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四年前,它是中国第一座获得三星级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认证、IFC-世界银行集团EDGE(卓越节能设计)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 in能源与环境设计)新建筑白金认证。上海一座“三重”建筑落成,这栋建筑正是如此。总部大楼采用江森自控的安防、楼宇自动化、暖通空调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前沿技术,实现节能45%以上,成为中国智能建筑的新地标。
作为智能和可持续建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总部位于美国的江森自控136年来一直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示。为此,中国建材报记者采访了江森自控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马端宁,请他解读江森自控的“智慧”理念。
记者:您好,马总,您在数字建筑领域深耕多年。您一直在深入研究智能建筑。在您看来,智能建筑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马端宁:绿色、智慧是创新城市不变的核心发展趋势。一个真正的绿色智能建筑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即延长整个生命周期、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环境、节约能源和实现高效便捷的管理。
“以人为本”是我心中智慧建筑的核心。经过这么多年的数字化工作,我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经验。传统建筑有使用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建筑都会变得陈旧,各种功能也会逐渐退化。然而,相比之下,真正的智能建筑被赋予了一个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的数字核心。也就是说,即使整栋楼的硬件设施已经退化,随着楼内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整栋楼依然能够体现出智能互联的功能。
例如,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它下载的各种软件会不时更新,以保证整个智能手机的流畅使用。智能建筑也是如此。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硬件设施需要数字化安装,软件更新也显得尤为重要。“以人为本”更注重舒适体验。因此,江森自控的发展理念是重塑数字世界中人与建筑空间的互动,打造人、空间、科技融为一体的智能建筑。
记者:在您看来,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马端宁:近年来,国家支持整个数字建筑领域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正经历着从无到有、从不得不到好的过程,从增量市场逐步过渡到存量市场阶段。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建筑企业的发展不再像五年前那么快,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技术、新理念的进步,这也迫使企业思考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这些年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有很深的感受。过去,大多数客户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匆忙建造一座建筑物,只要它被出售。但现在不同了,客户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不仅在施工阶段,他们更关心在运维阶段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关注整个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过程。整个生命周期,或者说整个建筑的设备系统在使用阶段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智能建筑不仅要承载所有的智能系统,还要考虑在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过程中能否真正与人互动,这也需要一个磨合期,这意味着许多参数需要重新优化和更新。. 尤其是近几年,通过这些客户需求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国内对智能建筑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记者:不久前,江森自控携智能低碳技术亮相2021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和2021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能建筑博览会,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在您看来,江森自控在助力智能楼宇发展方面有哪些亮点与您分享?
马端宁:从智慧建筑到智慧园区再到智慧城市,从点到点,江森自控的智慧低碳技术一直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连接性是创建数字平台的关键,建筑系统必须协同工作并相互通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作为江森自控推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突出亮点,数字化平台涵盖一整套智能楼宇互联解决方案和服务,并嵌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从而开放整合内部外部数据,开创了建筑各部分的互联互通,为打造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空间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并为满足客户对建筑空间的多样化需求而量身定制。
2020年11月上旬,江森自控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布《数字化战略:五维智慧建筑白皮书》,创造性提出“五维智慧建筑”建筑体系,以数字化现代科技重塑人和建筑. 空间如何相互作用。
集成应用在五维智能建筑中起到链接作用,是实现建筑智慧的关键。之所以发布这样的白皮书,正是因为我们背后有大量的专家数据库。通过对2000多名建筑用户、设计师、运营商和业主的多维度研究,我们从不同方面描绘了一幅图画。智能建筑的现状、未来需求和发展路径全景图。
可以说,在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下江森楼宇自控系统,江森自控本身也在进行相关的转型。两者高度契合。改造不仅仅是在建筑物中放置传感器或对建筑物进行大修,而是提供协助。人工智能意味着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管理来提升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在此背景下,需要对存量市场现有建筑物的技术进行全面提升,通过软概念进行转型。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智能建筑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业主或使用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单位。要从设计单位入手,从源头上进行智能化设计。
记者:江森自控响应我国“双碳”目标,迎来了哪些发展机遇?未来会不会有新的战略调整?
马端宁:这些年来,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在推动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方面有很大的政策引导。“双碳”目标的提出,正是为了给建材行业一个更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这与江森自控的可持续发展愿景非常吻合。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将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结合起来。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地提出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森自控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是江森自控的首要市场。江森自控凭借其在智能和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以及在培育中国市场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将全力协助中国实现各项碳减排举措并加大对绿色创新的投入。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双碳”目标,即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为此,我们还将气候相关产品创新的研发投入比例提高到75%。 %,并继续开发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城市建筑的有机更新、数据中心的发展、智慧医疗、区域能源管理(高效解决方案)将是江森自控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在目标的背景下,为中国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建材报记者:王义杰