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消费不平衡导致的商业失衡、气候变化和大城市污染使绿色和节能经济成为全球讨论的热门话题,迫切需要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应对挑战的能源开发模式。
施耐德电气正在从一家能源行业公司转型为一家能效管理公司。 “把煤转化为电,然后输送到每家每户,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在电力侧节省一个单位的能源,可以在发电侧节省三个单位。 。”在施耐德中国区总裁朱海看来,能源制造和输电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施耐德楼宇自控,而施耐德电气更注重能源管理。 “未来,能源和IT将成为低碳的两大组成部分。”
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巴黎新区的施耐德电气HIVE大楼,看到由于在能效、计量、管理和监控等领域应用了多项能效创新,该大楼每单位能耗平方米在四年内减少了四年。三分之三。 2008 年,该建筑的每平方米能耗为 320 千瓦时,2012 年降至 78 千瓦时,远高于欧盟委员会在其 2020 年建筑计划中将能源效率提高 20% 的 20% 目标。
“我们不生产能源,也不出售能源,我们的核心工作是通过创建智能建筑来管理能源效率,从而一点一点地减少能源账单上的数字。”施耐德电气负责能效和可持续发展业务的全球副总裁戴博瑞强调,能效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是硬件、软件和技术的综合能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软硬件技术的综合应用,只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能源。
施耐德的“节能技术”就是让建筑说“同一种语言”,即建立综合楼宇管理的技术管理体系。为了优化楼宇的能效管理,施耐德电气首先对其进行了综合诊断,使建筑面积为3.50000平方米的楼宇内所有系统都可以相互通信。建筑物中的所有能源和系统均由单个建筑物管理系统 (BMS) 进行架构和管理,并通过共享网络对所有系统进行内生集成。施耐德电气还在整个建筑中尽可能靠近耗能设备安装了电表和热表。每 10 分钟,所有这些能耗读数都会传输到能源监控终端,该终端会生成性能报告并识别任何故障。
施耐德创立于1836年,至今已有177年的历史。施耐德为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电力、能源和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和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能源效率和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以及数据中心和网络。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2年施耐德的销售额为240亿欧元。
在施耐德的愿景中,未来电子设备、视听产品和通信网络将连接在一起。通过施耐德电气提供的能效管理系统,可以将家中的所有开关集成到一个控制系统中,人们可以自由控制电器和设施,例如灯光控制和窗帘控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用电量不同的电气设备,以避免能源浪费。这样的系统每年可以将家庭能源消耗降低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