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控湿空调技术的作用:
普通方案处理工艺: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用7/12℃冷冻水盘管降温除湿至12.7℃/95%; 用蒸汽(或热水、电热管)再加热至送风状态点18℃/8.7g; 进入那间房间:
节能系统处理工艺:采用14/19°C冷冻水将新鲜空气预处理至19°C/95%; 使用溶液控湿空调将新风深度除湿至18℃/8g(最低4g); 新风与回风混合后,通过14/19°C冷冻水盘管降温至18°C/8.7g; 送进房间:
溶液控湿空调技术优势:
当以具有调湿功能的盐溶液为工作介质实现空气的除湿加湿过程时,可实现最低露点控制4g。
在-40℃不结冰,可在东北等严寒地区冬季使用,无需其他防冻措施。
解调湿空调机组原理:
热回收PAU:
热泵解决方案调湿新风机组:
排风量≥送风量的70%。 排风量过小,热泵冷凝温度过高,COP下降,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室外温度不低于-10℃。
如果室外温度过低楼宇自控送风湿度高,排风侧蒸发温度过低,严重时热泵无法启动。
热回收PAU:
预冷PAU:
预冷液调湿新风机组:
再生新风量=送风量×70%;
预冷后空气温度比进水温度高3~5℃左右,一般为5℃;
预冷负荷由高温冷水承担,这部分负荷应计入高温冷水机组的制冷量。
热回收 AHU:
预冷AHU:
预冷式AHUⅡ:
热回收型AHUⅡ:
解决方案控湿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溶液调湿空调理论体系:
基本原理: 核心:通过两种方式控制“温度”和“湿度”两个参数。
将传统空调从“一只手”变成“两只手”变成“两只手”变成“两只手”:
机组设计的基本依据——新风除湿后状态点的确定:
除湿风量的确定:
灵活应用多种冷凝热处理方式:部分新风、新风、新风+部分回风、全送风:
送风再加热、排风显热回收、排风全热回收、冷却水冷却、冷冻水冷却以及上述方法的组合。
新风除湿的几种处理方案:
主要成分:
董事会变动:
包装系统:
溶液泵:
压缩机及制冷配件:
风扇电动机;
控制界面;
钣金整体结构:
塑料管吊装结构:
风机盘管的干运行——无结露、无霉菌: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2014:
绿色建筑评价分数采用百分比制。 合理应用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技术,可以成功获得更多的评分项目,获得重点加分项目的支持。 评分支持汇总见下表(以公共建筑为例):
序号评价指标总分
1 节能与能源利用 约 8.68
2 室内环境质量约为1.52
3 改进与创新 1
共约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