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范围广、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面对重重困难,三期建设者充分展现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坚韧和智慧。
一克不停机施工限制。贵阳机场三期航区直飞建设项目以其面积广、工期长、限制条件多、影响叠加复杂等特点,成为机场扩建建设中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直飞建设项目。 每天有效施工时间小于3小时。对此,贵州机场人的回答是雄辩的——“只为成功找路,不为困难找理由”。历经55个月风雨,日夜奋战的集体形象采取“五加二、白加黑,三班倒”的形式,既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又保证了飞行操作。最终,经过全体建设者的不断探索和多方措施,机场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
二创灯火桥的建设尚属首创。为适应复杂地形,东跑道照明系统创新优化,由传统的“一塔一基地”变为钢结构桁架“空中走廊”采光桥形式。经验”。
喀斯特地貌桩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自2018年11月实质性桩基施工以来,受贵阳岩溶地貌影响,地下部分结构松软,岩层较多,溶洞、流沙、暗河较为常见。基础建设难推进。为攻克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三期扩建指挥部与施工单位组建了超长桩技术攻关小组,首创了国内首创的“双套管双驱全回转施工技术” ,并使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测试。仿真指导现场施工,对项目施工进行全面、系统、量化的管理,提前预制部分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基础施工取得重大突破,施工单位申请了超长桩施工新技术专利。面对新冠疫情,采取非常措施,大力推进各项建设。 2020年2月14日,3号航站楼成为全省第一个复工复产的重点工程,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40% 大规模爆破“零事故”目标。该项目的第三阶段进行了 1,900 多次爆破,使用了 1.70,000 吨炸药和约 100 万发雷管。通过反复模拟演练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不断调整风险防控措施,实现了机场民爆施工“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五个建设安全、绿色、智能、人文的“四型机场”。按照“四型机场”建设要求,三期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安全、绿色、智能、人文”为基准,充分体现建设和“四型机场”发展思路。
“安全”是基本要求。守住安全底线,依托技术创新,运用人脸识别、红外辐射、振动感应、电子围栏、微波雷达预警、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以及全覆盖的安全防线。
基本特征是“绿色”。新航站楼旨在打造三星级绿色建筑,通过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优化、水、暖机电配置优化相结合,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运营。 ,和电。 2021年4月,贵阳机场3号航站楼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证书。
以“智慧”为基本素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旅客自助服务、智能货流、智能飞机引导、机场运行控制可视化、工程建设数字化,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
以“人文”为基本功能。 3号航站楼建筑空间清晰,路线和信息导向方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流和个人体验。同时,依托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航站楼内的下沉花园,9根立柱立体展示贵州9个市州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