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设计方法流程图根据系统集成要求确定BAS控制水平和方法,确定BAS网络结构、节能、经济分析和土木工程。设计方法流程图 绘制建筑物BAS系统网络图 配合电气专业完成配电设备二次回路的设计、仪表量程的计算、调节阀的选型、计算确定 BAS 现场设备的尺寸和安装方法 * 绘制各子系统的控制系统图 绘制各层管线铺设方案,列出 BAS 设备和材料表,写出设计和施工要点,并讲解BAS设计方法流程图*专业图纸会签施工图,配合BAS设计方法流程图施工。设计任务完成* 楼宇自控系统3、现场控制器DDC的设置原则及接线方式DDC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车站、空调房、新风房等场所的控制参数比较集中,也可以根据要求布置在弱电井道内,箱体一般安装在墙上;被控设备应与要求相适应,预留10%-15%的余量;
BAS中控室可与消防控制中心、安防监控中心等组成楼宇控制中心。此时位置应满足消防控制中心的要求。* 楼宇自控系统5、 BAS 系统的电源要求 a.应从变电站引出专用电路向中央控制室供电,供电电路应由安全电源供电;湾。中央操作站的供电应配备不间断电源(UPS)装置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其容量应包括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总和,并考虑预期的扩展容量。UPS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楼宇自控系统c和DDC的供电应为中控室集中供电,并以放射状方式给各个DDC供电。如果采用就地供电方式,可以就近供电;系统6、BAS系统的接地要求一般采用建筑物整体接地方式,要求整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 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极的距离不小于20m *建筑物自控系统七、空调DDC系统监控设计(一)空气的定义及组成-调节DDC系统 DDC系统是BAS的技术形式。DDC是英文的缩写,翻译为“
如图所示。* 楼宇自动化系统 传感器 A/D 转换器 微处理器 D/A 转换器 执行器 变送器 图 1 执行器接受四种类型的信号:数字输入 (DI)、数字输出 (DO)、模拟输入 (AI) 和模拟输出 (AO)。* 楼宇自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对应一定量的电压或电流值,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性有关。空调自控系统中常见的模拟量输入信号:温度、湿度、压力流量、压差等;阀门。*楼宇自控系统数字输入信号包括:风机、水泵、冷却塔风机、电机运行状态、过滤器堵塞状态报警、差压开关、液位开关、开关信号、防冻保护等。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电磁阀控制、二位电动水阀控制、水泵、风机、冷却塔等设备的启停控制。建筑物内空调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以及各种管理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1)能源控制和管理功能。即根据楼宇的实际冷热负荷楼宇自控系统组成部分,空调系统中的空气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水系统,自动控制冷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使整个空调系统达到最佳节能状态。水泵、风机、冷却塔等设备的启停控制。建筑物内空调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以及各种管理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1)能源控制和管理功能。即根据楼宇的实际冷热负荷,空调系统中的空气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水系统,自动控制冷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使整个空调系统达到最佳节能状态。水泵、风机、冷却塔等设备的启停控制。建筑物内空调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以及各种管理功能。* 楼宇自控系统(1)能源控制和管理功能。即根据楼宇的实际冷热负荷,空调系统中的空气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水系统,自动控制冷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使整个空调系统达到最佳节能状态。
测量和计费空调系统的能耗。(7)各种物业管理文本的自动生成、打印和查询。*楼宇自控系统(四)空调DDC系统组成1)时钟:用于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各种运行时间调节控制。2)程序存储器: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即用户编写的用于控制各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程序。3)工作存储器:用于读写,随机存取和临时存取数据。*楼宇自控系统4)多输入输出控制器:多输入控制器可以将输入信号发送到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并输入微处理器进行运算。运算结果输入到D/A转换器,然后通过输出控制器发送到变送器和执行器。5)DDC控制系统相关软件:包括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 楼宇自控系统 问题探讨、合作共赢* 楼宇自控系统一、智能楼宇概述二、楼宇自控发展历程三、楼宇自控系统四、系统构成< @五、通信协议六、系统设计七、空调DDC设计(示例)八、系统软件功能*楼宇自控系统一、智能楼宇概述1.定义 (4C 5A) 2. 发展3. 结构* 楼宇自动化系统 二、 楼宇自动化发展历程 a.第一代:CCMS中央监控系统(1970年代产品) b.第二代:DCS分布式控制系统(1980年代产品) c.第三代:开放式分配系统(1990年代的产品) d.第四代:网络集成系统(21世纪的产品)*楼宇自控系统三、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是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集中管理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的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称为 BAS ( )。第一代:CCMS中央监控系统(1970年代产品) b.第二代:DCS分布式控制系统(1980年代产品) c.第三代:开放式分配系统(1990年代的产品) d.第四代:网络集成系统(21世纪的产品)*楼宇自控系统三、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是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集中管理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的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称为 BAS ( )。第一代:CCMS中央监控系统(1970年代产品) b.第二代:DCS分布式控制系统(1980年代产品) c.第三代:开放式分配系统(1990年代的产品) d.第四代:网络集成系统(21世纪的产品)*楼宇自控系统三、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是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集中管理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的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称为 BAS ( )。开放式分配系统(1990 年代的产品) d. 第四代:网络集成系统(21世纪的产品)*楼宇自控系统三、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是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集中管理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的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称为 BAS ( )。开放式分配系统(1990 年代的产品) d. 第四代:网络集成系统(21世纪的产品)*楼宇自控系统三、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是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集中管理的楼宇管理和控制系统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的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称为 BAS ( )。
* 楼宇自控系统2、 对于现代楼宇,在没有安装BAS的情况下,使用这些设备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控制问题、管理问题、维护问题、能耗问题*楼宇自控系统3、BAS系统监控范围及参数内容空调机组:新风空调机组、新/回风空调机组、变风量空调机组冷/热源系统: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热交换器、热水一次水泵、热泵机组*楼宇自控系统给排水系统:各类水泵、各类水箱送风、排风机:各类送风风机、排气扇。电源系统:照明控制、高/低压信号测量、备用发电机组电梯第三方集成设备及系统楼内所有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方便楼宇管理人员操作设备和监控设备运行,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便于及时发送设备故障及各种报警信号,便于操作人员处理故障,节省运行成本和能源。*楼宇自控系统四、BAS系统的组成各类传感器、执行和调节机构分站、DDC传输通道、中央处理器、人机界面、外围设备、中央控制室、现场部分*,
* 楼宇自动化系统变电站控制器:它是基于微处理器的可编程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它接收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数字运算,经过逻辑分析判断处理后自动输出控制信号,执行动作。调整机制。* 楼宇自控系统的变电站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具有四个输入/输出接口:AI、AO、DI、DO。直接与现场传感器和执行调节机构连接,测量各种物理量,实现对受控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方便灵活。* 楼宇自控系统 其中:AI-模拟输入接口,可作为仪表的检测输入,如温度、压力等,一般为1-10V或4-20mA直流信号。AO-模拟量输出接口用于操作控制阀、执行器等,如电动阀、三通阀、风门执行器等,无需外接电源,输出为0-10V直流信号。*楼宇自控系统DI-数字输入接口,即触点、液位开关和限位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一般用于检测设备状态、报警接点、脉冲计数等。使用DO-数字输出接口用于控制风机、水泵等的运行,也可作为输出信号和动作增减型执行机构。* 楼宇自动化系统传感器和执行调整机制:包括执行机构(如电动阀门上的电机)和调节机构(电动阀门的阀门) * 楼宇自控系统的数据传输线路:是连接系统各部分的纽带,线路从各监控点到变电站控制器逐点连接(径向型),数据中心与各子站通过总线型网络结构组网,各子站通过环路直接与总线相连双芯线实现分站与分站、分站与中心站的连接。之间的沟通。
它要求控制设备和楼宇设备遵循一定的通信协议。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是and。* 楼宇自动化系统1、 参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ANSI/-1995 标准。由楼宇管理、系统用户和系统集成商联合提出的一种正式的、非专有的开放协议通信标准。*楼宇自动化系统于 1987 年根据 SSPC-135 法规开发,以确保最终用户和制造商都是开放的成员资格 ANSI、ISO 和 CEN 使用的分布式、不独立硬件 受到全球数万家制造商的支持* 楼宇自动化系统 2、协议。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是and。* 楼宇自动化系统1、 参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ANSI/-1995 标准。由楼宇管理、系统用户和系统集成商联合提出的一种正式的、非专有的开放协议通信标准。*楼宇自动化系统于 1987 年根据 SSPC-135 法规开发,以确保最终用户和制造商都是开放的成员资格 ANSI、ISO 和 CEN 使用的分布式、不独立硬件 受到全球数万家制造商的支持* 楼宇自动化系统 2、协议。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是and。* 楼宇自动化系统1、 参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ANSI/-1995 标准。由楼宇管理、系统用户和系统集成商联合提出的一种正式的、非专有的开放协议通信标准。*楼宇自动化系统于 1987 年根据 SSPC-135 法规开发,以确保最终用户和制造商都是开放的成员资格 ANSI、ISO 和 CEN 使用的分布式、不独立硬件 受到全球数万家制造商的支持* 楼宇自动化系统 2、协议。
该协议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 (OSI) 参考模型定义的所有七层服务。* 楼宇自控系统六、BAS系统的设计 BAS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根据楼宇的整体功能要求和物业管理方式的控制水平,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在建筑和控制系统的特点,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和设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楼宇自控系统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JGJ/T16-05" * 楼宇自控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组成方案、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确定BAS中的子系统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接口示意图统计监控系统的监控点(AI、AO、DI、DO)的数量,并列出分布情况。根据监测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确定变电站的监测区域和变电站的位置,统计整栋楼所需的变电站数量。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