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华为携百家合作伙伴亮相CeBIT,首次亮相“平台+生态”战略,助力企业拥抱数字化

时间:2023-07-02

3月20日下午C114讯(姜俊牧)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化企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战略选择。 3月20日至24日华为楼宇自控系统,华为以“新ICT,数字化转型之路”为主题,携手数百家合作伙伴亮相2017国际消费电子信息与通信博览会。

在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的巨大展台上,华为从业务、技术、生态三大主题全面展示创新ICT技术和解决方案,与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和方法; 并发表主题演讲和媒体发布会,在全球首次正式提出“平台+生态”战略。

展会期间,华为还联合发布了一系列与行业领先企业的重要合作和成功实践。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172家)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百强企业中超过40%(43家)选择华为。

据C114了解,今年CeBIT的主题是“数字经济——生生不息”,定位为经济、公共管理和社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旗舰盛会,为决策者参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与华为企业业务的战略和目标是一致的。

发布“平台+生态”战略

在企业竞争中,如果企业坚定不移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成为数字化企业,其体验、效率、各方面都能得到大幅提升,就有可能赢得竞争。 相反,不采取行动的企业就会远远落后于同行,甚至衰弱甚至消亡。

为了帮助客户拥抱数字化,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成功,华为基于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和思考,提出了“平台+生态系统”战略。 同样的道理。 “平台+生态”着力打造数字化转型共同体。 平台包括技术平台、资源平台、服务平台。 生态包括商业联盟、产业联盟、开源社区、开发者。

“华为企业业务的定位是数字社会、智能社会发展进程的推动者、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最佳合作伙伴。我们提出‘平台+生态’战略,核心是其中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宽带、SDN等新技术的高强度投入,打造开放、弹性、安全、灵活的ICT基础设施平台,进而构建新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合作共赢的生态,与合作伙伴共同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成功。” 华为企业BG总裁严力达表示。

“华为的‘平台’强调云管端协同;华为的‘生态’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与生态系统共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基于自身数字化转型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华为已经我们将践行‘平台+生态’战略,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华为企业BG及解决方案销售总裁袁谦一在CEO主题演讲中指出。

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华为还在CeBIT 2017上发布了全球计划,聚集领先的商业伙伴,形成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创新能力,为未来智能社会的ICT生态提供土壤和能量。 华为计划未来三年投资2亿美元再建15个; 到2019年底,全球数量将达到20家。

全面展示“新ICT”创新成果

根据“平台+生态”战略,华为基于高强度的技术投入,通过提供创新、差异化、领先的ICT软硬件基础设施,打造开放、灵活、灵活、安全的平台,并围绕该平台进行构建,充分发挥合作伙伴优势,拓展产业,形成共生、相互成长、再生的共同体,这一点在展会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华为展位分为“商业”、“技术”和“生态”三个展区,全面展示创新ICT产品、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整体设计贯穿并体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实践。

在商业展区,华为展示了推动客户数字化转型进程的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涉及智慧城市、金融、制造、电力、交通、传媒资产、ISP七大行业,共同探讨客户数字化转型之道。行业。 例如,在智慧城市领域,展示了城市IOC智能运营中心、物联网平台、警务大数据平台、智慧教育、远程医疗等亮点。

在技​​术展区,华为全面展示了云管端协同的新型ICT基础设施,包括物联网(含安全)、开放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全云化网络(含安全)、云通信、企业无线和服务。 技术热点。

生态展区内容包括:开发者社区、独立展位。 共有23家合作伙伴,其中世界500强合作伙伴7家。同时,整个华为展台联合展示的合作伙伴多达93家,如、、、、ABB等。

重磅合作与数字化转型实践

得益于在行业市场的长期深耕,今天的华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信赖。 在支撑其近年来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还构建了覆盖众多行业龙头企业的生态系统。

大会期间,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 在智慧城市领域,联合发布基于NB-IoT的雨水管理解决方案,科学制定雨水应急措施; 共同开发公共安全解决方案的开放生态系统; 与霍尼韦尔解决方案联合发布智能建筑联合解决方案,实现建筑智能化管理,降低能耗。

崔子恩携男友亮相_华为楼宇自控系统_王宝强携马蓉亮相戛纳红毯

在金融行业,埃森哲携手华为大数据平台,共享联合创新金融大数据解决方案; 华为与华为联合推出@,帮助银行客户重构IT基础设施和上层应用。

在能源行业,华为与SAP联合发布电力行业AMI解决方案,共同构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物联网生态; 并与国网天津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无线充电专网解决方案,帮助电力公司实现配电自动化、智能化。 抄表。

在交通行业,华为与交通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Indra签署全球合作谅解备忘录,基于华为全球研发平台,共同开发交通行业端到端交通和ICT解决方案,拓展市场。

在传媒行业,华为与索尼联合发布SDI()矩阵IP解决方案,共同开拓全球转播车、广电公司移动视频站系统等市场。

在公有云领域,CERN“螺旋星云”科研中心向全球媒体分享了使用德国电信“开放电信云”的实践经验; 德国灯具厂SLV宣布将部署基于“开放电信云”的物联网平台,并发布SLV智能家居项目。

“开放电信云”上线一周年

德国电信与华为在CeBIT 2016上正式推出“开放电信云”。华为为德国电信提供硬件、解决方案和技术专家支持。 T-是德国电信旗下的ICT服务提供商,负责运营、网络、数据中心和云管理,直接面向客户。 开放公有云是双方创新合作的结晶。 强强联手,共同为全球企业客户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

一年过去了,“开放电信云”有哪些进展和新计划? C114了解到,“开放电信云”不断完善,推出13项新服务,新增400多项新功能,为企业提供全套云服务。 与物联网结合,致力于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

2016年,CERN在原有私有云平台基础上引入公有云资源,构建“螺旋星云”科学云,目标是提供高性能计算、大容量存储、快速信息传输等服务。

有两个原因促使 CERN 考虑开放电信云。 一方面,“开放电信云”基于华为解决方案构建,并通过了负责制定全球统一标准的互操作工作组的测试。 核心服务,使“开放电信云”保持与CERN现有私有云相同的架构,有利于其管理以及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数据的迁移; 另一方面,德国电信的“开放电信云”通过了欧洲最严格的TUV安全认证和全球最权威的CSA STAR云认证,整体服务安全可靠。

自2016年4月起,CERN开始试用德国电信的“开放电信云”,规模达数千个高性能计算节点。 经过试验,德国电信开放电信云完全满足“螺旋星云”科学云项目的要求。 2016年11月2日,CERN宣布与德国电信开放电信云签署框架合同,涵盖“螺旋星云”科学云的设计、原型和测试阶段。 除CERN外,还有其他9家欧洲顶级科研机构参与该项目并使用该云计算平台。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