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楼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先进的综合性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控制能力,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楼宇的不断普及,先进、高性能的楼宇设备在商业楼宇中的不断应用,以及广泛的应用。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生动、真实地反映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和控制状态,为楼宇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有效可靠的手段。因此,建设保险柜,技术可靠、技术先进的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不仅关系到建设者投资的合理性、物业管理的经济性、环保要求的节能,也关系到系统在楼宇中的应用。升级发展,更重要的是楼宇自控系统调试,为楼宇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目前智能楼宇中流行的各种品牌的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都比较先进,可以满足楼宇设备控制的要求。不同的是如何使这些设备先进、科学和经济。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完成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
2 调试必须满足的条件
系统的所有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均已安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不仅安装了系统及其自身系统的受控设备,还完成了个人或自身系统的调试;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其自身系统的工艺要求,如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的单机运行。必须正常,其制冷量、冷冻水进出口压力、进出口水温等必须满足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
检查BAS与各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调试步骤
3.1 数字输入测试
干接点输入根据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其逻辑值。
脉冲或累积信号应根据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认,确认产生脉冲数与接收脉冲数一致,并符合最小频率、最小峰值电压、最小脉冲宽度、最大频率,设备手册中规定的最大峰值电压和最大脉冲宽度。
电压或电流信号(有源和无源)应根据设备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确定。
动作测试:
根据以上不同信号的要求,采用程序或手动方式对所有测点进行测试,并记录测点值。
特殊功能检查:
根据本项目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数字信号输入及检测正常、报警、断路、断路、电路短路等。
3.2 数字输出测试
继电器开关量输出0N/OFF:根据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确定其输出的规定电压、电流范围和允许工作能力。
检查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其电压或电流输出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
动作测试:
在程序模式或手动模式下测试所有数字输出,记录测试值并观察被控设备的电气控制开关是否工作正常;观察受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特殊功能检查:
根据本项目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三态(快、慢、停)和按设计要求的间歇控制。
3.3 模拟输入测试
检查输入信号,确认其有源或无源模拟量输入的类型、范围(容量)、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通常的传感器按以下顺序进行检查和测试:
温度、湿度、压力和差压传感器的检验和测试。
根据产品说明的要求,确认设备的供电电压、频率、温度、湿度是否与实际要求一致。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传感器的内外连接线是否正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产品手册规定的输入范围,连接模拟量输入信号后,检查传感器端或DDC侧的输出信号,计算后确认与实际值是否一致.
精度测试:
使用程序和手动的方法对每个测试点进行测试,在其里程范围内读取三个测试点(满量程的10%、50%、90%),其测试精度应满足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3.4 模拟输出测试
确定模拟量输出类型、范围(容量)和设定值(设计值)是否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常用的各种阻尼器和电动阀驱动器可按以下顺序进行检查和测试: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认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度、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
人工检查:
首先将驱动器切换到手动,然后转动手摇曲柄并检查驱动器的行程是否在 0-l00% 范围内。
确认人工检查无误后,根据现场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模拟输入信号或从DDC输出AO信号楼宇自控系统调试,确认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
动作测试:
通过程序或手动控制对所有AO测试点进行逐点扫描测试,记录每个测试点的数值,并将数值填入附表1中,不时观察被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
特殊功能检查:根据项目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保持输出功能、事故安全功能等。
所有DO、DI、AO、AI点均应按照监测点表或调试计划中规定的监测点数量和要求,按本规程上述要求进行。
3.5 DDC 功能测试
运行可靠性测试
对被控设备设定的某个监控程序进行采样,测试被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
关闭中央监控主机和数据网关(包括主机与UDC之间的通讯设备),确认系统中所有DDC和受控设备运行正常。系统框图等图形可以自动恢复。
关闭 DDC 电源后,确认 DDC 和被控设备运行正常,重新上电后,确认 DDC 可以自动检测被控设备的运行,记录状态并恢复。
DDC抗干扰测试
将干扰源设备(如电钻)连接到 DDC 的同一电源。干扰设备开机后,观察DDC设备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是否正常运行。
DDC软件主要功能及实时测试
DDC点对点控制
在DDC侧使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仪,或在中控主机侧手动控制被控设备,测量被控设备运行状态返回信号的时间,以满足设计要求系统。
在现场模拟一个报警信号,确定CRT屏幕上报警信号的时间并触发蜂鸣器,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3.6 冷源设备群控及联动控制调试
根据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安装在空调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电动调节阀等设备是否在位,接线是否正确,型号和规格是否正确。输入输出信号范围与设置一致。
检查水泵控制柜各电气元件是否损坏,内外接线是否正确,严禁强电源接入DDC。
使用笔记本电脑或便携式检测仪检测附表中记录的所有模拟输入点的温度、压力和流量计值,并检查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输入点(水流开关等)是否工作正常。强制设置所有开关输出点通断,并确认相关蝶阀、水泵等是否工作正常。强制设置所有模拟输出点和输出信号,以确认相关电动阀工作是否正常,其位置调整是否跟随变化。
系统启动信号由上位机发出,观察设备联动是否按照水阀-冷却塔风机-冷却泵-制冷泵-主机的顺序和延迟时间启动。系统启动并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上位机发出系统停止。信号,观察设备联动是否按主机-制冷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水阀的顺序和延时时间依次关闭。
当两台以上冷源设备运行时,关闭部分空调设备,观察系统能否根据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自动关闭一台或多台冷源设备,自动联动水泵、制冷塔、蝶阀等设备。之后,对停运的空调设备进行恢复,观察系统能否恢复一台或多台冷源设备,按程序顺序连接水泵、蝶阀、冷却塔等设备。
在不改变冷源主机和水泵台数的情况下,降低部分空调设备的负荷,观察系统能否将集水器与布水器的压差维持在设定范围内调节旁通阀。.
3.7 热源设备群控及联动控制调试:
热源设备的群控联动调试与冷源设备的群控联控调试相同。
3.8 调试新风机单台设备(冷暖控制) 检查新风机控制柜各电气元件是否损坏,内外接线是否正确。应确认接线正确,无短路故障。
根据监测点表的要求,检查新风机上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差压开关等设备的位置和接线是否正确,风机的型号和范围是否正确。输入输出信号与设置一致。
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扇在非 BAS 控制下正常运行。
确认 DDC 控制器和 I/O 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否正确。
确认DDC上电并打开主电源开关后,观察DDC控制器及各部件是否正常。
用笔记本电脑或便携式检测仪检测附表中记录的所有模拟输入点的送风温度和气压,检查数值是否正确。记录所有开关输入点(气压开关等)是否工作正常。强制开启和关闭所有开关输出点,并确认相关风扇、风门、阀门等是否正常工作。强制设置所有模拟输出点和输出信号,以确认相关电动阀(冷热水控制阀)工作是否正常,其位置调整是否跟随变化。
启动新风机,新风阀应联锁打开,送风温度调节控制投入运行。
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此时应逐渐降低热水调节阀,关闭开度直至完全关闭(在冬季条件下);或冷水阀逐渐加大,开度为全开(夏季工况)。当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通常为3℃左右)时,确认冷热水阀的工作条件与上述完全相反。
调节湿度,使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此时加湿器应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送风湿度应接近设定值。
如新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或高、中、低速控制时,应模拟风压实测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保风机转速可相应改变或切换至测量值或稳定在设计值。应稳定在某一点,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风机转速的30%、50%、90%的高、中、低转速所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当新风机停止运转时,新风门、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确定联锁联动的其他功能和要求。
单体调试完成后,应根据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置其送风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初始状态。
3.9 空气处理器(冷暖两管)单机调试
按上述要求完成试验检查和确认。
空调启动时,新风门、回风门、排风门等应联锁打开,各种调节控制投入运行。空调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着回风温度设置的变化而变化。一定时间后,应稳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附近。若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过慢,可适当加大PID调节的比例放大效果;如果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与设定值偏差较大,可适当增加PID调节的积分效果;回风温度明显在设定值上下周期性波动。如果偏差超出范围,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效应,再降低比例放大效应,直至系统稳定。PID参数设定的原则是: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其次要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参数设置不宜过多,避免系统振荡,并留有一定余量。当系统调试后不稳定时,应考虑相关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并认真检查并排除此类干扰。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效应,再降低比例放大效应,直至系统稳定。PID参数设定的原则是: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其次要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参数设置不宜过多,避免系统振荡,并留有一定余量。当系统调试后不稳定时,应考虑相关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并认真检查并排除此类干扰。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效应,再降低比例放大效应,直至系统稳定。PID参数设定的原则是: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其次要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参数设置不宜过多,避免系统振荡,并留有一定余量。当系统调试后不稳定时,应考虑相关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并认真检查并排除此类干扰。一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二是满足其基本精度要求。参数设置不宜过多,避免系统振荡,并留有一定余量。当系统调试后不稳定时,应考虑相关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并认真检查并排除此类干扰。一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二是满足其基本精度要求。参数设置不宜过多,避免系统振荡,并留有一定余量。当系统调试后不稳定时,应考虑相关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阻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并认真检查并排除此类干扰。
空调停止运行时,新风机风门、排风风门、回风风门、冷热水控制阀、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位置。
确认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技术资料、软件和调试大纲中规定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程序控制要求。
变风量空调应根据控制功能的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并确认空气处理器的风量和风量也随着风扇的转速而相应变化。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在风机转速的30%、50%、90%时记录相应的风压或风量根据设计和产品规范的要求。
如有必要,模拟控制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和回风风门的开度限制设置应满足空调过程提出的百分比要求。
3.10 供排风机单台设备调试
根据需要完成测试检查和确认。
检查所有送、排风机及相关空调设备,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其联锁和启停控制是否正常。
根据换气过程的要求,使用软件配置各送、排风机的风量,确认设置参数是否正常,保证风机正常运行。
为保持室内相对室外+20Pa的通风要求(根据设计要求),首先进行变风量新风的风压控制和调试;然后使房间有一定的正压,进行变速排风扇的调试。模拟建筑物室内实测值的变化,风扇转速应能相应变化。当实测值大于设定值时,风扇转速应降低;当实测值小于固定值时,应提高风扇转速;当测量稳定在+20Pa时,风扇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
3.11 给排水系统单台设备调试
检查各种水泵的电气控制柜,DDC与DDC之间的接线是否按设计监控要求正确,严禁强电接入DDC。
根据监测点表的要求,检查安装在各种水箱、水池中的水位传感器或水位开关的位置,以及温度传感器、水量传感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正确,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确认各类水泵及其他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下运行正常。
在DDC端主机或主机端,按本规程要求检查设备的AO、AI、D0、DI点,确认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动链的要求。
3.12 变配电系统等通信接口设备调试
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按照设计和监测点表的要求检查BA系统与第三方系统上位机(通讯口)的连接线或通讯线,并确认通讯接口、数据传输、格式、传输速率等满足设计要求。
基本应用软件设置与确认
确认BAS系统图与实际运行设备一致。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确认BAS中的主机、DDC、网络控制器、网关等设备的运行和故障状态。
根据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BAS系统设备的传感器、阀门、执行器的运行状态、报警、控制方式等。
确认 BAS 控制设备的平面图
确认 BAS 受控设备的平面位置与实际位置一致。
激活BAS受控设备的平面位置后,确认其监控点的状态和功能与监控点表的功能一致。
确认现场设备在 CRT 主机端手动控制。
4 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系统联调4.1 系统接线检查
根据系统设计图纸要求,检查主机与网络设备、网关设备、DDC、系统外部设备(包括电源UPS、打印设备)、通讯接口(包括其他系统)、传输线是否连接规格是正确的。通信接口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2 系统通讯检查
主机及其对应设备上电后,启动程序检查主机与系统内其他设备通信是否正常,确认系统内设备无故障。
4.3 系统监控性能测试
在主机端,根据监控点表和调试大纲的要求,对系统的DO、DI、AO、AI进行抽样测试。
如果系统有热备系统,应确认其中一台机器处于人为故障状态,确认其备用系统运行正常,检查运行参数保持不变,并确认现场运行参数不会丢失。
上述主机侧单机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抽样试验。
4.4 系统联动功能测试
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通过硬连接进行链接,所有监控点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测试,确认功能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