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北报道(记者胡立国):“由浙商大厦、九云大厦、远洋大厦、高雄路88号、五银大厦等楼宇组成的金融产业集群,税收过亿元,是区域性的。经济支柱,2020年纳税总额约15亿元。” 今年3月31日,武汉市江岸区金融产业集群向全国网络媒体“疫后复兴看湖北”单曲向记者展示了“疫后复兴成果”。
为让分散在区内主要商业写字楼的金融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江岸区优化营商环境,从“店2”升级为“响2”,完善了金融企业的组织领导体系。金融产业集聚区,构建了区域化党建“大格局”、商业建筑“骨干”。
目前,共有222家企业入驻江岸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集群楼宇,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上市公司10家,党组织19个,党员1420人。作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集群的“龙头”大厦,浙商大厦目前入驻企业60家,入驻率达85%,员工总数超过5000人。浙商大厦2019年、2020年为入驻该楼企业贡献税收9.4亿元。“亿元成绩单”与“骨干”的关系密不可分。“六小二”的服务精神是政商关系的“粘合剂”,
针对集聚区金融保险企业众多,党员分布分散,江岸区成立金融业集聚区综合党委,积极适应金融业经济发展新形势集聚区的产业。对聚集区综合党委成员,加强对聚集区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统筹做好党员服务管理,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在江岸区浙商大厦“楼党委”内,国际在线湖北频道记者看到了健身设施、瑜伽室、党群活动室等场地设施。据了解,江岸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集聚区有5个这样的“建党委”。为切实落实和优化党建“大服务”武汉楼宇自控,金融集群综合党委梳理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大清单,以政务服务为重点,法律服务、关爱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生活服务、党员服务。等待六项服务。此外,党委还积极建立和完善代理、背书、代办“三代机制”,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业务、税务、法律、社保、结算等代理服务。邀请辖区“两代表一党员”面对面听取企业党员意见。员工提出的以提案形式向相关城市部门提供意愿背书服务的建议;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进行现场咨询,为企业和党员职工的申诉提供代理服务。企业和员工的税收、法律、社会保障和结算;邀请辖区“两代表一党员”面对面听取企业党员意见。员工提出的以提案形式向相关城市部门提供意愿背书服务的建议;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进行现场咨询,为企业和党员职工的申诉提供代理服务。企业和员工的税收、法律、社会保障和结算;邀请辖区“两代表一党员”面对面听取企业党员意见。员工提出的以提案形式向相关城市部门提供意愿背书服务的建议;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进行现场咨询,为企业和党员职工的申诉提供代理服务。
接听电话,不打扰任何事情。政务服务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牛鼻子”,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充当企业的好家人、好朋友,更要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造“红”以党建为主导的“骨干”。
为助力疫情防控、服务复工复产,江岸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企业申请救助资金,累计申报企业70余家,募集资金超过6000万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贷款;奖励资金9100万元;浙商集团协调为楼内35家企业减免租金约1300万元,引导辖内商贸流通企业领取防疫供应补贴70万元。
从“店二”到“楼二”,是产业集聚转型带来的政府服务功能升级,但政府“服务在路上”的宗旨没有变。武汉市江岸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集群综合党委积极适应区域党群服务特点,聚焦服务对象,创新服务功能,凝聚聚集区和社区党员党员合为一体,组织党员,凝聚人才。,整合资源,引领思想,搭建平台,为广大企业和员工解决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