式,畅通科普传播渠道。 他表示,后续联盟将紧紧围绕展示科普作品、弘扬科学精神、分享科普经验、讲好科普故事、打造联盟科普活动品牌等方面,打造强大的科普力量。营造科普氛围,增强联盟科普工作的影响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湖北龙商传媒、武汉广播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长江网、中国知网、武汉科技报、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联盟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大家结合具体工作情况,围绕科普传媒发展交流经验。
王光利在致辞中感谢省市科协对武汉科技报的信任和支持,并将湖北科普媒体联盟联络中心的重任交给了报社。 他表示,武汉科技报虽然划转为武汉文旅集团旗下子公司,但该报业务主管单位没有变化,主要职责和主营业务没有变化。 ,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武汉文旅集团围绕“科普+文旅”展开全方位探索,不断丰富文旅智慧。 针对出行新场景,通过裸眼3D、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了知音、黄鹤楼、东湖绿道等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名片,“诗与文”远方”的气息变得越来越鲜活。
他强调,希望武汉科技报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团二级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公共文体设施,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宣传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整合高校和媒体资源,丰富科普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创新科普方式方法湖北网络楼宇自控创新服务,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科普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座谈会最后,朱志斌结合ppt演示发表了讲话,充分肯定了湖北省科普传媒联盟的工作。 他表示,联盟充分发挥了宣传和应急科普作用,突出了科普为民的宗旨,打造了科普湖北系列,并表示武汉科技报作为联盟的联络中心,联盟,自联盟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科普媒体联盟建设,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科普媒体建设,是落实“两个并重”的必然要求。 他强调,科普工作要着眼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要不断优化科普供给,畅通科普渠道,走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科普媒体建设,是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需求的必然趋势。 他表示,要依托强大的科普资源,借助新媒体整合媒体,让科普更加高效。 朱志斌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 需要优势互补。 通过流程优化和平台再造,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包容互通,扩大整合效率,打造一批强势媒体。 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主流媒体。 三是加强科普融合媒体建设,是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 朱志斌表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供给侧改革。 科普工作要积极谋求信息化、智能化变革,从过去单一的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多元模式转变。 他说,联盟聚集了全省从事科普宣传的主要力量,包括高校、媒体等,是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支撑。 加强科普与融合媒体,必将实现互利共赢。
座谈会结束后,黄陂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毅陪同,武汉市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刘军,黄陂区科技处协会、与会人员就市重点科普基地、都塘村乡村振兴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基地建设带动周边农民脱贫的情况,就如何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完善科普教育功能,助力实现兴农富农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