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弱电工作的人都知道楼宇自动化,但是对于BIM运维你了解多少呢?BIM运维,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甚至被炒作了很多。国内很多BIM咨询单位和软件商都非常热衷于打造“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楼宇自动化技术几乎开始武装所有大型商业建筑,包括综合体、酒店、写字楼等. 从国内BIM咨询单位和软件商对自有BIM运维平台的描述来看,楼宇控制占了很大比重。那么,两者结合好不好?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BIM运维,
一、什么是BIM运维
以巡检管理为例,基于BIM 3D可视化的优势,巡检任务点可以直接在模型中标定,项目巡检点的分布可以直接在巡检管理主界面看到,也可以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应管理需要,调整巡查点空间分布。
巡检管理支持巡检任务的编辑和自动下发。管理者可以将项目不同空间区域的巡视点以任务的形式进行分组,并设置巡视任务的执行周期。比如每天两次巡逻任务,早、晚、夜班巡逻任务的时间分别是7:00-19:00和19:00-7:00。平台根据巡检任务时间自动向值班巡检工程师下发巡检任务。
巡检工程师在执行巡检任务的同时,BIM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巡检人员的空间位置和巡检路径,以区分、着色的方式记录巡检人员在平台的工作。
线路链接关系代表巡逻人员的巡逻路径
○绿色链接线表示巡检人员在巡检阶段按时完成巡检任务
○红色连线表示巡逻人员在巡逻阶段有巡逻超时
当超时发生时,平台会强制巡检人员填写超时说明,有效避免巡检懈怠现象。
同时,当巡检人员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发现设备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可以实时做出报修报告,值班管理人员会根据内容在平台上分发任务的报告。
视频管理
基于BIM的视频管理充分利用BIM模型的3D空间优势,直接在模型中标注视频点。当需要调取某个区域的实时视频时,可以直接在BIM平台上选择该区域,点击模型即可调出对应的视频图像。操作员无需记录每个视频点的数量或通过名称调用视频图片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操作员对视频监控的熟悉度要求。
视频管理还支持基于管理场景的视频预设组。例如,在办公楼通勤期间,该楼宇的出入通道人流量大,密度高。这段时间的访问通道是管理的重点,可以在视频管理功能下进行管理。为项目的进出通道建立独立小组。通勤期间,可快速调出群组视频画面,实时监控通道情况。
此外,空间管理、设施管理、隐蔽工程管理、应急管理、节能减排管理……都与BIM技术相结合。科学管理楼宇空间、设备资产等,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降低运维成本。在具体实施中,通常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与BIM模型、运维系统、移动终端相结合,最终实现设备运行管理。
执行
方法一:循序渐进
第一步是建立BIM模型或数据库,第二步是做BIM运维。可能第一步和第二步没有联系,先得到一个有相关数据接口的BIM模型并达到相关深度,积累基础数据,待成熟后再实施第二步。
方法二:一步到位
这类项目必须有明确的运维目标和可实现的路径。这种思路的局限在于它的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BIM运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在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二、楼宇自动化与BIM运维结合如何?
一般来说,不同厂家的楼宇自控系统架构是相同的,分为三层,分别是管理层网络、自动化层网络和楼层网络。各种传感器(温度、压力、湿度等)连接在地板网络的模块控制器下方。
标准电表可直接接入楼层网络,也可接入上层自动楼层网络。上层自动层网络的控制器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功能,可以记录各种采集的数据并发出相应的指令(如控制阀门开度、电机频率等)。同时,自动化层网络的控制器将这些数据反映到管理层网络,并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供运营商监控和管理。
也就是说,当时在设计BA方案时,只要考虑到足够多的点(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水道温湿度传感器、变频电机频率、多功能仪表等),BA系统可以掌握足够的建筑数据。
在目前的BA系统中,这些数据仅用于日常监测或作为AI/DI点来控制AO/DO的输出。那么这些海量的数据能不能用于BIM运维管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些比较大的项目中,由于冷水机数量较多,业主通常会考虑在BA系统中设置一个单一的制冷站群控系统,可以根据室内、空调等情况自动控制制冷系统。室外温湿度和人员负荷。机器开启次数和频率,水泵和冷却塔风扇的频率。通过采集相应的参数(水流量、温度、电机功耗),可以得到整个夏季制冷系统的子项能耗和系统运行效率。
在获得这些详细信息后,运维管理人员可以对系统进行诊断,发现异常用电和改进空间,帮助业主高效管理高耗能设备。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意识到,要将传统的BA系统作为BIM运维平台的一部分,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能耗和室内环境测量系统。
否则,传统的BA系统对BIM运维管理帮助不大。因此,一套完整的BA系统加上能耗和环境监测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BIM运维。
通过在不同的配电柜或电路中安装多功能仪表,对能耗进行分流,楼宇管理人员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和能耗情况了如指掌。
既然传统和 BA 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的结合可以成为建筑生命周期信息的一部分,那么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为建筑服务,降低建筑能耗?
这是目前阻碍BIM运维管理的最大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楼宇自控系统ba,比如运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使用不同的建筑物等,这里不再赘述。然后,确实有方法可以实际使用这些数据并让数据自己说话。
比如一些BA系统的服务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后,软件会生成不同类型的报表和表格,然后由专业的运维企业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制定不同的节能方案。不同项目的计划。或者有经验的物业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粗略分析能耗高的设备,然后对设备或系统进行修改。
总之,目前绝大多数楼宇自控系统只是针对楼宇设备的控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制作了基于BIM可视化的运维管理平台,对建筑设备进行实时管理,积累各类建筑。运营和能源消耗数据。
然而,在获得海量数据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或服务机构的参与。这也是未来BIM运维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如果能将节能控制逻辑和算法嵌入到能耗管理平台和BA系统中,相信BIM运维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以上就是对什么是BIM运维以及楼宇自动化和BIM运维结合得如何的介绍。事实上,我国对物联网的研究非常重视和重视,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并形成了政策措施和相关标准予以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楼宇自动化与BIM技术的融合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