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由四川省通信学会建筑智能专业委员会、千家智科主办,中国建博会支持的2019第20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峰会在成都环球中心洲际酒店成功举办。
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峰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多年来,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峰会已成为智能建筑、智能照明、智能家居、安防、建筑节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年度大型行业盛会。
本次峰会成都站以“AIoT赋能建筑、人与空间”为主题,吸引了400位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建筑和家庭中的最新应用,全面解读人工智能。以及智能产业链的最新发展趋势。
成都市销售总监余辉为我们做了“国内楼宇自动化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
宇辉说,格瑞特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拥有约1000个项目,涵盖商业写字楼、酒店楼、医疗楼、铁路交通、住宅小区等建筑领域。
会上,于辉谈到了既有建筑改造的现状和目标。现有建筑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能耗成本高、舒适度差、维护成本高。既有建筑改造的目标是利用和整合原有系统中的设施、设备和管线,以最低的投资完成改造;可对现有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远程管理和操作;连接相关技术以减少施工对建筑物和运营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有效性,建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建筑赋能,为用户增值。
宇辉还表示,国产楼控也有它的优势,比如性能和功能不逊色于原装进口品牌,甚至部分优于原装进口品牌,而且预算远低于进口品牌,应用原进口品牌所缺乏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技术。
以下是余辉老师的全部演讲内容,千家智客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做了整理和编辑:
宇辉:大家好,我是上海市大成区销售总监宇辉。今天很高兴出席千家智客主办的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国内楼宇自动化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首先是我公司的介绍,然后是既有建筑改造的现状和目标,国内建筑控制的优势,最后是案例分享。
格瑞特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9年推出楼宇自控系列,2005年推出楼宇自控系列,2016年推出建筑设备综合管理解决方案,2017年推出TCP技术物联网楼宇系列。公司于2018年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物联网应用。自1994年成立以来,伟德公司已拥有上千个项目,几乎涉及中国各个地区。涉及的领域包括商业写字楼、酒店建筑、医疗建筑、铁路交通、文化体育、文教学校、住宅小区等建筑。
既有建筑改造现状及目标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来看,2014年到2018年,虽然可以看到建筑竣工面积每年都有一点增加,但年增长率却在下降,占比工业总产值也在下降。增加的比例减少,这意味着全国的整个建筑面积在减少。无论是上海、北京、广州还是成都,项目越来越少,拿项目也越来越难。很多供应商走出去,上海的去西藏,成都的去成都拿项目,成都的也去拉萨、北方或者深圳、上海拿项目。如果你只做本地项目,你会找到项目。越来越少。
(1)现有建筑物的状况
• 高能源成本。历史技术不成熟,设计与运营“落差”巨大,高端装备并未发挥应有的设计作用。简单来说,如果1996年或1997年的一栋楼采用了当时的楼宇自动化,那当时的科技和现在的技术是不一样的。当时使用的一些设备,比如制冷技术、风扇、空调国产楼宇自控软件,这些设备和当时的楼宇自动化技术其实并不匹配。
• 舒适度差。设施和传感器老化,导致空间供暖和制冷不均匀。例如,如果你去一个商场,你会发现商场为什么这么热。可能是商场里的空调机组和控制系统老化十几年的结果。
• 高维护成本。进口产品的维修成本和维修周期长。比如1996年的一个项目,物业公司去找厂家,提出系统老化,需要更新。制造商会说它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如果你想购买我们的新系统,成本会非常高,而且他们甚至不会来为你提供这些Serve。
(2)既有建筑改造目标
对原有系统的设施、设备、管线进行利用和整合,以最低的投资完成改造。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减少施工对建筑物和运营的影响。可以对现有的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远程管理和操作。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效率,建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建筑,为用户增值。
国内楼宇控制的优势
有些国产产品在性能和功能上其实并不逊色于原装进口品牌,甚至部分优于原装进口品牌,而且预算远低于进口品牌。利用原来进口品牌所缺乏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很多进口品牌因为成本太高而无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