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西宁晚报·数字报纸

时间:2023-06-24

3月份建设巷47号小区改造完成后,由于停电,新安装的车闸、监控系统全部处于装修状态。 这是我市许多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改造后面临的通病。 建议社区和规划部门在实施改造时同时考虑公共用电问题。 市民王先生

【研究】

建设巷47号有4栋楼,200户。 这些房屋建于20世纪70年代,小区内一直没有物业管理。 改造前,建设巷47号道路凹凸不平,路上没有停车位。 外地车辆随意进入小区,院子里的空地成了停车场。 盗窃和车辆被划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没有地方坐,诸多问题困扰着居民。 2022年,建设巷47号小区纳入老小区改造,居民十分高兴。 改造后,对小区路面进行了平整,分配了停车位,安装了22盏路灯、10个摄像头、车辆护栏等,但因公共电力缺乏,护栏和监控无法使用。

6月4日,记者驱车走进一号小区。 建设巷47号,看到小区的黑色铁门敞开着,门左侧竖起了黄色电梯栏,允许车辆随意进入小区。 小区内有十几个停车位,全都停满了私家车,部分私家车停在一楼住户的窗下和消防通道上。 居民表示,小区安装的监控设备从未启动过,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也无从调查。

记者走进小区门口旁边的门卫室,看到里面住着市政清洁工。 保洁员表示,小区没有保安和保洁,门卫室之前也没有通电。 他支付了附近居民家的照明线费用。

对此,城北区建设局施工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改造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建筑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医院安装太阳能路灯,后期维护成本比较高。 因此,拟对正在改造的建设巷39号、41号、43号、49号安装电太阳能两用路灯。 如果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则采用太阳能路灯。 如果楼院内有物业公司管理接通公用电源,并启用电路灯。 但社区其他设施的公共用电问题需要社区自行解决。

随后,记者从建设巷社区了解到,小区改造后,社区一直在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工作,希望物业承担公共电费。 5月16日,他们在社区发布了房产介绍的公告。 投票过程中,部分居民没有表达意见,部分居民反对该房产。 一些物业公司认为小区管理困难,不愿意接受。

社区工作人员还表示,建设巷不少老小区近两年进行了改造,不少小区因公共电力缺乏而无法使用一些新安装的设备。 例如,建设巷45号院的路灯一直无法打开,门控由保安室供电。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城中区民主街9号、南川西路106号院落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 由于没有公共电力,安装的单元门和楼宇对讲系统已闲置多年。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后是否愿意接上公用电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居民。 建设巷47号院居民王女士表示,她愿意与大家分担公共电费。 政府花这么多钱改造小区,安装监控和大门,让它们发挥作用,保证居民的安全。 一点电费不算什么。 也有居民持不同意见。 建设巷47号居民李先生表示,公共电费应由社区或物业公司承担,不宜由居民来支付。 也有一些居民不太关心安装的路障和监控设施能否使用。 他们认为,如果启用路障,就必须收取停车费,所以最好不要启用。

【解决方案】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就公共用电问题与供电部门联系,供电部门表示,拉动公共用电线路需要全体居民同意。 因为,通电后如何收取电费、如何缴费、后期管理都是问题。 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了微信群。 群内居民同意拉公共电源线,不同意拉公共电源线的占50%。 必要的。

拉动公共电源线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所有业主申请并签字,二是小区内所有有车居民每月缴纳相应的停车费,用于监控、道闸用电和管理人员工资。 但目前很难要求所有业主都签字西宁小区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因为小区内外地租客较多,联系原业主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二种方法比较方便。 如果社区居民代表能够组织有车居民一起书写并签署接电申请书,社区就可以将申请书带到供电部门,尽快沟通解决公共用电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大事。 加保温、更换门窗、改造管网等一系列改造工程,让老小区的“面”和“里”越来越漂亮,老建筑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社区改造的结果是一个长期计划。 但当很多居民表示“购买”服务要付费时,他们并不愿意接受,居民也很难自行管理。 居民们应该转变观念,集中精力让社区变得越来越好。 毕竟受益的是居民本身。

记者 亦竹 摄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