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5日,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一结束,杜小刚同志就来到第一个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检阅党代会报告。 杜小刚强调,江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市十四大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创新机遇,拥抱创新时代,点燃创新激情,用创新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开拓新领域、迈上新水平,让“科技创新江阴”成为现代化画卷中最美的画卷。
当天,第一代表团讨论气氛热烈。 徐峰、陈兴华、魏峰、罗宏伟、蒋敏、李全兴等代表先后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杜小刚同志代表十三届市委所作的报告雄心勃勃、精准务实。 对五年来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真实的。 大家纷纷表示对这份报告的全力支持和支持。 代表们还结合各自实际,就构建创新生态、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更加紧密、更高品质的区域共同体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后,杜晓刚作为第一代表团成员发言。 他说,报告对未来五年全市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有些任务与江阴密切相关,有些任务直接向江阴提出。 江阴作为全省国家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领头羊,有基础、有条件走在全市现代化和全省国家县域现代化前列。 希望江阴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报告,发挥独特优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努力为全市整体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杜小刚重点介绍了科技创新对推动无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他表示,这次党代会把科技创新摆在无锡现代化建设“十大重点任务”的首位,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无锡发展的核心代码,产业与科技高度融合是无锡最突出的特色。 强调要以“百年不动摇”的信念和毅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
杜小刚要求江阴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响“科技创新江阴”品牌。 一是打造创新载体。 根据大势、发展需要和江阴的不足,从最宏观的角度谋划和推进江阴科技创新工作。 要积极对接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尽快把霞客湾科学城打造成江阴科技创新新高地、连接西城的主阵地; 二要培育创新型企业。 要充分发挥江阴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建立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培育一批雏鹰、瞪羚、准独角兽等科技领军人物; 还要走开放引进之路,以多种形式布局科技创新飞地,尽快集聚更多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协同创新水平。 三是集聚创新人才。 依托“济阳人才计划”,大力吸引和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紧缺型”战略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发展本地人才选拔和“飞地”人才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应,优化人才服务清单,推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政策措施,推动更多江阴人才、城市优秀人才留在江阴、为江阴使用。 四是优化创新生态。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要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注重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江阴楼宇自控创新服务中心,扩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吸引各类科技创新基金来江阴竞争; 同时,要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体系。
(高美美、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