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质量发展委员会通报了2021年设区市政府质量工作专项考核结果,南京市荣获最高A级考核,连续7年获此殊荣。
南京玻纤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来源:南京市发布)
2021年,南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继续深化质量强市战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打造南京质量品牌高地。 激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率,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连续三年质量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受到省政府鼓励和督促。 “七连甲”成绩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武林秘籍”?
深入推进质量提升
介绍了全市质量提升行动重点,明确了23个责任部门、56项重点任务、93项具体措施。 开展定制家具、涂料行业质量比对研究和改进活动,发布实施8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定制家具产品团体标准。 用好监测手段,优化市场监管质量分析范围,连续15年编制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对全市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继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利用十四院等优秀质量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放日”、“品牌标杆企业质量行”等活动,促进质量优秀经验的宣传和分享管理。
精心培育品质品牌
系统规划部署全市质量品牌建设,强化政策激励,分级分类精准培育指导,新增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2项,创往年新高,江苏省省长质量奖2项,提名省长质量奖2项,全省第一; 新国家质量标杆1个,江苏省质量标杆2个,位居全省前列; 新增部省级“平安百年优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8项,全省第一; 新增鲁班奖4个、大禹奖1个; 新增第二批“江苏精品”15个、地理标志注册商标4个,建成“南京市地理标志产品追溯平台”; 新增南京市市长质量奖10家企业、9名个人,质量品牌梯队日趋完善。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主导和参与制定ISO、IEC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296项,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1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8项,居全省第一; 筹建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玻纤研究所等十四个研究所获批建设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新增价值溯源传输项目88个,获批全省唯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物毒素分析评价)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完善小微企业质量认证的典型经验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 围绕全市高新园区,创新建设15个“质量站”,为全链条、全方位、全流程的质量基础设施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辐射近2万个中小微企业。微型创新企业; 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南京质量学习网”和首席质量官云培训平台,已培养质量人才15000余名。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十四五”市场主体倍增规划出台,新登记市场主体29.6万户,同比增长19.9%;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一次一件事》等三项措施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南京卫星楼宇自控质量保障,被评为全国连续两年获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推出“跨省通办”、开立医保账户首次纳入创业服务等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深化公平竞争,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启动全国首个公平竞争审查、监测和评估体系;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联系点13个,保护示范点107个,位居全国第一。省。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以促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优质化、均衡化、专业化为目标,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化试点工作; 继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群体不断增加; 持续加强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已连续10年发布。 南京市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报告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