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开发参与主体划分,建筑经济可分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政府-中介组织-市场联动多元合作三种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政府根据城市区位和行业特点制定发展规划引导楼宇经济发展,或者政府独立设立开发机构,代表政府负责与民间开发商合作。
市场化模式是指楼宇经济的开发建设完全由民间开发商之间的市场按照商业交易规则自发进行,城市政府管理部门仅通过市场规则和一定的政策来指导开发建设。 目前,许多城市现有的商业建筑都是市场化的。
此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杭州市下城区。 其多元合作模式是指由众多参与楼宇经济的商家和开发商组成的联盟式非营利组织。 主要代表商家、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开展一些合作、研讨会等活动。 政府部门、开发商、商户在实施中明确各自职责,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综合楼发展模式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特点,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和配套措施,通过建设综合商业楼吸引各类企业进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主题建筑发展模式主要针对某类业态发展的具体情况,重点建设城市一定区域内具有产业集聚功能的各类建筑,如金融大厦、信息大厦、商贸大厦、研发大厦、公共教师楼等。城市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指相对集中的城市工业园区和位于中心城区的工业建筑。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趋势下,楼宇经济是城镇化进程中与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协调的新兴经济形态。 其特点是集约、高密度,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 依托城市特有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快速发展“城市产业”的载体经济形态。
从城镇化发展趋势看,载体建设是适应区域功能定位、突破资源短缺“瓶颈”、拓展长远发展空间、加速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经济发展将取得更大成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楼宇自控系统发展前景,贡献也将相应加大,进入打造“品牌园区”、打造综合建筑载体的新阶段。 前景越来越明朗。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规划分析报告》。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位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