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区域金融中心吸引力,打造文创中心品牌
沉河区:依托“两个中心”加快沉阳现代中心城区建设
浑河两岸风景如画。此版本中的图片除署名外均提供
沉阳金廊高楼林立。张硕 摄
市民在中街观看民俗表演。
朱建路街道组织区学生参观党委党史展示厅和共建单位。
晚上的 66 号广场。袁帅 摄
“盛京古城”景区隐藏在现代建筑之中。
核心提示
蓝图一气呵成,加快建设沉阳现代化中心城市!
“十四五”开局之年,沉阳市沉河区围绕沉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沉阳现代都市圈和“一枢纽四中心”的目标,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产业特色,确定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文化创意中心“两中心”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经济。
加快金融业集聚,增加金融有效供给
“我们已成功引进亚洲互联科技集团等十余家金融机构,同时华强、宝能等一批重大金融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沉阳金融商务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辽深银行,当月实现签约、落地、运营,开创了省级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的‘新速度’。”
今年以来,沉河区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以沉阳金融商务开发区为核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三项任务展开金融风险方面,着力改善和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链金融,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金融中心。
为加快产业集聚,沉河区在加强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打造产业载体,建设19座特色金融大厦。其中,方圆基金大厦在制度上畅通了资金进入渠道;沉阳农商行科技金融大厦作为省内首家银行发起的孵化器投入运营;中韩大厦聚集了20多家注册企业。此外,沉河区与上海财经学院合作开展沉河区金融生态评估,与辽宁大学合作共建金融研究院,有序推进金融情报支持。
沉河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服务全市主导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发放贷款710亿元;发放小额贷款43笔1.2亿元,推动沉阳地铁集团发行东北地区首单10亿元碳中和债券。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沈阳楼宇自控,推动建行城市支行实现融资2000万元。
在盛京古城建设5A级景区,打造东北历史文化地标
以区域文化中心建设为重点,沉河区以“文化+”和“数字化”两大抓手,着力建设盛京古城5A级景区,坚持联合文化调查统一规划,严格按照古城规划推进文化建设。旅游项目建设,实施盛京古城有机更新,同时输出优质文创产品,做强国家文化输出基地,全力打造古城复兴样板,打造盛京古城成为中国东北历史文化地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世界级旅游胜地。
一方面,沉河区重点实施街道景观提升、特色胡同改造、市政管网铺设等项目。目前已建成以今日头条、官居子等特色文化胡同为代表的中街特色文化街区。 .
另一方面,围绕核心资源,构建文化品牌IP矩阵,推动业态升级。针对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沉河区引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策展业态,从供给侧全面提升商业品位和服务品质,让古城成为展示沉阳消费活力和消费文化的窗口。目前,以三三工厂、十一号院、九号院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为充分调动客商积极性,营造浓厚营商氛围,沉河区创新治理模式,成立盛京古城综合发展理事会,推动党委、政府资源深度共享、社会等方面,以商户为区域治理主体,加强街区日常管理,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同时,以盛京古城为试点,建设城市CIM模型平台,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探索高效城市治理模式。
促进经济多元化,带动区域知名度和活力
沉河区作为沉阳的中心城区,抓住沉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利用建筑多、人口密集、服务业发达的特点,推动多元化经济发展。发展。
发展创新型经济。沉河区拥有沉阳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等5个重点科研院所,16个省级以上实验室,1万余名科研人员。 ,沉河区制定了新基建、公共服务、生态景观等专项规划,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产学研联盟,促进地方科研转型和科技成果,加快东部城区发展。
升级服务经济。沉河区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品牌化发展,统筹布局差异化特色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引进高端商贸产业,打造文化夜市,发展实体夜经济。发展流量型经济,依托直播电商经济,引入一批体验式沉浸式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线上错位的服务消费、体验消费等新热点,提高交通资源的聚合和辐射能力。继续打造五爱南塔“千亿级市场”,做强中街、五爱、南塔和金廊沿线商圈,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把消费增长作为经济新动能成长。
推进建筑经济。围绕76栋楼、170万平方米楼宇存量资源,建立“楼管专班”机制,采取楼管承包方式,推进楼宇二次招商,植入金融、文化创意、科技、人力资源等行业。渠道引导建设企业形成特色品牌,让“开发区”充满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记者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