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考点总结已经刷完了。 如果需要跟进,请自行阅读之前的文章。 现在开始第二轮刷真题+考点背诵。 第二轮将不按章节顺序排列,而是按照分数比例和重要性进行发布。 请继续坚持下去,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 与其犹豫,不如直接去做。 快点!
1、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项目为( )。
A. 室内温度 B. 室内湿度
C.风口风量 D.冷热水总流量
E、冷却水总流量
答案:ACDE
分析:P198页,本题的测试点是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测试。 原文描述为“(一)室内温度测试要求每户随机测试一间卧室或客厅,其他建筑房间总数的10%。冬季,温度不得低于10%。”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得高于1℃;夏季,设计温度不得高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得低于1℃ (2)通风空调系统总风量允许偏离设计为-5%-+10%,各送风口风量≤设计值的15% (3)空调系统冷热水和冷却水的总流量应全系统检测,设计允许偏差≤10%。空调机组的水流量,恒流量系统允许偏差≤15%,变流量系统允许偏差≤10%。
2、关于通风空调系统风管安装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
A、风口、阀门处应设置支架、吊架进行加固
B、管道经过风道时,注意经过部分的密封处理
C、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应采用柔性短管连接
D、室外立管的固定电缆可按就近原则固定在防雷引下线上
答案:C
分析:P189页,本题的检验点是风管系统安装施工的技术要求。
答案A,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或检修门处,距风口、支管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所以是错误的。
答案B,风管内严禁其他管道通过,所以错误。
答案D,室外风道系统的电缆及其他金属固定件严禁与避雷针或防雷网连接,故错误。
扩展内存:
风管系统安装要求: 1)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墙壁或地板时,必须安装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质保护套; 风道与保护套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密封严密; 2)风道内严禁穿越其他管道; 3)输送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的风道系统必须安装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4)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风管系统经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用房时,不应设置接口; 5)室外风道系统的电缆等金属固定件严禁与避雷针、避雷网连接; 6)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外观检查。 试验合格后,应对风管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漏风量应符合规范允许值。
3、空气净化系统调试、试运行应满足的条件是( )。
A、洁净室建筑装修已通过验收 B、各类线路、管道的吹扫、试压已完成
C、空调设备系统联动完成 D、高效过滤器安装完成
E、完成风量和气压的平衡
答案:ABCE
分析:在P200页,本题的测试点是净化空调系统调试规定。
扩展内存: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规定: 1)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前,应在回风、新风吸入口及粗、中风前安装临时无纺布过滤器。中效过滤器。 2)净化空调系统的检测和调整应在系统正常运行24小时以上并达到稳定后进行。 3)竣工后的洁净室(区)的洁净度检测应在空置或静止状态下进行。 4)检测时,室内人数不得超过3人,并应穿着适合洁净室级别的洁净工作服。
4、下列风道系统安装检查项目属于主要控制项目( )。
A、风道支架预埋件位置 B、风道穿过防火墙本体外壳
C、风道防静电接地装置 D、风道水平安装吊架间距
E、风管法兰螺栓连接方向
答案:ABC
分析:教材没有原文,取自规范,理解一下就够了。 答案DE都是一般项目。
扩展内存:
主要控制项目是指对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以及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 主控项目必须满足要求。
主要控制项目包含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重要材料、零部件、成品和半成品、设备性能及配套材料、技术性能等; 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检验数据,以及工程性能检验。 如管道的焊接材料、压力试验、风道系统的确定、电梯的安全防护和试运行等。
5、关于空调风管及管道保温施工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管的隔热层可采用橡塑隔热材料
B、制冷管道防腐处理前应进行保温
C、水平管道的纵缝应位于管道两侧
D、风道、管道的隔热、防潮层应密封良好
E、多层保温层层间接缝应一致
答案:ACD
分析:P195页,本题检验点是管道防腐保温施工技术要求。
答B、空调水系统、制冷系统管道的隔热施工应在管道系统强度、密封性检验合格并完成防腐处理后进行。 大错特错。
答案E,多层保温层施工时,层间接缝应错开。 大错特错。
6、关于洁净层流罩的安装和调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使用独立的防抖支架 B.使用生产设备作为支撑
C、安装高度允许偏差1mm D、连续试运行不少于1h
答案:B
分析:在P199页,本题的测试点是洁净层流罩的安装要求。 原描述为“(1)应采用独立吊杆或支架,并采取防晃动固定措施,不得使用生产设备或墙板(2)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层流罩,应采取减振措施,箱体周围及顶棚应密封(3)洁净层流罩安装的水平偏差应为1‰,高度允许偏差应为1mm (4)安装后应进行不少于1h的连续试运转,运转应正常”。
案例一
背景资料:
A公司承揽了某城市大型标志性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包括管道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及通风空调工程。 施工单位要求A公司严格实施绿色施工,严格安全质量管理,并签订了施工合同。
……
第一批空调金属风管生产检验时,发现质量问题。 项目部采用排列图法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类,建立了风管生产中不合格点统计表(见表1),予以纠正。 经检查,风管咬口开裂的质量问题是咬口形式选择不当造成的。 改变咬合形式后,咬合质量得到提高。
问题:
3、对表1中的质量问题进行ABC分类。
4、金属风管咬合形式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回答:
3、A类因素包括咬合裂纹、风道几何尺寸过大、法兰螺栓孔间距等。 B 类因素包括不一致的翻边宽度。 C 类因素包括表面平整度过高和表面划痕。
4、风管系统压力及连接要求
解析:
3.P395。 本题的考点是排列图法。 原来的描述是“按照累计频数分为三类:主因素A(0-80%)、次要因素B(80%-90%)和一般因素C(90%-100%)” 。
4.教材已删除,做理解即可。
扩展内存:
单咬合、联合角咬合、角咬合适用于微压、低压、中压、高压系统; 卡扣式咬合适用于微压、低压和中压系统。
情况二
背景资料:
某机电公司承接地铁机电项目(4站4区间)。 该项目位于市中心城区,建设工期16个月。 项目范围包括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用水、动力照明、环境及设备监控系统等。
该项目每站配备3台制冷机组,每台重量为5.5t,位于地下站台层。 每个车站两端的新风井和排风井共安装6台大型风机。 空调制冷,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的内外焊缝均经过防腐处理。 某站3座冷却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地铁入口外建筑区围护内,冷却塔并排安装,距离围护建筑2.0m。
问题:
本项目冷却塔安装位置能否满足其进风要求? 解释为什么? 塔式安装应满足哪些要求?
回答:
1)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够满足其进风要求。 原因:冷却塔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冷却塔进风侧距建筑物1m以上。 2)冷却塔应水平安装,单台冷却塔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 多台冷却塔安装时,应排列整齐,各开式冷却塔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不应大于30mm。 采用共用集箱并联运行时,冷却塔集水盘之间的连接管道应符合设计要求。
解析:
P193。 本题的检验点是冷却塔的安装要求。 原描述为“(1)基础的位置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20mm,进风口侧与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lm。冷却塔构件及基础应采用镀锌或不锈钢螺栓,固定应牢固;(2)冷却塔应水平安装,单台冷却塔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多台冷却塔安装时,应排列整齐,各开式冷却塔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不应大于30mm,采用共用集箱并联运行时,连接管冷却塔集水盘(槽)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3)冷却塔集水盘应严密,无渗漏,进、出水方向和位置应正确。 静态布水器布水应均匀; 旋转布水器的喷水口方向应一致,旋转应灵活,水量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案例三
背景资料:
通风和空调管道是在工厂预制的。 风管批量生产前,项目部对风管的制造工艺进行了检查,并对风管进行了严密性测试: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项目部对主风管和干风管进行了检查。 漏光实验是分段进行的。 当项目部向监理汇报验收时,监理认为项目部没有完成风管实验和检测项目,要求项目部改进实验和检测项目。
通风空调工程安装。 实验调整合格,部分房间风机盘管在试运行验收时出现滴水现象。 经检查,凝结水管坡度不够,导致风机盘管凝结水溢出。 通过改造通风空调工程试运行验收。
问题:
2、风管批量生产前和风管安装后项目部应进行哪些测试和检查?
3、指出图2中风管及管件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并记下正确的规范要求。
4、试运行验收中,哪些子项目需要返工? 写出其合格的技术要求。
回答:
2、风管批量生产前,对风管制造工艺进行试验或检查时,应进行风管的强度和密封性试验。 风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安装后的主风道段和干风道段进行密性试验。
3.1)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面不应大于200mm; 2)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或等于630m的防火阀应设有独立的支吊架; 3)风道与防护套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密封严密; 4)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墙壁或地板时,必须安装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质保护套。
4、试运行验收时,应对凝结水管安装分项进行返工。 冷凝水管的坡度应大于或等于8‰,坡度应朝向出水口。
解析:
2.P191。 本题的检验点是风管的制作和安装的检验和试验。
3.P189/P191/P231。 本题第一个检验点是防排烟系统施工技术要求,第二个是风道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4.P192。 本题的检验点是冷凝水管安装的技术要求。
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接了某大型商场的空调工程。 项目内容包括:空调管道、空调给回水、开式冷却水等系统的钢管及设备施工,管道及配件由安装公司采购。 设备包括:离心式双工况冷水机组2套、螺杆式基载冷水机组2套、内融冰钢制蓄冰盘管24套、组合新风机组146套,全部为由建设单位购买。
项目部进入现场后,编制了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工艺与方法、质量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等。 管道安装及试压、空调机组调试及试运行等操作要求。
检查中,质检人员发现空调供水管道(见图1)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并通知施工人员进行整改。
空调供水管道和开放式冷却水系统施工结束后,项目部进行了强度和密封性测试。 施工图显示空调供水管工作压力为1.3MPa,开式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为0.9MPa。
检测中发现空调供水管部分法兰连接处、焊缝处存在渗漏现象。
问题:
1、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公开如何组织实施? 重要工程的技术交底文件应由哪些施工管理人员审批?
2. 图1中有哪些错误? 如何纠正?
3、计算空调供水管及开启冷却水的试验压力。 最小测试压力应该是多少?
4、试验中发现泄漏时,禁止进行哪些操作?
回答:
1、技术交底应分层进行,直至交底到达施工人员。 经营前必须披露,并有书面披露材料。 项目开工前明确重要项目,重要项目的技术交底文件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或批准,交底时技术负责人应到位。
2、存在的错误有:1)管道接口设置在穿墙套管内; 2)保温管和套管周围的间隙用聚氨酯泡沫材料填充。 纠正措施:1)调整管接头位置,使其不在套管内; 2)保温管与套管周围的间隙用不燃保温材料填塞严实。
3、空调供水管试验压力为1.3+0.5=1.8pa,开启冷却水试验压力为0.9*1.5=1.35Mpa,最小试验压力不应小于0.6Mpa。
4、试验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
解析:
1.P304。 本题的检验点是施工技术交底的组织。
2. P191-192。 本题的检验点是水管安装的技术要求。
3.P193。 本题检验点为冷冻、冷却水管道水压试验技术要求。 原描述为“冷(热)水、冷却水及蓄能(冷、热)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O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最小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在工作压力上增加0.5MPa。
4.P98。 本题的测试点是测试中发现泄漏的处理规定。 原文描述为“试验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案例六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揽了某大型药厂机电安装工程。 项目内容:设备、管道、通风空调安装。 安装公司对施工组织设计前期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施工方案完整,临时设施通过验收,施工人员按方案进场,技术交底满足施工要求,但由于资金问题,材料采购影响了施工进度。
....
监理工程师在检查金属风管生产质量时,对少量十字形接头风管板的拼接提出了整改要求。 安装公司进行了返工加固。 风管加固后,外形尺寸发生变化,但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并通过验收。
问题:
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整改要求是否正确? 解释为什么。 加固风管的验收可以使用哪些文件?
回答:
1)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整改要求正确。 风管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有交叉缝。 2)加固风管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及谈判文件的要求进行验收。
分析:1)P187。 本题的检验点是镀锌钢风管的制造技术要求。 2)P467。 本题的检验点是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评定“不合格”时的处理方法。 原文描述为“经过修缮或加固的分项、分项工程,虽然外形尺寸发生变化,但仍能满足安全和功能要求,按照技术要求可以验收”。治疗方案和谈判文件。”
案例七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接某商务楼机电安装工程,该商务楼办公区空调系统如设备、管道及通风空调等安装均采用多机组机组。 经过施工成本分析和预测,项目部采用人工定额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度:控制设备采购:从数量和价格上控制材料采购冷水机组 楼宇自控,控制施工机械租赁等措施控制施工成本,使计划成本小于安装公司分配给项目部的目标成本。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表,项目部编制了多联空调系统施工进度表(见表3),但提交公司审批时遭到拒绝,要求重新编制。 -编译。 在施工质量检查中,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整改以下问题:
(1)将单根长度为300mm的柔性短管粘在接头上;
(2)矩形柔性短管与风管的连接采用卡箍固定
(3)柔性短管与法兰连接采用压板铆接,铆钉间距100mm
商业建筑机电工程竣工后,安装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分别向建设单位提交报告,申请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成立验收小组,并制定一个验收案例。 安装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分别向施工单位移交工程施工交接技术文件和监理文件。
问题:
1、项目部主要采取了哪些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2、项目部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为何被安装公司拒绝? 制冷剂管道在注入制冷剂之前需要进行哪些测试?
3、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整改是否合理? 解释一下原因。
4、验收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将向施工单位提供哪些报告? 设计单位提供什么图纸? 建设单位提供什么保障?
回答:
1、项目部主要采取了人工成本、工程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工程机械成本的控制措施。
2.1)被拒绝的原因是施工工艺错误,应在系统试压后进行制冷剂注入。 2)充注制冷剂前,需要对系统进行制冷剂管道吹扫、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制冷剂泄漏试验。
3、监理工程师对项目部整改的要求合理。 柔性短管长度宜为150-250mm; 矩形柔性短管与风管的连接不应采用卡箍固定; 柔性短管与法兰连接处采用压板铆接,铆钉间距为60-80mm。
4、验收时,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设计单位提交工程质量检验报告,监理单位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设计单位提供竣工图,施工单位应提供工程保修函。
解析:
1.P346。 本题的检验点是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原描述为“1、劳动力成本控制措施。严格劳动组织,合理安排生产工人进出厂时间;严格劳动定额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技术素质2、工程设备成本控制措施,加强工程设备管理,控制设备采购成本、运输成本、设备质量成本;3、材料成本控制措施,材料采购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数量和价格。特别是项目包含材料成本项目,如非标设备的生产和安装。在材料使用方面,从控制材料消耗、采用定额领料和有效控制现场4、施工机械成本控制措施,优化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租赁工程机械; 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5、其他直接费用的控制措施。 根据收入严格控制支出。 6、间接成本控制措施。 尽量减少管理人员比例,一人多职; 应该用指标来控制费用。”
2.1)P186。 本题的考点是多线系统的安装施工顺序。 原描述为“多联系统安装施工顺序:基础验收——室外机吊装——设备减振安装——室外机安装——室内机安装——管道连接——管道测试强度及真空度测试——系统充注制冷剂——调试运行- 质量检查。” 2)P196。 The test of this are the of the test. The is "After the is and the , the , air test, test and test be out. The data with the and the . The ".
3. P189. The test point of this is the for the of short pipes. The is "(1) that are anti-, -proof, and not easy to be used. (2) The of the short tube be 150-250mm, and the or of the seams be firm and , there be no ; the short pipe be flat and free of . (3) The short pipe not be a pipe with a ; the the short pipe and the air duct not be fixed by a hoop. (4) The of the short pipe and the be by plate , and the be 60-80mm".
4. The have been , and only the unit the and the unit draw the as-built .
Case eight
:
A won the bid for an , and the of all and in the area. After A the site, it and the to the , and the of part of the ( 0.2MPa) with a high risk of loss to B. After the was over, A sent a to B in terms of , site , , and .
the , A found that the inner welds, and pipe of the in the (as shown in 4) did not meet the , and .
问题:
why A of (see 4).
回答:
The end of the joint with the weld at the end does not meet the of the , and the be at the end of the water flow.
: P192. The test point of this is the of the . The is "the end of the joint or with the weld seam, the be at the end of the water flow, and the be at the upper end". There are other that to the of the and will not be .
test :
1. and of air- units and fresh air units (2022 new)
: test - - - base - - and -
2. for the
: 1) The air valve be with an , and it be able to the valve ; 2) The or of the air valve be to close; 3) and 4) For air with than 1.5 times the , the shall a or test for the test that can be and at 1.5 times the . 报告; 5) The valve be able to be , and the air meet the .
3. Metal air duct and
: 1) The metal air duct is . When the or sid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400mm, the the and not be than 4m; when it is than 400mm, the not be than 3m; The of the not be at the air and door, and the from the air and pipes not be less than 200mm; 1 anti-sway or fixed to .
4. for and of - air duct
: When the - air duct is , the of the is 3‰, and the total not 20mm; when the - air duct is , the of the is 2‰, and the total not 20mm.
5. Water pump
: The of the pump as a whole not be than 0.1‰, and the not be than 0.2‰. The and level of pumps not be than 0.05‰. When the water pump and the motor are by a , the axial of the two shaft cores of the not be than 0.2‰, and the not be than 0.05mm.
6. for of multi- air
: 1) The be able to cold air or hot air , and it can be and under ; 2) There be no and sound the trial of the unit, and the any noise. Water and noise meet the of the ; 3) With a of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the of the of the local unit under the of the .
7. for trial and of and air under non- full load
: 1) It be out after the test run of the unit of the is ; 2) The test run of the not be less than 2 hours, and the test run of the air with cold (heat) not be less than 8 hours. When the joint trial and is not in the or , only the trial and cold (heat) will be done, and it will be in the first or .
8. Joint trial and of the and air under non- full load (2022 new )
: 1) , and of the and . 2) and of air (, , ). 3) and of air water . 4) and of air .
9. What be with for the trial and of the and air under non- full load
: 1) The the of the total air of the and the air be -5%~+10%, and the in each area of the meet the . After the has been for air , the the air of each air and the hood and the air not 15%. The of and main of the meet the , the be , and there be no .
2) The air- water the air in the ; the of the be and ; the flow rate, of the water pump and the of the water pump motor not by more than 10%. The the total flow of air- cold (hot) water and water and the flow not 10%.
3) After the of the water , the water flow of each air unit in the flow meet the , and the be 15%; the water flow of each air unit in the flow meet the , and the be 10%.
4) The and water of the and the water of the tower meet the ; when or are in , the the water flow of each and tower and the flow not be than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