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告别“自称”时代
8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发展峰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会上,对17座超甲级和40座甲级商业写字楼进行了表彰。是广州市地方标准《商业建筑评级规范》选用的商业写字楼。建筑经济专家表示,这是湾区城市首次,也是国内一线城市首次组织商业写字楼评级,开启建筑标准化建设新征程,告别没有评分标准的原版。甲级时代,广州商业建筑的发展朝着规范化、标准化、高端化方向稳步推进。
■新快报记者卢延思见习记者杨一红
弹性十足,写字楼空置率一线城市最低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玉跃在会上表示,商业建筑是城市提升经济承载能力和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支柱,也是城市经济转型的引擎之一和产业升级。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市甲级写字楼销售量为31.10000平方米,达到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市场活动显着增加。截至2021年上半年,平均空置率仅为7.2%,空置率和租金在全国一线城市中最低,可见虽然受疫情影响,广州写字楼的经济韧性也表明广州写字楼需求旺盛。建筑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据统计,全市有标准写字楼2095座,10层以上的写字楼874座,税收超亿元的150多座,税收超10亿元的23座。广州商厦解决就业264万人,吸纳世界500强企业和机构100多家。进入甲级写字楼的行业主要集中在TMT(科技、传媒和电信,35.8%)、金融业(15.7%)、商贸(1< @6.5%),与广州引进高端商贸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相吻合,充分体现楼宇经济的辐射功能,对实现广州“老城区”发挥重要作用新的活力”。
软硬兼备,湾区城市一级考核标准
为充分发挥市场化力量,广州市商务局牵头制定广州地方标准《商业建筑评级规范》,推动成立“广州市建筑经济促进会”,并颁布实施《广州市商业写字楼评级实施细则(试行)》,遴选一批建筑经济专家为建筑评估提供支持。经过半年多深入细致的评估工作,广州市首批17座超甲级、40座甲级商业写字楼脱颖而出。
广州市建筑经济促进会会长龚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以硬件建设为主的国际评价标准不同,广州的标准不仅吸收了国际评价元素,而且非常重视到项目的柔软度。实力,包括经营管理水平、社会经济贡献和社区贡献等。如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欢乐俱乐部”平台,打破建筑、建筑与用户、建筑与企业的界限,带来管家服务优质CBD企业和30万白领;在被誉为绿色建筑行业“奥斯卡”的LEED认证中,EB白金认证以102分的全球第二高分获得。这些是本次评估的“加分项”。
空间巨大,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0%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选择落户广州。高宇跃在致辞中指出,广州的楼宇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商机无限。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02万户,同比增长60.72%,其中其中新注册企业22.96万家,同比增长37.71%。目前,全市共有市场主体28个8.92万家广州楼宇自控,其中企业16家8.88万家。这相当于每天增加近2000个市场主体和近1200家公司。同时,未来3年,广州将推进改造83个城中村,5年推进183个城中村,10年推进400个城中村。上述新的市场主体和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工作都需要充足的产业发展空间供给和大量的商业写字楼,必将为我市建筑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被评为广州市甲级商务写字楼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入驻率超过70 %,主要针对年轻的创新创业者,提供适合他们的多元化办公空间,提升办公场景体验,比如引入区块链充电桩、共享班车以及咖啡店、便利店等商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